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在旅游管理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余芬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口译目的论

余芬

摘  要:在进行旅游管理英语翻译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目的论在翻译中的作用,以目的论作为指导开展英语翻译。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目的论的概念及翻译原则、应用范围、应用方法。只要学生掌握了目的论这种翻译理论,就能结合翻译目的准确、高效地开展英语翻译活动。

关键词:目的论;旅游管理;英语教学;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4-0038-04

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学家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理念为:在不同的环境中,翻译的目的有区别,在进行语言翻译时,应达到语言传达的目的[1]。弗米尔提出译者在翻译文字时,不仅要翻译出与原文本等值的内容,还要让翻译的内容符合当下文字应用的环境。目前,从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来看,目的论的应用原则有三个,即符合文字使用功能原则、忠实文本内容的原则、语言表达连贯性原则。旅游管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旅游管理英语时,以目的论为指导优化语言翻译。

一、目的论在旅游管理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范围

(一)口译

口译,口译是指应用口头语言来介绍一件事物,或者应用口头语言与受众交流。口译交流的翻译比较广,比如学生在翻译自我介绍、某种演讲时都会应用到口译的方法。

现就以下案例来说明目的论在口译中应用的方法。

例1:……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to rely on the power of all quarters of society.(句1)

……to rely on all quarters of society.(句2)

教师可引导学生参看例1,在与他人口语交流时,要注意口语交流的情境。如果应用句1这样的翻译语言,语言的句子太长,应用的词汇太多,受众听起来很费力。应用句2的翻译方法,传达出来的意思是一样的,句子却很简洁,词汇也很少,受众能迅速理解句子的意思。口语交流的情境有以下的特点:第一,交互式的特点。在进行口语交流时,学生和受众有即时交流的机会,比如当学生翻译出来的事物不够详细时,受众可以即时提问;或者当某人在介绍一件事物,学生进行翻译时,即时现在受众不能即时提问,在事物介绍完毕后,受众依然有提问的机会。正因为受众有提问的机会,所以在翻译事物时,不必事无巨细,部分内容可待事物介绍完毕,或者一个交流话题完毕后再补充。第二,瞬时性的特点。在进行口译时,某人口述出一段意思以后,学生要立即进行翻译,让受众了解表达者现在要传达什么意思,即学生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瞬时把某种语言翻译成英语,如果翻译延时,表达者就会去表达另一段内容了,学生将没有时间和机会再去翻译这一段语言,学生跟不上表达者的表达速度,就会出现漏译的问题[2]

口译的目标是让翻译成为口语表达传达的桥梁,让受众了解汉语口语的意思。教师在开展口译翻译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以下翻译要点:第一,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只需要准确的传达表达者要表达的意思即可。第二,尽可能不用复杂的句子,在进行口译时,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复合句变成两个单句,这样能降低受众理解的难度。第三,巧妙应用省略技巧,在必要时,可以省略不必要的词句,加快口译的速度。

(二)书面语言翻译

书面语翻译,是指把汉语书面语言应用英语语言表达出来,让受众理解汉语书面语言的意思。现以学生向人们介绍《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书面语言翻译的方法

例2:(某景区的简介上说明)《清明上河图》是……

Park with“Up the River on Chingming Festival”Views known in Chinese as ……(句3)

Along the river during chingming festival known in Chinese as ……(句4)

如果依字面的意思来翻译这一概念,那么它的翻译方法为句3。然而在西方国家,“Up the River ”代表坐监狱的意思,这会让受众觉得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名词。应用句3的翻译方法会给受众文化误导。学生在向受众介绍《清明上河图》时,应用语言为受众搭建文化的桥梁,从受众理解的文化着手了解《清明上河图》是个什么事物、这个事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背后传承的文化是什么。学生将《清明上河图》译为句4,受众就能理解《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内容是一幅图,画中描述的内容是清明时节,沿河而居的场景。

书面语言翻译的环境有以下特点:第一,延时性的特点。在旅游管理的环境中,人们可以仔细阅读标识语、简介、旅游手册、说明书等,理解文字的意思。学生在翻译时,可以丰富内容的表达,力求把内容传达得更完整、更便于受众理解[3]。第二,单向性的特点。当翻译了书面语言内容以后,受众是以书面语言的内容来了解事物的,他们没有与翻译沟通交流的机会,此时如果语言文本翻译出现了理解性岐义,那么受众便会对语言文本产生错误的理解。为了避免受众产生理解性岐义,译者必须用标准的、规范的语言来翻译文字。第三,功能性的特点。在意译的环境中,學生翻译的事物具有功能性,比如标识语的翻译,它的功能就是指引受众去做什么;旅游手册的翻译,翻译出的语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受众阅读文本时,能有美的享受[4]

书面语言翻译的目标是必须准确翻译出文本表达的内容,翻译绝不能出现理解性岐义。书面语言翻译的要点为:第一,要准确传达出语言背后要表达的内容,比如这件事物的内容、功能、传承的文化等。第二,要注意翻译语言的严谨性,因为采用意译时,学生和受众往往不能即时交流,所以翻译的语言必须严谨,不得出现岐义。第三,要注意翻译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比如在翻译诗歌时,要翻译出诗歌的韵律性,在翻译幽默时要翻译出幽默的含蓄性等[5]

(三)混合翻译

混合翻译,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开展书面语言翻译,又要进行口语翻译。比如一名学生向受众介绍一件事物、一种文化时,学生要应用口语的方式让受众了解事物,同時,在介绍事物时,为了把事物描述得更准确、更客观,此时又翻译现场与事物有关的文本。混合翻译的难度比口语或意译翻译的难度更高,它需要学生了解当下的情境,然后准确地给出功能性的翻译。

例3:学生:“泼水节对很多游客来说可能是一种难忘的经历……”

The custom of waters-plashing i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to many tourists……(句5)

It is a big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one another.(句6)

当翻译说明了例3这段汉语的意思以后,翻译可能没有注意到受众没有参与过泼水节,也不了解这种文化,于是受众可能根本不理解“泼水节”这一概念。此时翻译不再深入说明“泼水节”这一概念,而开始翻译与“泼水节”有关的其他事物,这种翻译方法不能让受众真正的理解事物,受众会对事物产生疑惑。此时翻译可以先用句5告诉受众泼水节就是“The custom of water-splashing ”,帮助受众建立“泼水节”这一概念,在受众初步理解概念以后,然后对着现场的简单文本和图片补充说明句6。此时翻译可以一边忠实的翻译文本,一边应用口语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混合翻译的要点为:第一,学生要根据情境确定此时翻译的功能是偏重于口语交流,还是事物介绍,学生要准确地界定出翻译的功能。第二,学生要选择适合的表达形式,如果要偏重于口语传达,就要应用口语翻译的方法来翻译事物;如果情境已经变化,欲让受众理解一段文本内容时,就需准确、客观地传达一件事物,或者描述一个故事,此时,就要应用到书面语言翻译的方法。第三,应用灵活的翻译方法译出语言的意思,强化翻译的效果。在混合翻译时,学生要抓住意思传达这一核心,不必受到口语或意译的局限,可以先翻译表达者的意思,再结合意思表达的需求作补充的说明,令传达的意思更准确、更利于受众接受[6]。混合翻译的要点,是要针对当前的情境,选择一种最适合的翻译方法,然后根据情境的变换,切换翻译方法。

二、目的论在旅游管理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应用英语词汇概念突出信息传达

在应用目的论来翻译事物时,学生需要准确地翻译出事物的概念。准确翻译概念的标准,是让受众理解概念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如果受众产生了理解性岐义,便意味着词汇表达存在着问题。

例4:这是“狗不理”包子……

The is dogs won't leave……(句7)

The is dogs won't his master……(句8)

The is Gou bu li……(句9)

部分学生在翻译例4“狗不理”包子时会应用句7或句8的方法来翻译,他们认为自己译出了例子背后文化的意思,然而受众听到介绍以后却更疑惑:狗不理到底是什么意思?例4出现的偏差,在于学生不理解如何表达“狗不理”这个词汇时,胡乱生造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这些学生自己都不了解概念背后的意思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所以受众被这样的翻译误导,更加不了解语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如果学生熟悉“狗不理”包子的文化,就会了解“狗不理”指的是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高贵友,乳名狗不理,是他打造了这种包子品牌,于是这种包子叫“狗不理”包子,句9的方法才是准确的,必要时可在句9后补充一段说明。

不管应用哪种方法来翻译文字,应用目的论来翻译语言时,都需要学生应用概念来传递一个事物、一种情境、一种文字。学生必须准确翻译自己要描述的概念,根据翻译目的论,学生要在清晰了解翻译目的的前提下,或者应用直译的方法表达概念;或者当应用直译的方法不能表达概念背后要表达的意思时,可以应用补充的方法来帮助说明;或者采用翻译出文本概念背后意思的方法,传递事物概念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学生绝不能在不熟悉概念的前提下随便编造概念[7]

(二)应用情感渲染加强信息内涵传达

在旅游管理中,学生帮助表达者与受众进行交流时,不能只是帮助表达者传达语言本身的意思,还要结合受众能理解的风俗、习惯,帮助传达某种感情。只有以翻译为桥梁,做好情感的传递,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例5:某人迎接受众,与受众打招呼,往往会说:“一路辛苦了!”,就会产生以下译法。

did you enjoy your journey? (句10)

在中国,表达者来迎接受众时会如例5一般,这是中国人在迎接他人,表示热情的常用口语。如果学生直接翻译句子,受众会因为文化习俗存在差异,不能理解表达者心中的感情。学生应用句10可以让受众理解表达者内心的情感。学生在传达情感时,可以采用受众理解的情感表达方式来翻译句子,只要能达到准确传递情感的目的,学生可以改变文本中的部分内容,原本的句式结构,省略无关的信息内容等。

学生在帮助表达者与受众交流时,要重视应用语言准确地传达表达者内心的感情,如果忽视了情感的表达,那么语言的意思表达是存在缺陷的。学生要以传达情感为优先,做好语言翻译,使受众了解语言中要传递的情感。

(三)应用翻译注释强化重点内容传达

有些语言的内容非常复杂,它或者涉及一个抽象概念,或者涉及几个抽象概念的关系,有时抽象概念背后包含着某些特殊的生活习俗,或者特殊的民族文化。学生在翻译语言时,如果将这些复杂的信息放到一个概念中,或者一个句子中,就会让语言的表达变得复杂。为了既能让受众快速的理解一个意思,又能了解语言背后复杂的意思,通常可以应用补充说明的方法来进行翻译[8]

例6:端午吃粽子是应景儿。

It is customary to eat Zongzi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句11)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句12)

在翻譯例6时,因为粽子现在没有专用的词汇,所以可以采用音译法,让受众了解中国的粽子就念“Zongzi”这个发音,然而,应用直接音译的方法,受众会不了解“Zongzi”是一件什么事物,此时补充词汇注释“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便能使受众了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用米饭制作的食品。为了让受众更进一步理解这种文化,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句12来补充说明,表达的效果会更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补充翻译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在不同的环境下,补充说明的要求不同。如果是在口语表达的环境中,补充说明应言简意骇;在书面语言或混合翻译的环境中,应让补充说明更完整、更充分。

(四)应用文化桥梁突显文化意境传达

汉语和英语的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性,学生无论应用哪种翻译时,都要注意到中英文化的问题。在进行翻译文字时,如果语言不能突显文化的特点,就不能准确地传达某种意思,意境的传达就会出现失误。

例7:……解决人们眼前的困难和促进长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combine solving peoples immediate problems with promoting long-term development.(句13)

在例7中,中国受众非常理解“采取……措施”“使用……方法”“采用……政策”这些已经固定了的句式,在听到或阅读到这些句子时,受众会自动“屏撇”掉这些没有实质内容的信息,而去听句子的重点。国外的受众却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除了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以外,他们几乎不用这些词汇来表达意思,所以如果把这些词汇全部翻译出来,那么西方的受众会抓不到语言表达的重点。此时在翻译句子时,要屏蔽掉繁冗的句式,简化句子结构,突出句子表达的重点[9],句13就是应用西方受众理解的句式来表达内容,这种翻译方法强化了句子表达的重点。

在翻译文字时,学生必须熟悉东方语言文化的特点及西方语言文化及语言句式表达的特点,在翻译时,把东方人经常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转化为西方受众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且表达的意思不变。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强调语言本身要表达的意思,高效地做好语言的意境传递。

三、结语

目的论,是一种强调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理论,这种理论适合应用在旅游管理的翻译中。教师在开展旅游管理英语翻译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目的论,使学生在开始语言翻译时,就能了解自己翻译的目的,进而选择恰当的翻译形式,抓住翻译要点,从建立文化概念、强调情感表达、补充翻译内容、突出翻译意境这四个环节着手,提高文本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Qi-min CHEN.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English News[J].Canadian Social Scien-

ce ,2010,6(5):711-733.

[2]杨卉.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2):1-2.

[3]张蕾.亳州花茶说明书的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7(14):13-14.

[4]李珊珊.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39-41.

[5]杨洁.专业翻译人才核心翻译意识的建构培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84-89.

[6]黄海明.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汉英新闻翻译方法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03):112-114.

[7]王丹婷,张正军.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汉语新词日译研究——以“人民网”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0):151-154.

[8]贾霞.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山西面食翻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203-205.

[9]刘炼.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4(23):33-37.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口译目的论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