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运用现状研究
——以唐山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2018-04-16彭盈雪张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聋人聋校手语

彭盈雪张 金

(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 401331;2.营口市站前区实验小学 辽宁营口 115000)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及社会对聋教育关注度的增强,手语逐步被看成是独立的语言。聋校教师课堂手语的运用状况直接影响聋人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和学习,而这种情况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则更明显。虽然当前学者对手语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如:手语运用的规范化,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效及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双语聋教育”的尝试[1]),但对手语在学科教学中(如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及手语在聋人教育中已发生的手语现象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不足,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观察,发现其在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策略,以期帮助聋校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手语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新探索,提高其学习自然手语的兴趣,从而提升聋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为聋校开展其它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引,提高聋校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概念界定

手语的分类标准根源于手语是否依托有声语言的语法顺序。课堂手语主要指聋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手语,依据我国手语语言学先驱龚群虎的界定,我们将课堂手语划分为手势汉语和自然手语。手势汉语是汉语手势的符号化,是用手势来表达的汉语,其语法规则与汉语完全相同;而自然手语是指聋人在没有系统学习主流语言的情况下作为第一语言获得的手语,和有声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受汉语语法规则的制约。[2]

二、研究对对象及方法

以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性观察对课堂手语的总体情况、手势汉语的标准化及自然手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截取每节课有代表性的课堂手语句子,用数据及观察结果说明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总体情况;其次把课堂手语句子以词为单位分解,分析语文教师手势汉语的标准化程度;最后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自然手语使用情况。

三、研究结果

(一)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总体情况。

1.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语序情况。

表1 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语序

从表中可看出,随着学生年级递增及知识积累,语文教师课堂手语语序问题的出现率有所降低,但总体而言,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出现不同程度的语序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聋校语文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手语翻译的真正内涵,未能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尚未总结出较为规范的手语语法,给手语教学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者发现,聋生有把要强调的重要部分提前的倾向,造成手语和汉语语法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形成“病句”。[3]而聋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手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类似的“病句”,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分析。

2.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省略现象。

表2 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省略

从表中可看出,语文教师课堂手语代词和副词的省略比例较明显,而名词和动词的省略相对较低。随着学生知识容量的扩大和理解能力的增强,教师课堂手语的省略现象有所减少,但课堂手语省略中词性的不均衡性需要聋校语文教师引起重视。一方面是由于聋校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对不常用词性不能很好理解,省略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抽象意义的词不能很好的运用手语表达,从而把其省略。有学者研究发现,聋人经常省略助词和叹词,致使句子的连贯性有所缺失,进而不利于其书面语言的发展。[4]聋校语文教师作为聋人学生书面语掌握的重要指导者,其课堂手语的省略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聋校语文教师手势汉语的标准程度。

表3 聋校语文教师手势汉语的标准程度

从表中可看出,聋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手势汉语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各类词汇能够使用标准手势汉语基本在半数左右。其中,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常用词汇的手势语标准化程度稍高,而使用率较低的副词,手势汉语的标准化程度则更低。总之,聋校语文教师手势汉语规范化情况不太乐观。一方面是由于聋校语文教师手语专业技能的不完善,尚未有教师手势汉语标准化的技能评价机制,使教师对手语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聋校未能建立起教师职后手势汉语培训平台,提升各科教师手语教学能力。有研究者通过录像及访谈的方法也证实了语文教师教学手语不规范的问题;[5]更有学者谈到“健听老师对于手势汉语的打法偏离了汉语的本意,导致学生学习的某些障碍”。[6]这些为我们研究教师手势汉语的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三)聋校语文教师自然手语的使用情况。

表4 聋校语文教师自然手语的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看出,自然手语在语文课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动词和名词,这可能是由于自然手语的动词表达比手势汉语更简单,使人更易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看出聋校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自然手语,但对自然手语的使用情况不是很乐观。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自然手语掌握的熟练度较低,没有足够的热情学习自然手语,只局限于《中国手语》这本教材;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校的手语活动开展较少,不能使听人教师很好地融入聋人学生的群体,去了解聋人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由于聋校语文课堂出现的“耗时低效”的现象较严重,所以有学者曾提到运用聋人的第一语言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7]这也给本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法规则使用不当。

1.手语词序前后颠倒。聋校语文教师为了能够让聋人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会出现口语与手语的词序不一致现象(最明显地是把重要的成分放在前面,即宾语前置或谓语前置现象)。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虽然教师手语的前后颠倒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并不利于聋人学生书面表达的发展。若长期如此,会使聋人学生书面表达中的“病句”现象更加严重,不能很好地应对目前的应试教育。教师需要探寻记忆的良好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用手势汉语去纠正语法规则,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语法知识,减少自己教学中受自然手语的语法干扰。

2.课堂手语省略现象严重。在低中高三个教学段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在打手语时容易省略或者不打副词、代词及语气词,使学生在书面表达时不能很好分清句子的时态和代词间的转换。有一些低年级的聋人学生对于人称之间的辨别很混乱(对于“他”“她”及“它”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际句子中),这可能与教师的课堂省略现象有关。大多数语文教师很少意识到自己省略词性的现象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有时候必要的省略是值得提倡的,但过多的省略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作为聋校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手语的省略得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书面语表达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手势汉语规范化程度不高。

1.手势汉语打法不清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手势汉语的青睐性较大,但聋人学生对手势汉语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原因是教师的手势汉语打法不清晰,致使聋人学生总是处于懵懂的状态且接收错误的信息(如教师打“渗入”的手势,学生容易理解成“深”的打法)。手势汉语的使用不当可能直接影响聋人学生,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可能会降低。由于手势汉语有其独特的依附性及复杂性,所以对一些形容词的手语使用应尽量保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来适当增加表情的形象性;同时,对手势汉语掌握不熟练的聋校教师更应该去揣摩手语的真正内涵,寻找渠道加强手势汉语的学习和沟通。

2.手势汉语与自然手语混乱使用。教师常常把手势汉语和自然手语混乱使用。如讲某一句话时,会掺杂两种手语,导致语序出现不同状况的问题。在教学中不同手语的混乱使用对于聋人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这是因为手势汉语和自然手语都有其不同的特征,聋人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手势汉语的规则性。[8]聋人学生由于受到自然手语特点的影响,汉语书面语的能力比较弱。若长期两种手语混乱使用,聋人学生的书面语很难有所提高。因此聋校语文教师更应关注这一问题,发扬手势汉语的优势,克服自然手语的弱势。

(三)自然手语运用情况不乐观。

1.自然手语了解甚微。自然手语作为聋人的第一语言,是最符合聋人学生的特殊需要。但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所学知识难度加大,有些新兴词汇(如“给力”“中国梦”)需要教师用自然手语去解释而不是手势汉语。如在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语文教师很少采用自然手语作解释,进而使学生出现似是而非的感觉,不能很好理解文章(尤其是诗歌和散文)。在低年级的课堂中,由于学生知识量有限,对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不能够有效把握,可能会产生歧义结果。教师对于聋人的第一语言掌握情况较差,在遇到难以解释的内容时,很少使用自然手语与学生沟通交流,进而造成师生沟通的障碍,同时也会出现“耗时低效”的课堂效率问题。教师要学会均衡手语发展能力,在不影响书面语表达的前提下灵活转换手语表达形式,突破教学中的瓶颈。

2.自然手语出现词性偏向。自然手语以自身特点的简练性及形象性著称,所以一些教师喜欢在名词和动词中使用自然手语(如对于“考试”的打法:自然手语直接使用右手握拳在左臂自上而下划一下就可以了,而手势汉语则会拆分为“考”和“试”两个动作去分别比划)。每个教师可能会由于自己习惯的偏差在使用自然手语的方式上出现差异,如对于名词和动词的自然手语使用频率较高。但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觉,即自然手语就是在名词和动词中使用,而不去关注其他词性的独特之处。作为聋校语文教师要尽量克服自然手语使用词性的偏向,扎实掌握自然手语的每一部分,争取成为自然手语的灵活运用者。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把自然手语运用得恰到好处,让课程的讲解真正符合聋人学生学习特点,达到有效学习新知识,为聋人学生搭建学习桥梁。

五、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有效运用的策略

(一)精确掌握手势汉语与自然手语的关系。

1.发挥自然手语对学生书面表达的链接作用。当聋人不能像正常人群一样开口说话,无法表达内心想法的时候,他会采用特殊的语言——手语比划自己的所思所想;当随着语文学习难度的增加,聋人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时,自然手语的链接作用就可以发挥了。自然手语因其简练和形象性在聋人群体广泛使用,而且自然手语的形象解析能真正帮助聋生理解汉语书面语的表达。[9]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比较难的内容或学习起始阶段时,可以尝试采用自然手语进行讲解,让学生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去体会内容的精髓。

2.挖掘手势汉语对自然手语的补充规范作用。自然手语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与汉语书面语的不同语法规则又在某种意义上干扰聋人学生准确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手势汉语的优点来补充自然手语的缺陷。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时,可以运用手势汉语来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与汉语书面语的语序达到和谐一致,更有利于规范聋人学生书面表达,达到两全其美的课堂效果。作为聋校语文教师要能灵活游离在这种“双语”转化过程中,既要使自然手语的链接作用发挥到最佳,又要充分展现手势汉语的补充力量,恰当处理好两者在语文课堂中的关系,让聋人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二)转变聋校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1.树立全面开放的语文教学观,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传统聋校“依纲教学”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并不太受欢迎,强调分数高低、局限教材内容等聋校语文教学观念的弊端不断凸显,[10]需要聋校语文教师在新理念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去摒除糟粕。一方面,要用创新意识打破局限,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制定开放自主的语文课堂,既注重调动聋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断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其自主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会重新审视口语教学和手语教学的关系,以学生交流的多元性为基础,全面组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发展学生交流能力的全局观念。

2.树立实践高效的语文教学观,寻找教学效益的最优化。面对当前“耗时低效”“实践稀少”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寻找根源去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由于聋生自身缺陷,语言实践机会较少,[10]进而影响其沟通能力的发展,所以聋校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在各个环节增加实践以巩固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通过课堂情景模拟,家校合作等形式来共同促进聋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聋校语文课堂效率问题一直令我们困惑,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删减,增加实用性来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最优化。

(三)推广规范性手语,开拓语文课堂新领域。

1.增强师资力量培训,岗前与岗后有机结合。知识是需要不断补充的,手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作为聋校教师后备军的特教师范生,在学校期间不仅要熟练掌握标准的《中国手语》,更要提前了解自然手语的内在规律,为以后语文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更灵活地参与到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在职聋校教师的岗后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部分教师为了省事或者追求课堂的知识量,手语表达不规范,进而影响学生视觉特点的发挥。所以,要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手语特色培训,通过主持手语节目、手语标准化接龙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掌握水平。若岗前与岗后的手语结合顺利,会为聋校输入优秀的师资,提高语文课堂全方位的成效。

2.营造教师手语环境,搭建“同课异构”与“手汉互译”新课堂。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提高聋校教师的手语熟练程度,学校可以规定教师不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要积极使用《中国手语》,系统培训手语理论,让教师在这种环境中受到最大的熏陶[11]。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也有利于聋校教师的发展。各个特殊教育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在同一堂语文课程中交叉教学方式,让学生去体会不同教师手语教学的特点,之后给教师提供宝贵的意见。再者“手汉互译”课堂的尝试,为中高年级学生提高汉语书面水平奠定基础。这些新的尝试理念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财富,需要我们积极揣摩,寻找精髓。“同课异构”和“手汉互译”课堂应在不同聋校推广使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听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还有利于从侧面促进手语的规范化使用,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提升语文教师有效学习手语的兴趣和意识。

1.玩乐中学习手语,做到劳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手语产生浓厚的热情,才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人往往在休闲的环境中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可以在娱乐活动加入手语的成分(如开设手语广播角、手语讲坛等),在无形的活动中达到学习手语的目的。当然更需要教师在闲暇时候多与聋人学生交流沟通,学习他们的自然手语以便语文课堂中教学的使用。从个人体验来说,当你愿意和聋人学生交流时,他们会欣然接纳,会很乐意教你一些他们的特殊语言。在与聋人学生的玩耍中学到更贴切的手语,何乐而不为呢!

2.开设手语课堂,做到终生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在现代社会不断被强化,所以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手语课程,让聋人教师为特教教师做手语课程教学。在课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关于语文教师课堂手语的讨论交流,寻找共性问题,一起探究解决办法。在相互促进与激励中去提升教师学习、更新、规范手语的意识,在手语课程中去精益求精,为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琦.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双语聋教育实验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5):36-40.

[2]龚群虎.聋教育中手语和汉语问题的语言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3):63-67.

[3]王东.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3):33-39.

[4]吕雪晶,王爱英.聋生自然手语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6):40-48.

[5]何文明.聋校教学语言效率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1):36-40.

[6]郑璇,袁小勤.聋校开设“手语汉语互译”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12(5):29-34.

[7]兰利.运用自然手语提升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43.

[8]董桂琼.聋校听人教师手语运用现状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4(4):18-19.

[9]包葵.发挥桥梁作用克服语法干扰——处理好自然手语与汉语书面语的教学关系[J].现代特殊教育,2014(6):28-29.

[10]陈建军.新课程理念下的聋校语文教学观[J].现代特殊教育,2008(3):22-23.

[11]崔淑云.浅谈中国手语的规范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86.

猜你喜欢

聋人聋校手语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奇怪的手语图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