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2022-07-16赵馨怡
赵馨怡
【摘要】字幕翻译是影视作品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媒介,将外文台词进行中文翻译,呈现给大众能够理解的国外影视作品,给观众提供了欣赏跨国影视作品的机会。目的论是根据翻译的最终目的展开翻译工作,能够适应英语影视作品的翻译需求。本研究以著名励志电影《国王的演讲》为例,结合目的论的相关理论框架,深入分析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的具体策略以及深度内涵,推动影视作品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关键词】目的论;英语电影;字幕翻译;《国王的演讲》
1.引言
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的速度日益加快,视频引入更为快捷与迅速。近年来,国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成为国人的追剧选择,影视作品的流通是文化的承载与文化的流通,也是国人了解国外文化的重要纽带。大量影视作品的涌现,语言无法实现互通,传统影片配音方式难以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原声视频更受市场欢迎与热衷。因此,字幕翻译成为大众欣赏原视频的选择,这一观影转变,为字幕翻译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字幕翻译工作者带来更大的工作挑战。
翻译目的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是基于Skopos概念的一种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的关键在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每一种翻译都要充分的考虑到受众对于翻译的接受度。其核心理念就是翻译者在进行外文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翻译的最终目的与受众者的文化理解,并且能够连贯、系统的展开翻译,同时表明原文意图。应用翻译目的论可以有效的提高译文的跨文化交际的转化度,更易于理解和文化传播。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将原著的魅力通过字幕进行全面的呈现,让观众能够感受原始的观影魅力。电影翻译的需求远远超过文献作品的翻译需求,影视翻译对于社会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文学翻译方面,更是一种文化、交际、思维的碰撞,这就要求影视字幕翻译者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能够将目的论作为指导理念进行翻译,进而更好的呈现影视作品的内涵。因此,影视作品的在目的论视域下的英文字幕翻译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值得深入分析与研究。
2.翻译目的论概述
2.1翻译目的论的概念
Skopos通常是指译文的目的,将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系、交际需求为翻译的目的,满足受众者的翻译需求,能够跟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外文内容。即“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满足受众者的交际与文化、知识、期待等具体需求。
2.2翻译目的论的原则
翻译目的论具有明显的特征与原则。
其一,目的性原则。翻译活动应该满足目的性要求,根据受众者的需要与期待满足受众者的情景与文化需要。一般情况下,翻译目的有三种表现,第一种就是翻译者的基本目的,翻译者是为了什么开展翻译活动与从事翻译工作,像谋生、爱好等不同目的。第二种就是翻译后文章的具体应用目的,译文需要达成什么交际目的,像启迪、讽刺、警示等不同目的。第三种是采用某些特殊手段去达到的目的,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像直译与意译等。
其二,忠实原则,主要关注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原作者、客户、译文受众者等参与者的关系,翻译人员需要对译文受众者负责,在遇到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作者意图存在巨大反差时,需要说明翻译的原因,译者应该保持原文的意图,并且对受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其三,连贯性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连贯性就是保证译文的整体连贯,符合语言结构标准,具有可读性与可接受性,能够使受众者理解的同时感受其交际语境与语言文化。原文与译文之间需要保证语际连贯一致。
3.目的论视域下的《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
3.1《国王的演讲》简介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于2010年9月8日在美国上映,曾获“观众选择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等诸多荣誉奖项,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传播价值。影片由汤姆·霍珀为总导演,由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主演,成为英国电影史上颇具口碑与影响力的电影之一。影片主要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故事,是一部励志的、刻骨铭心、鼓舞人心的电影。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口吃,正常讲话已经非常吃力,面对二战的战士,国王乔治六世需要发表公开演讲,成为乔治六世的统治难题。后来,结实了言语治疗师莱纳尔罗格,两人由最初的对立与排斥到成为好友,在莱纳尔罗格的治疗下,乔治六世的口吃也逐渐好转,慢慢克服心理问题,最终突破心理与生理的障礙,最终成功发表演讲。
该电影虽然以英国王室为背景,但却是一个励志故事,通过乔治六世的转变,能够了解到坚持与客服恐惧的重要性,人生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影片上映后反应较为热烈,迅速流传于国内,中文翻译版本的影片迅速上映,满足国人的观影需求。本文主要是以目的论为研究导向,在目的论视域下对《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
3.2目的论视域下的《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策略
3.2.1归化法
归化翻译法是以受众者的理解、文化为背景,关注受众者的语言与语境进行归化翻译,满足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也是以目的论为依托的翻译方法。
例如:影片《国王的演讲》中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在最初与国王对立中用“My game, my turf, my rules”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尊严与自由的权力,原文的词义为“我的比赛,我的地盘,我的规则”这样直白的翻译无法理解,更无法表达激烈的情绪与争取自身权力时强硬的态度,因此字幕翻译时将该句应用归化翻译法翻译成“我的地盘我做主”,方便理解的同时符合中国人的语言文化。“My castle, my rules”翻译为“我的地盘我做主”。还有“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原词意思是指猎狗对着错的目标狂吠,借助归化翻译法后,结合原文的表达意图,将其翻译为“胡说”。“Breathing down my neck”原意为呼吸我的脖子,借助归化翻译法则翻译成“帮我打听清楚”等等,这些都是借助本土特色化的语句进行翻译,不是盲目的进行原文翻译,而是以原文语境的表达为背景,以受众者的说话方式与习惯进行归化翻译,能够让观看者迅速理解其中内涵,进而感受其语言表达的情绪与情感意识。影片还有很多翻译应用归化翻译法展开翻译,避免因原文翻译造成的语句不通与不理解产生的观感问题,满足受众者的不同需求,便于理解其中深意[。
3.2.2减译法
减译法就是在翻译中将不必要的语言组成进行简化翻译,根据影片的场景、音乐信息提供的信息,将源语言进行删除翻译。因为语言结构与语言习惯的不同,在有限制的字幕翻译中,通常情况下会删除无用词汇,利用减译法进行翻译。
影片中罗格为了帮助国王進行语言训练,两次提到了绕口令的方法进行练习,原文的绕口令为:“I am thistle-sifter I have a sieve of sifted thistles and a sieve of unsifted thistles because I am thistle-sifter.”直译为“我是蓟筛,我有筛过的蓟和未筛过的蓟,因为我是蓟筛。这样的原文直译并不便于理解,也无法形成观影效果,受众者只会觉得一头雾水。所以,在进行字幕翻译时直接翻译成“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样的中国绕口令,便于观众理解其中艰苦训练的过程,同时更能够与中国语言文化贴近,满足受众者的语言需求。还有“I am sure of anyone who wants to be cured.”原意为“我相信任何想被治愈的人”,翻译后呈现为“只要他想治好”,省略翻译一部分内容,这样更便于观众理解。所以,减译法符合目的论的翻译需求,能够从受众者的角度出发,简化与中文语言单位不符的原文内容,以此迎合受众者的语言结构与语言需求,形成高效便于理解的翻译形式。
3.2.3增译法
由于文化背景、历史沉淀等差异,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与语言整体性也有所不同,语言表达与语言应用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也会因为语言结构完整使用增译法来完善语言语句,满足受众者的语言结构。
影片中罗格为了能够说明自己的治疗手段有效,说:“It’s the classic approach that cured Demosthenes.”直译为“这是治愈德摩斯梯尼的经典方法”,考虑到受众者对于德摩斯梯尼的陌生,无法体现罗格的专业性与方法的科学性,因此在翻译中“德摩斯梯尼(古希腊著名雄辩家)就是应用这种方法治好了口吃”,采用增译法进行翻译,帮助受众者理解罗格是一个专业且有经验的治疗师。“That’s not a very promising start!”直译为“这不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开始!”在罗格与伊丽莎白王妃的对话中缺乏上下连接语句,因此在翻译中“这么开始治疗,前景不光明啊”,借助增译法帮助观影者理解上下情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3电影字幕翻译的普遍理解与忠实原文原则
译文重普遍理解也是目的论视域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工作的主要导向。通过影片《国王的演讲》翻译中使用的归化翻译、减译法与增译法能够直观看出其翻译过程中更重视普遍的理解,满足大多数观众的理解需求,实现多元翻译。外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的整体风格、故事背景、故事结构与剧情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国人在观看外国电影时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与思维转换空间。因此,在字幕翻译中观众译文的普遍理解性,既能够表达影片的剧情情感,又能够符合影片的情感需求,同时能够表达语言的情绪,进而为观众提供简化与流畅的观影体验。
尤其是在目的论视域下,字幕翻译需要关注受众者的深度需求,对于影片剧情的推进、情感的共鸣、语言的理解等,能够与翻译结合,重视翻译的结果,以结果为导向,重视普遍理解性,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为国人带来更多的娱乐影片与文化体验。
虽然,目的论更重视结果与受众者的需求,但是更需要忠实于原文,不能进行魔改与胡乱修改,需要符合忠实性原则。所以,目的论视域下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同样需要翻译工作者能够忠实于原文,对受众者与原文作者负责,满足多方需求。译文是原文的翻译版本,需要能够保证原文的意识形态与深度表达,译文需要在深度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语言需求进行变化的翻译,但是需要符合原文需求,不能脱离原文进行天马行空的翻译,而是以原文为导向进行翻译。
外文电影中出现的语言、语句与表达的情感、剧情的内涵等,字幕翻译中需要以原文为导向,依据其语言表达的含义进行翻译,让受众者能够理解剧情的深意,不违背原文的意思与情感表达意图,实现和谐翻译与有效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同时需要满足译文忠实于原文的需要,在原文背景与原文的真实意图下,进行有效翻译与灵活翻译,能够真实体现原文的整体要求,尊重原文,保持影片的完整性。
4.结语
近年来,中外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影视作品作为跨文化交际中最为直观与普遍的媒介,成为中西文化交际的重要依托。影视作品的流通,推动着字幕翻译工作的发展,在字幕翻译中需要满足原著的整体需求,同时能够满足受众者的具体语言需求与交际需求。翻译目的论就是以结果为导向,以受众者的需求为最终目的,满足受众者在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具体需求,符合字幕翻译工作的需求。尤其是近年来大量外文电影涌入中国市场,字幕翻译工作备受关注与重视,值得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以《国王的演讲》为例,分析目的论视域下英文字母翻译的具体策略与实际需求,进而深入了解翻译目的论与字幕翻译工作的具体方法与深意,推动影视翻译工作的全面发展,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高小辉.从目的论视角看电影《流浪地球》的字幕翻译[J].科技风,2019(027):183,187.
[2]胡孟笛.论电影《霸王别姬》字幕翻译中的受众关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3]王敏.目的论视角下《霍比特人》字幕翻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