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2018-05-27朱晓丹
朱晓丹
摘要:本文首先对情感教育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其次对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在阅读中、语文活动中、情感教学中三个方面渗透情感教育,希望可以为后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在阅读中唤起学生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活动中唤起渗透学生的生活情感,也可以在写作过程融入学生的情感,最后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和谐师生关系中体现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理论概述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小学语文渗透情感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爱憎分明情感体验的形成,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该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用爱己、爱人的心去体验和感悟作品,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真善美的心灵。
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被编进了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编者在选材时注意选材的广泛性。这些文章有的是经典传统篇目,有的是现代通俗文章。可以说这些文章有图文并茂、和文质优美的特点。这些文章有的在叙述家庭生活,表达一种思乡之情,有的描写了学生喜欢的童话世界,这样可以让学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有的文章描写了祖国大好河山,这样的文章主要帮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还有的文章在描写动植物,这样的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培养温柔细腻的生命情感。
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中负有很大的责任。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创设生活的情境中受到熏陶,在教初中产生共鸣,由此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情境,接受美的情感教育,形成美的心灵的情感体验。
二、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小学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编委会精心选取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这些文章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这些作品都是学生情感教育中的审视的对象,是情感教育的素材和资源。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体现美。因此这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神他们的思想境界。小学课本中有《雅鲁藏布江》、《火烧云》等课文,这些课文是对自然景色和美好风光的的描写,它们充满了自然的美感。课本中还有《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名篇,而这些课文充满了理智和人性的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与作者的情感进行共鸣,也要有重点的进行赏析,仔细感悟作者作品的魅力。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对细节的赏析,对作品的鉴赏往往令人感动的实在细节的地方。
在学习《荔枝》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学生有可能难以感受到作品中作者的悲伤。这个时候作者可以通过移情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仔细体验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怀,这样将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文章中作者的母亲逝世,作者悲伤的情感。通过移情的方法学生和容易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样将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在语文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活动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活动带动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朗诵、表演、小品、演讲、写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积极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表达的同时学生会感受到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而不是抑制它,这样情感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在课堂外,也需要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烈士纪念碑、自然风景区等区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献爱心活动,在这谢活动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体验到爱,体验到勇气的品质。因此这些课外活动逼近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在情感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学生在生活中往往难以发现美,因此需要老师的情感教育。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作文正是对生活的表达,对情感的感悟,通过作文学生会思考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如何表达情感。比如对学生布置一篇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这篇作文正是学生表达情感的窗口。有的学生会写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其他的事物。学生在写完以后,可以在写的比较优秀的做文章选择几篇范文在班上进行朗读,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相仿,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产生的效果会更好。
三、结语
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和情感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重要的影响,而语文老师是情感教育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教师在情感教育中要投入情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心灵智慧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李玉环.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 2016(22)
[2] 孙秀媛.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中国培训. 2016(24)
[3] 邓丽越. 因人而“异” 寓练于“趣”——对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