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2018-05-14王蔚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协商民主

王蔚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彰显人民本色,发挥其独特优势,需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要顺应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履职建言中体现为民情怀,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体现政协价值。

关键词:协商民主;人民政协;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8)06-0085-0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其独特优势在于能够紧密团结各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凝聚各族各界人心,为实现共同愿景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更加成熟和成型,需要注重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自不例外。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彰显新时代人民本色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68人民民主的彰显依托于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是实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保障,其创立、发展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能够广泛又真实地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相比,具有鲜明的人民本色。

(一)来自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本源,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首先,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利益集团,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的信仰同盟,如果一定要说中国共产党有特殊利益,那也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风雨兼程百年路,这个初心始终是激励共产党人前行的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令世人惊叹的变化,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奇迹。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是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还是工作安排和战略部署,都是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毋庸置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的人民本色就有了根本保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人民本色就有了根本保障。

(二)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共同价值和愿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别代表都是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各民主党派不是西方国家的精英党派,各人民团体不是西方国家的利益集团,各界别代表不是西方的政客,而是能经常深入群众,贴近基层,聚集、表达并解决民众疾苦的党派、团体及个人,大家肝胆相照,通力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计献策,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共同愿景而不懈努力。[2]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内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领域开展群众路线的独特形式。在注重协商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代表,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治国理政时注重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只要是关于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要深入基层,联系底层民众,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协商,这样有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事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建立和发展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民主,而且创立和发展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人的伟大政治创造,生长于中国土壤中,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作为一项新型政党制度,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产物。体现了人民本色和人民立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其次是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利于凝聚人心为共同目标而前行。再次是它有利于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以人民为中心一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的物质生活,人民渴望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生活要求,而且要求更多的民主、法治、规则、公平、正义等精神上的需要。于此,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化和特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中来,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停留于口头宣传和空洞的说教。

(一)围绕人民利益是人民政协的永恒议题。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没有反对党,不是三权鼎立、多党轮流坐庄。”因此,我们的民主协商或协商民主,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在西方政党政治下,所谓的“协商民主”更多地是各党派之间、各利益集团之间、各政治势力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倾轧、互相算计和利用。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的“协商民主”其议题是利益集团性的、党派性的、个体性的。在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首要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不管开展何种形式的政治协商,不论在何种层次上开展政治协商,都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人民利益是人民政协的永恒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3]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必须强化人民利益作为永恒议题的基础性地位。

(二)保证人民参与是人民政协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西方发达民主国家,也包括在许多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民主往往只是形式主义的。因为在那些国家中,人民往往只有投票的形式而并无真正参与决策、监督、执行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正所谓选举时轰轰烈烈,选举后无能为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中,“协商”的本意就是“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在多元差异中寻求共识、求同存异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特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协商”的另一种表现。“协商”“有事好商量”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政治文化,在社会的变革中对正确认识社会矛盾、合理协调多元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就是要真切保障人民群众的真实有效参与。这种有效参与体现在国家公共政治生活中,人民可以有法定的权力管理各种公共事务,而不是置身于外。“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地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4]73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必须具体地、现实地落到实处,也就是具体地、现实地落到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政治协商中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落实。

(三)联系人民群众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要方式。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它不是西方国家存在的政客俱乐部,也不是政治秀舞台,而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和制度安排。我们的政治协商,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协商,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商。因此,各级政协都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联系各自领域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我们的协商,不是各说各话,而是在深入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呼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就要求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就要求我们从制度上建立起良好的体制机制,切实保证我们的各级政协委员,能够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奋力谱写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时代篇章

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要顺应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履职建言中体现为民情怀,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体现政协价值。人民政协为人民,在政协平台上,只有牢记为民初心,让政协和民众零距离接近,才能担负起新时代使命。近年来,人民政协坚持广听民声、广汇民意、广聚民智,在与民众贴近交融中所迸发的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凸显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渠道作用,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一)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政治前提,是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人民政协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人民有效参与政治实践,有效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人民政协协商工作纳入了党委工作和议事日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确保各项协商活动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5]

(二)始终聚焦中心工作开展协商工作。进入新时代,解决当前国内主要矛盾的关键仍然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人民政协要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协商。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人民政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按照协商为民和协商于民的基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脱贫攻坚、防范风险挑战、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等,围绕这些问题广泛进行协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献计出力。

(三)创新丰富的协商民主制度形式。注重在实践中发展协商民主,完善政协协商民主载体,改进协商民主手段,创新丰富多样的协商形式,真正把协商民主的精神融入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形成系统完备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努力提高民主协商实效。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创新的议政格局,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实现机构整体联动,部门有机协作的协商新局面。依靠人民推进协商民主,也依靠人民积极探索创新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比如“政协云”就是适应网络新时代要求、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提高协商实效性的成功典范,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四)提升政协委员协商为民的能力。人民政协工作要做好,政协委员是关键。政协委员要有委员意识,做好调查研究,多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同时,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激发参政议政热情,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此外,要坚持人民本色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人民政协要着重体现人民政协协商在民的价值。扮演好三种角色,即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群众智慧的集成者、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引导者。

首先,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含义,践行履职为民理念,拒绝冷漠和懈怠,想群众关心之事,谋群众利益之事,干群众拥护之事,成群众满意之事,努力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要主动回应民生关切。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体现到政协工作的各方面。要把宏观议大事与微观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也要千方百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微困难,满足微需求,真真切切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习近平同志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让人民群众满意,不仅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是评价、衡量、检验政协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要追求履职为民的实绩,努力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委员“作业”、政协“答卷”。

其次,做群众智慧的集成者。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既要充分激发政协委员的个体智慧和政协组织的集体智慧,更要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汇聚智慧,做群众智慧的集成者。做群眾智慧的集成者,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最高明的老师,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蕴涵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是创新思想的沃土,许多难题到群众中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许多困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人民政协要坚持协商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从基层和老百姓那里取得“真经”,增长智慧,汇聚智慧,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厚植咨政建言的民意根基。做群众智慧的集成者,要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人民群众最讲感情,只有多与群众交流和相处,做群众信得过的朋友,才能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群众才会道实情、吐真言。政协委员要经常深入群众,发自内心地把群众当亲人,把诉求当家事。这样,政协履职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做群众智慧的集成者,要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总结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同时,经过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把群众的好观念、好意见、好做法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通过提案、信息、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反映给党委、政府,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再次,做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引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制度保证,在切实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强化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功能,积极做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引导者,推动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做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引导者,必须把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摆在首位。做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引导者,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把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及时纳入视野,真实客观地表达社会各阶层的不同意见,重视反映特殊群体的民生诉求。通过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网络设置话题、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电话、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使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诉求能够在政协得到充分表达,各种利益关系能够通过政协得到一定程度的疏通和调节,努力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做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引导者,要畅通人民群众的参与渠道。进一步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政协各项履职活动中去。做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引导者,要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批评当作镜子,从群众的批评中看到政协工作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既要听取支持的、一致的意见,又要听取批评的、不同的声音,求同存异,广开言路,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8.

[2]习近平.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03-05 (1).

[3]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荼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1.(03)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3.

[5]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U].中国经济周刊,2018-03-26.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协商民主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抗日战争时期“遇事协商”对中国政治协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