APP下载

探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

2018-06-11王文锦朱仁坤于亚南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拓展训练认知

王文锦 朱仁坤 于亚南

摘 要:本研究以4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20人进行拓展训练课,对照组20人进行大学体育课选修羽毛球),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等方法,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无显著性差异;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拓展训练教学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认知能力的手段。

关键词:拓展训练 大学生 班级凝聚力 认知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036-03

Abstract: This study took 40 undergraduat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2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the extended training course and 20 in the control group took badminton as the elective cours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nducted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xtended training on the cohesion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las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cognition of class cohesion. Extended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hesive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lasses,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Therefore, the extended training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ohesive cognitive ability of the class.

Key Words: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Class cohesion; cognitive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于西方,来源于二战时的英国。英国的船只在大西洋里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但仍有少数的海员经过磨难后得以生还。后来,专家们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生存技巧[1]。拓展训练是近几年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他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培训[2]。班级凝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问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体力量[3]。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及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通过熊娇编制的《大学班级凝聚力问卷》修改为符合本项目研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由25個条目组成,包括组织认同、管理支持、人际和谐、集体参与、团队业绩五个维度构成。该问卷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的要求[4]。对实验结果进行前后对比,检验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拓展训练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让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去,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4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40名学生分别来自历社学院、公管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和心理学院且学生之间互相不认识。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20人进行拓展训练课,对照组20人进行大学体育课选修羽毛球。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熊娇编制的《大学班级凝聚力问卷》来评价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能力[4]。实验前要求40名被试填写问卷,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两组对班级凝聚力认知没有显著性差异,以确定随机分组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见表1)。然后进行3周,每周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90min的拓展训练和体育课(羽毛球)教学。针对问卷设计实验中拓展教学的内容,拓展训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障碍解码,极速传真和盲人方阵(见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工作均由同一个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共6学时,每周2学时(90min),共3周。实验组拓展训练关于每个训练项目的安排,首先是关于训练项目的程序、内容和作用、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的讲解(约15min),然后是教师的示范,接下来的学生练习和操作(60min),练习和操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集中讨论心得与体会(约15min)。对照组按照正常的体育课流程。

2 结果

2.1 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效应

为了检验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实验前后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各维度及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前后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组织认同、人际和谐、管理支持、团队业绩及集体参与5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见表3)。

2.2 体育课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效应

对照组为体育课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实验前后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各维度及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前后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组织认同、人际和谐、管理支持、团队业绩及集体参与5个维度上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无影响(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

3.1 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教学对班级凝聚力认知的组织认同、人际和谐、管理支持、团队业绩及集体参与5个维度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拓展训练汲取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在特定教育过程中,接受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增强身心健康的发展[5,6]。张凡[7]研究显示,拓展训练对提升团体凝聚力和人际关系具有显著作用。张吾龙[8]、朱小平[9]等人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拓展训练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

3.2 体育课教学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作用不大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由增强体质转变为身心全面發展。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10]。有研究者[11]认为大学体育课应贴近生活,还应以现代生活为依据,发现并创造出新型的体育活动内容,提供新的体育教育方式。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却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单一的课程教学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难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教学的要求,不利于团体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作用也不大。通过拓展训练模式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同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达到正常教学达不到的实用教学效果。

4 结语

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相比,拓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能力。根据实验的结论,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指导纲要对新时期体育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的不断改革更新的背景下,应尝试以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作为突破口,去实现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目的。除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及运动保健知识以外,还应学生促进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薇,肖丽哲.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90-92.

[2] 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5-17.

[3] 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88-91.

[4] 熊娇,杜云飞,杜华.大学班级凝聚力问卷编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8):101-105.

[5] 唐建倦,贺仕刚,周扬.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6(4):135-137.

[6] 张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100-103.

[7] 张凡.拓展训练对提高体育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精神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40-1442.

[8] 张吾龙,周惠娟.拓展训练教学对提高普通高校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13-115.

[9] 朱小平,王海棠.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93-96.

[10] 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1266-1268.

[11] 李金芬.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80-82.

猜你喜欢

班级凝聚力拓展训练认知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高效管理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