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法分析

2017-02-17陈乃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私塾三味书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表达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文字的魅力,并指导学生抓住课本中感人至深的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领会到散文所表达的主题。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简要论述散文教学的方法。

一、基于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朝花夕拾》,在熟读该书之后,再反复阅读课文,并且完成自己的读后感。课前,教师应当仔细检查学生的读后感,并以此作为评估学生的出发点,从而为学生拟定课堂教学目标。课中,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讀后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在全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正式教学前知道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是作者获得乐趣的地方。

在课前探讨读后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情节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以教材为出发点,提高学生探索课文的兴趣。此外,教师将读后感中几种不同的看法列举出来:(1)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无趣的,不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作者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并批判了封建私塾的陈腐;(2)三味书屋也是作者热爱的乐土,是作者探索知识、了解世界的地方,作者写出了私塾干净、整洁的环境,并表示了对往事的无限追忆;然后再由教师指引学生以各自看法为出发点,进一步探讨课文主旨。

二、基于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探讨读后感后,学生对于课文都有了各自的看法,这时,教师的引导极为关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着疑惑再次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这样预设问题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能饶有兴致的认真阅读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作者的情感。讨论过后,教师应将学生的不同体验进行对比并总结学生的意见:

(1)认为三味书屋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地方,其理由是:作者请教先生问题时,先生不乐于回答;教学过程中只读经书,先生迂腐,课程无趣;私塾里设有很多规则,比如迟到要被戒尺惩罚,打人要被罚跪等;师生之间没有课外交流,关系不密切;读的经书语句生涩,难以理解,学生经常溜到院子里玩。从这些描述中看出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学生被过度束缚,课堂学习气氛压抑,不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间接表示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2)认为私塾也是一个充满甜美回忆的地方,其理由是:三味书屋很干净,是一个庄严的地方;先生对待学生是温和的,有一把戒尺,但是不经常用,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过很多书,知识渊博,先生也是一个懂得礼数的人,学生拜礼时,先生会和蔼的答礼;作者为自己在课堂上画的画而骄傲,并为卖掉画而感到遗憾。这些细节的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对孩童时期无比怀念的感情。

在这次讨论中,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快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画面,能够进一步对文章主题有更深层次的体验,这种体验十分真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基于探究,启发学生思维方式

教师应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帮助学生把握散文中渗透的情感,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学生探索的结果,教师当适时鼓励,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自我。此外,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不高,个体间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见解来开拓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探讨过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鉴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对作者社会背景和生存状态的了解十分必要。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鲁迅辗转各地,见证了军阀的凶残统治,对世事感到厌恶,回忆起美好的往事时,心中多了一丝安慰。

关于三味书屋,私塾是旧时传播文化的教学场所,多年后,作者在书屋发生过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三味书屋在作者心中,早已超越其现实意义。而百草园有奇特的动物、昆虫和植物,让孩童时期的作者就感受到大自然无限的趣味,是作者自由的港湾;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整篇散文描写的是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与眼前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通过以上探讨方式,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文章的主题:作者深切怀念童年时期无知无畏、乐于探索的简单生活,然而这样的美好已经成为了回忆,作者间接表达了自己遗憾的心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紧扣作者的写作意念,也契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认知能力,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引下,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启发,提高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陈乃富,山东青岛市黄岛区海青中心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私塾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谈语文趣味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探寻鲁迅生活轨迹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