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5-09李风巧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李风巧

【摘 要】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血液常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末梢血化检验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检验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检验方法后对比,末梢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值检测结果稳定性均低于观察组的静脉徐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血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可降低各项指标误差,稳定性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血;末梢血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血常规检验是臨床上对患者进行医学诊断最为常见的检验方法,可根据血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一系列指标,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基本判断,并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液类疾病,也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1]。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血常规检验方法为末梢血和静脉血采集检验,但两种检验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医学诊断提供不同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针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的应用效果做出以下分析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55.32±5.72)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91~58岁,平均年龄(52.32±5.72)岁。患者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末梢血采集方法如下:选用一次性安全末梢采集针,并用采集针对患者的指尖采取血液样本,然后再使用一次性吸管将血液样本收集至抗凝管当中。观察组采用静脉血采集方法如下:在采血前需准备注射器、试管以及其他仪器,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肘窝正中静脉、头静脉为采血点,采血前使用止血带捆绑好,再将抽取血液收集抗凝管当中。以上患者在采血过程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均符合国家药品规定,并在无菌环境下操作。

1.3 判断标准 对两组采集后血液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化验分析,并比对1h、3h以及6h不同时段的采血结果,对其判断检验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同检验方法后对比,末梢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值检测结果稳定性均低于观察组的静脉徐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中含有不同功能的细胞,其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血常规是临床上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检验,观察其中各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液疾病,或者通过其检验的各项指标,对患者其他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血常规检验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血液问题是否出现异常,如身体是否与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例如,血液中红细胞最多,在针尖大小的一点血液中,就包含几百万个[2]。而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能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特种蛋白质,成为血红蛋白质,红细胞的功能就是输送气体。红细胞数量增减与血红蛋白增减基本一致,两者计数、计量低于正常,就是通常俗称的贫血。贫血涉及许多因素,采用血常规检验可对红细胞做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这是最基本检查。通过检验所得数据,可以帮着医生提高警惕,并对患者发生贫血的因素进行初步判断。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血常规检验方式为末梢血和静脉血检验为主,末梢血检验指耳垂血和指尖血液,多用于一些出血量少的化验检查;静脉血检验是通过针管抽取一定量的静脉的方法,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裸静脉或股静脉。由于患者采血后会因环境、人为等因素,会导致血液标本处于长期放置的阶段。然而,血液标本如长期放置后,会使其中的钾离子含量不断增多,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末梢血循环速度较慢,极易出现溶血的现象。同时,末梢血因采集量较少,血液浓度降低较快,且在采集过程中受外力影响极易导致血液中白细胞发生破裂,降低检验值的真实性,影响检验结果。而静脉血采血选择肘窝处抽取血液,受外界挤压影响较小,可以将患者身体内血液情况充分体现。此外,静脉血采集过程中各项指标未受较大影响,各项指标较为准确。同时,末梢血因采集部位较为敏感,如采血不顺利会延长采血时间,影响采血效率。与末梢血比较,静脉血采血较为精准,时间较短,为患者就诊节省了时间。因此,末梢血虽简单易行,用血量少,测定快速,但检验结果精准率低于静脉血。

对本文所选的6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检验值更为准确,更为稳定。由此可见,静脉血检验比末梢血检验检验值更为精准,更具有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患者采用静脉血方式检验,其检验结果更为准确,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进一步判断,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吴智刚,李小蓝,李启欣,朱嫦琳. 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1):99-100.

姜学慧. 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40-41.

猜你喜欢

血常规检验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究
血涂片复检工作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
血常规检验的采血方法及应用价值对照研究
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研究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