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土文化浸润幼儿园园本课程

2018-01-26

中小学校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园本螃蟹乡土

□ 王 秀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幼儿园课程越来越园本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近几年,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各项活动、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构建园本化课程,已成为各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趋势。

地处城乡交界处正在致力于发展园本课程的我们,当然不能不注意到这么好的、有着浓郁乡土地域文化教育资源,一致认定 “挖掘嘉鱼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让乡土文化浸润幼儿园园本课程”是我园发展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了解嘉鱼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

作为土生土长的嘉鱼人,人人都知道:嘉鱼,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襟江带湖,是名副其实的 “江南水乡”。大自然赐予了这片土地丰饶的物产。嘉鱼,是远近闻名的 “鱼米之乡”“蔬菜之乡”“水产之乡”“黄金之乡”。

作为喝着长江水长大的嘉鱼人,人人都知道:嘉鱼临水而立,先民伴水而生,衍生出了这里独特的水文化、鱼文化和美食文化。嘉鱼水系发达,湖泊、河港、澥汊星罗棋布:神奇的长江第一湾簰洲湾、秀美的三湖连江、“华中第一泉”山湖温泉。这些为嘉鱼这片土地注入了朴实、热情而又浪漫的特性。“江水抱县城,三湖连长江,水绕青山转,城在水一方”就是嘉鱼真实的写照。

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嘉鱼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卫生城、国家平安县、生态旅游城等称号,每年的螃蟹节、乡村旅游节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让嘉鱼成了周边许多地区人们向往的宜居地、就业地。我们幼儿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师是从外地招考来的,她们都只在嘉鱼生活了短短的1—5年时间,对于嘉鱼的美食特产、嘉鱼的田野风光,她们可能体验较多,但对于嘉鱼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她们还真是知晓甚少。要让乡土文化浸润幼儿园园本课程,我们每一位老师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嘉鱼的乡土文化。

为让老师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嘉鱼风物,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支持。我们去县政协文史委觅来 《嘉鱼风物》,到县旅游局拷贝嘉鱼风物摄影大赛获奖图片,邀访文体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嘉鱼申遗项目,多方面多渠道地搜集、学习和走访。只有让大家真正了解嘉鱼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才有可能集全体老师的智慧去充分开发这些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来充实我园的园本课程内容。

二、利用嘉鱼乡土教育资源构建园本化课程

教育家陈鹤琴曾特别强调:“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为让这些嘉鱼乡土资源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在了解家乡、欣赏家乡美的同时,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我们利用暑假组织老师们着手编写以乡土特色为主线的园本活动课程。

考虑到课程的实效性,我们筛选了贴近幼儿生活、接近幼儿认知水平的相关素材,经过梳理分类,确定以家乡美、家乡味、家乡情、家乡乐为四大板块,将嘉鱼具有代表性的远近闻名的风物:三湖连江、二乔公园、官桥八组、嘉鱼麻糖、簰洲鱼圆、莲藕、螃蟹、蔬菜瓜果、楚韵呜嘟、激情龙舟、芦席柳编、沙滩浴场、鱼文化以及 《南有嘉鱼》主题歌纳入园本课程活动内容。每项内容在编写设计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并分别从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段来提出适合认知水平的不同领域活动建议。比如,家乡味 《簰洲螃蟹》一课,除通过文字简介、图片回放,让孩子们对簰洲螃蟹有所了解之外,还针对性地提出活动实施建议:小班:从语言领域着手,以动画故事 《调皮的螃蟹》向孩子们介绍螃蟹生活习性及特点,让孩子们了解螃蟹的 “四味”之说,相机学唱儿歌 《小螃蟹》;中班:从艺术领域着手,播放 《螃蟹歌》,让孩子们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能跟随音乐做相应动作,能随音乐与同伴分角色配合做动作,体验扮演螃蟹和小虾的乐趣;大班:从健康领域着手,通过游戏 《螃蟹运瓜》,让幼儿练习侧走和动作的协调,初步尝试用夹球侧行的方法,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式。就这样,嘉鱼乡土文化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嘉鱼元素进入了我们园本课程,《美丽嘉鱼我的家》乡土教材在我们幼儿园诞生了。

三、嘉鱼乡土资源在园本课程中的有效利用

“以丰富的乡土资源为载体,以游戏化、融合性活动教学为途径,努力构建贴近幼儿生活实际、适应本地孩子发展需求的本土化园本课程,引导幼儿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实践体验、探索发现,从而彰显幼儿本色,舒展孩子天性,”是我园当前正在行走的本土化发展之路。为最大化地实现这些乡土资源在我们园本课程中的有效利用,切实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尝试着通过在创设幼儿园环境、开展一日教学活动、设置区域游戏中融入嘉鱼乡土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玩耍、学习、游戏中,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幼儿积极自主地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让活动酣畅地沐浴在嘉鱼乡土文化里。

(一)创设幼儿园环境巧妙融进嘉鱼元素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首先应体现幼儿园的园本文化,要让环境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当然审美功能也不可忽视。结合嘉鱼本土资源优势,我园努力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优质环境,将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整体化设计,致力打造具有嘉鱼地域特色的园所文化。

比如,我们园所的整个外墙装饰,选用散发着浓浓江南水乡气息的水波、鱼、气泡和水草作为基本元素来构图;在走廊、通道的布置上,我们充分挖掘嘉鱼地域的乡土风物特色,家乡的鱼、鱼篓、渔网、莲蓬、石头、松果、枯树枝、古藤条、芦苇、蔬菜都成了孩子们创造美的素材,通过老师、幼儿、家长的巧手合作,加工做成各种空间挂饰和墙面装饰;在各楼梯间环境布置上,我们将嘉鱼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田野风光图片展示在特制的鱼形框内;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我们精心选用操作性强的、有明显嘉鱼地域特点的且具有欣赏性的乡土资源,进行艺术整合,比如,家乡的茶文化、美食文化、鱼文化、说唱文化,都以我们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各功能室用麻绳吊顶、嘉鱼版图镶嵌地面,莲叶、荷花纹样的灯饰相映成趣,体现着创意设计与乡土文化。

“楚韵呜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嘉鱼文化馆的毕寅生老师就是呜嘟的研究创始人。为传承呜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民乐艺术的熏陶,我们多次拜访毕寅生老师,发动家长力量多方搜集呜嘟的相关资料,以实物、手工泥塑作品、图片、音乐等形式将我们一楼的艺术展厅开设成了呜嘟文化展馆。如今,步入幼儿园,扑面而来的是江南水乡气息,处处彰显的是嘉鱼乡土文化特色,嘉鱼地方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使得温馨和谐的园所环境既富含教育意义又不失童真童趣。

(二)让嘉鱼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

“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在嘉鱼由来已久。在湖边河畔长大的人,尤其是渡普镇的百姓,个个熟悉龙舟,人人精通划技。端午节前夕,这里的老百姓都会自发地组织龙舟赛。每村选派一支队伍,年龄不限,自制龙舟,自己组队训练。一般每船23人,船头敲锣,船中打鼓,船尾掌舵。其他队员分列两侧,每人一桡。到了龙舟赛的日子,方圆数十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结队前来观战。那气势,那场面,无不令人震撼。

因此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四月份便设置了 “赛龙舟”主题游戏。在美工区中,我们有龙舟制作间,投放了大量的原生态乡土资源,如:渔网、竹叶、芦苇秆、松果、河蚌等,并提供相应的颜料、水彩笔、各类质地的彩色纸等材料供幼儿设计创作,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制作。在表演区,我们投放了服装、锣鼓、桡等 “行头”。操场就是我们天然的赛场,敲锣的、击鼓的、掌舵的、划桨的、观战的,分工明确,在这充满团队协作的乡土游戏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更是在分工、配合、协调中培养了合作精神,使他们体验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体验到了自我创造的快乐。

“嘉鱼美食”久负盛名,簰洲的臭豆腐、鱼圆,陆口的鱼糕、麻花,还有享誉全国的嘉鱼麻糖,《舌尖上的中国》力荐的莲藕吊锅,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的区域活动提供了操作性非常强的素材和内容。我们园几乎各班都有“美食一条街”。食材采购、加工、买卖,孩子们在里面忙活得不亦乐乎。表演区里,我们本土的采莲船调、舞龙、簰洲说唱等民间文化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争相加入,流连忘返。

当然,我们会根据季节的更替及时增添或更换游戏材料,让幼儿保持游戏的兴趣,让每一个幼儿浸润在乡土文化的怀抱里。

(三)充分挖掘嘉鱼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教学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嘉鱼的乡土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教学活动。

早期阅读兴趣培养课程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为让嘉鱼的乡土文化资源很好地为各类主题教学活动服务,我们把 《嘉鱼风物》中极具典型的内容编成孩子们爱翻阅的图册 《美丽嘉鱼》,通过形象感知让孩子们充分认识脚下的土地,通过阅读后的快乐分享去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间及群体,从而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

美工渗透整合课程是我园正待凸显的课程。“楚韵呜嘟”是我们每个年组都在研究尝试、每个班的美工区都在积极实践的活动内容,呜嘟从最初的雏形到每一发展阶段的衍变,它的外形、构造、音域、音色的日趋完美,这些变化都凝聚了毕寅生老师的心血,都是我们美工渗透整合课程上的活教材。鱼文化是我们嘉鱼随处可见的乡土资源,是我们嘉鱼的标志。我们对其进行了专题研讨:在美工发展层面上,小班画鱼、贴鱼、认识各种各样的鱼;中班编织、搓捏、装饰各种各样的鱼;大班搜集、认识、制作各种各样的鱼图腾。在语言、科学、健康发展层面上,关于鱼的味道、种类、生活习性,我们都会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去了解,并开展各种与鱼相关的游戏活动。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中所蕴含的新理念。乡土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乡土资源所特有的浓郁地方特点、生活气息能很好地使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幼儿的生活、学习领域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乡土文化的浸润,让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支持幼儿自发生成、自主探索、自主构建、自由想象、自我表达,幼儿在乡土文化的浸润中,玩中有乐、乐中有得。

猜你喜欢

园本螃蟹乡土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