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语言 凸显“语用”

2018-05-29黄婧筠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黄婧筠

【摘要】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部分的教学片段为例,论述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凸显“语用”。教师课前进行问卷调查,引出“如何突出重点”“应从何处落笔”以及“怎样写得生动”三个问题;课中,引导学生分别探究上述问题;课堂最后设置自主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品味重点段落并仿写,学以致用,凸显语文教学“语用”的特质。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片段教学 语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A-0084-0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跳出内容分析的泥潭,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功夫,这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很有探究意义的一个话题,由此,也派生了“语用”这样一个语文教学的热词。下面,笔者以所执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这一部分的教学片段为例,说说自己的教学构想和对“语用”的认识。

一、问卷调查,引出“三问”

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有趣的动植物(2段);2.神奇的传说(3—6段);3.雪地捕鸟(7—8段)。

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第二段百草园的描写中,看看有多少种有趣的景物。

生: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一共写了14种景物。

师:同学们,14种景物也够多的了!两天前老师就给大家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如果你要描写一处景物繁多、乐趣无穷的地方,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经统计,大家问得最集中的是这三个问题:

1.如何突出重点?2.应从何处开始?3.怎样写得生动?

【设计意图】百草园景物描写这一段内容上“写什么”不难理解,但“怎样写”“为何这样写”才是语文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不再在内容上串讲串问,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面对众多的景物,如果自己来描摹会遇到什么难题。为了教学能有的放矢,课前笔者作了问卷调查,问得最多的是“如何突出重点”“应从何处落笔”以及“怎样写得生动”三个问题。常言道“学贵有疑”,疑从学生处来,才有探究的意义,而学生也因事先的思考而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充满期待。所以,以上“三问”就自然地成为这一片段教学探究语文真味的“三段式”教学思路。

二、景物众多,如何突出重点?

师:课文第二段百草园里的景物众多,如何才能突出重点呢?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来探究。

(学生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单是……”,读后进行讨论,发现了作者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对众多的景物进行了概述,而后用“单是……”进行重点描述。)

师:作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实际上“说”了吗?

生:实际上“说”了,而且还进行了一定的描绘,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

师:是啊,虽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实际上是“必须说”,“也必须说”,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不必说”的概述,才能凸显后面“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最浓的啊。作者这种点面兼顾、突出重点的写作技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研讨,发现作者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先进行全景式的概述,而后用“单是……”进行重点描述。一课一得,理解并学好这样一种突出重点的句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

三、景物纷繁,从何处落笔?

师:面对如此众多的景物又该从何处落笔,且言而有序呢?

(让学生再读“不必说……”的句子,而后小组代表发言。)

生1:作者先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静态的植物,再写鸣蝉、黄蜂、叫天子这些动态的动物。

师:是啊,先写植物类,再写动物类,逻辑顺序非常清楚。

生2:作者概写静态的植物时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我仿佛看到作者入园后,先是稍低着头看到低矮的菜畦和石井栏,然后再慢慢抬起头,看到不远处的皂荚树和桑椹。

师:说得真好!作者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顺序描写植物的。

生3:作者概寫动物时,先写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再写菜花上肥胖的黄蜂,最后写从草间里窜飞起来的叫天子。这是按由高到低,而后又由低到高的顺序写的。

师:作者就是这样根据空间顺序安排写作顺序的,我们写景状物时也应特别注意对景物进行逻辑分类。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并研讨从何处落笔以及言之有序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笔写万物要排序有理,灵活多变。

四、景物百态,如何写得生动?

师:行文要有重点,要言之有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要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要的是写得生动。作者说百草园是他的“乐园”,下面我们再读这段课文,看看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百草园对童年鲁迅而言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学生再读“不必说……”一段,而后分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生1:作者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似乎有些调皮的小男孩。石井栏的“光滑”,这既是视觉,也是可以用手抚摸的触觉,很有可能少年鲁迅时常趴在井边往里看;“高大”的皂荚树,也是从视觉入手,我想象作者可能常去爬树,因此才强调它的“高大”;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它的名字“叫天子”可以想见直窜向云霄那一刹那清脆的叫声,这又是一种听觉;后面描写的覆盆子的果实“又酸又甜”以及它的“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是一种味觉。总之,调皮的小男孩能在园中尽情地嬉戏玩耍。

师:说得真好,作者调动了自己的感官,写出了儿时难忘的景物。看来还真要调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这“五觉”才会有“感觉”啊!

生2:这段描写采用了排比的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这里的排比句式的确是非常好。大家再看看“不必说……”里的排比与“也不必说……”里的排比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生3:前一个“不必说”里的词语结构一样,长短也差不多;后一个“也不必说”里的排比句子长短不一。

师:说得好。我们试着把它排成差不多一样的句子来读读,然后再按原文读读,看看感觉如何。

(通过比较品读,学生认识到前一个“不必说”里使用的是比较整齐的排比,“也不必说”里的排比是长短不一的,这既是描写景物的需要,也使人读起来既上口而又有变化。)

【设计意图】“怎样写生动”是这一片段教学的重点。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调动感官来体味作者对景物的观察,使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准确生动的景物描摹。

五、学以致用,自主品味和運用

师:下面大家品读“泥墙根一带”的重点景物描写,然后我们也调动感官,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看看这一段的描写是否能重中有重,言之有序,而且写得生动传神。

(学生朗读“单是……”后讨论发言。)

生1:这一段虽是重点描写,但也是重中有重的。写昆虫这一部分,重点写的是斑蝥。植物部分重点写的是何首乌。

生2:写植物部分重点写的何首乌非常有儿童的情趣,形容它的形态是“臃肿”的,特别是听说何首乌的根像人形,吃了便可成仙,作者于是常常牵连不断地拔起来。这样的具体描写特别能表现出少年儿童的好奇心。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泥墙根一带”是百草园景物中的重点描写,而在这重点之中也同样涉及多种景物,描写同样也要处理好“重中之重”——即一般的概写和重点描写之间的关系。

师:下面请尝试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的关联句式,描绘一个你感兴趣的场景。先动笔写写,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练笔,而后小组交流。略。)

【设计意图】在“泥墙根一带”这一重点描写的品味学习中,引导学生调动感官,依照“如何突出重点”“应从何处落笔”以及“怎样写得生动”的“三段式”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三段式”写景状物的方法还是基本掌握了的。后面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型描绘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场景,目的就是要凸显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学习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还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凸显语文教学“语用”的特质。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微型课教学设计
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形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思再教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谈语文趣味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法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探寻鲁迅生活轨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补白教学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片段谈读写同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