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校长核心领导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8-01-26薛维学

中小学校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决策

□ 薛维学 刘 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保障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和谐进步,保障全体学生 “上好学”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农村地区各级政府按照国家的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初步实现了义务教育办学硬件上的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只是硬件上的均衡,更需要的是软件上的率先发展。从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来看,虽然学校的办学硬件有了较大改观,校园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学校的内部管理、办学质量、教学改革、教师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差距较大,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态势。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就不能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软件上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力。所谓校长的领导力,其实就是校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校长的品格、心态、习惯、智慧和形象的综合体现。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则是指校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所必须习得并具有的能力和素养。核心领导力的大小决定教师对校长追随的多寡、执行能力的强弱、领导活动效能的高低、工作是否快乐、事业是否成功,决定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效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校长的领导力建设。当前,应着重培养和提升校长以下几方面的领导力:

一、培养和提升校长的学习力,自觉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团队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校长的学习力不仅包含校长应具有的知识总量,也包含知识的质量,还包含学习的流量,更重要的是校长的知识增量。

学习力是校长核心领导力的最基本能力。现实中,一些校长常常借口事务多、工作忙、时间少而放松学习,以至于对政策、文件、理论等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甚或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学习力水平极低。校长首先应是一个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应具有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自觉意识。

第一,要有学习的自我自觉。学习是人生发展进步的源泉和阶梯。校长既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学习在安身立命中的价值,又要知晓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对教职工中的影响和作用,对建设学习型团队的力量。牢固树立 “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不学习,必将被淘汰”“一时不学习,终将成废品”的学习意识,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增强自己对学习的自觉性。

第二,要有学习的自我觉悟。校长要清楚自己的不足,明白应该补足的功课,按照系统、整体、开放的原则规划自己的学习。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一要学习法律法规,特别要加强对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学习,自觉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意识。二要学习政治理论,校长必须讲政治,要研习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自觉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思想水平。三要学习政策文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丰富,校长对此应有清醒的觉悟。全面掌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含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基本标准、具体要求、评估程序、评估办法,比照查找,做到心中有数。四要学习大数据管理教育的知识和技术。当前,一些农村校长教育技术运用水平较差,程度偏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领导管理学校的含量少之又少。校长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技术培训,学会用智能管理、大数据管理义务教育,争做 “能工巧匠”。

第三,要有学习的自我觉醒。真正决定学校层次的,真正能让教师突破原生认知局限的,是校长和教师的自我觉醒和强大。校长对学习的持续发力必然引起学校学习风气的量变和质变。在学习中,校长不仅要具有自觉学习新知的良好品格,更要有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团队的能力。全体教职工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斗员。一方面,校长要做好自身示范,当好学习标杆;另一方面,校长要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采取适宜的刺激手段,激发教职员工学习的自我觉醒,帮助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进步的殿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校长和学校也一定会因为依靠强大的学习力而成就今天,创造未来。

二、培养和提升校长的决策力,保障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做正确的事

现实中,一些学校的决议时左时右,工作任务的经办人员不稳定,校长对一些问题长期拿不定主意,难于做决定,面对有的人、有的事左右为难,致使学校的均衡发展推进效果不佳,暴露了当前一些农村校长决策力的不足。

校长的决策力通常是指校长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过程拿主意、做决断、定方向的管理综合能力。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如何培养和提升校长的决策力?

第一,走进群众,吸纳民意。辛弃疾在 《美芹十论·自治第四》中写道:“谋贵众、断贵独”。意思是说,人们在谋划时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决定时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人云亦云。民主是决策的核心要素,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涉及的任务、人事、课程、教改、文化建设、评估督导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校长进行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是采集和尊重民意。校长可利用平时访问、校长接待日、私人交流、访贫问苦等时机,主动走进师生之中,采用 “拉家常”“摆龙门阵”等方式,真诚地征求大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找到合适建议,提高校长决策的最大满意度。

第二,是集体 “会诊”,形成意见。决策科学从哲理上讲就是实事求是,尊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校长的决策内容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切合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诉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校长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可组织行政成员、教师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召开 “社员大会”,集中大家的智慧、择优筛选、形成一致意见。尤其是在决策时,面对大家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看法,校长应做到战略领先,看他人看不到的联系,想他人想不到的问题,抓他人抓不到的关键。校长要心怀均衡发展大局,眼盯均衡发展核心,既谋一隅,更谋全局,敢于拍板,做到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大”。

第三,是遵守程序,规范决议。程序合法,结果才合法,其结论也才合法。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校长的决策首先要程序合法。决策前,要事先列好议题,发出通知,明确参与的人员。过程中,与会人员要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方案,集体研究,形成最终决议。决策后,形成会议纪要和书面决议。既要做好保密,又要做好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校长决策的公开、透明,着力提高决策的效度。

第四,是贴近师生,力求可行。校长的决策只有适合学校和师生,被大家所认同和接受的时候,才会产生正面效应。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校长一定要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决策适合学校的校情,适合教师的教情,适合学生的学情,适合农村的实情,适合校园周边环境的村情民意。尤其是在事关学校工程建设、环境打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绩效分配、职称评定晋级、评先选优,以及涉及学校“三重一大”的人、事、财、物等方面的决策,均需贴近民意,接足地气,让决策有用和可行。

要通过科学、民主、合法、接地气的决策,探索和建立起适宜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策机制,扎牢均衡发展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引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向心力。

三、培养和提升校长的执行力,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全面落地

在一些学校、一些校长中,常常流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内部决策,圈内打转”的现象,本质上就是校长和教师执行力的严重偏弱。培养和提升校长的执行力是增强校长核心领导力的关键。

第一,编制好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长应遵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组织职工编制实施规划,明确学校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责任时限、执行人员和时间节点以及责任追究等,让教职工知道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应完成什么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确保工作有条不紊。编制规划时,要特别梳理学校管理中诸如均衡发展的规章制度、责任机制、奖惩方案等突出困难和问题,落实解决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能。

第二,落实好检查。计划——布置——检查——总结,是一般管理的基本过程。检查是提升执行力的常规手段。学校可组建均衡发展督查组,做好均衡发展过程、任务、实施全程检查,详细做好检查情况记载。

第三,开展好督导。一方面,可发挥学校督导办公室的作用,落实均衡发展推进情况的过程督导。督导中,要更加关注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的责任督学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内容进行定时督导、蹲点督查和适时指导。学校要落实好两级督导情况运用,可将其纳入教师工作的绩效考核,加速学校内部管理软件水平与硬件建设的协同推进。

第四,实施好奖惩。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校长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合法、合规、合理利用好学校有限的经费、技术和人力等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学校推进均衡发展的激励机制,设立可用有效的激励措施,抓好推进情况总结。当前,可将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推进情况与问题解决情况与职工的名誉授予、绩效分配、业绩考核挂起钩来,不断提升激励机制的导向功能和实用价值。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和提升校长的执行力,首先要保证校长全面执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政策和要求,同时又要保证校长的决策被内部全体教职工遵从和执行。

四、培养和提升校长的教学管理能力,让农村师生享受均衡发展的福利

校长的教学管理力是校长领导教学设计、指导教学实施、开发教学资源、引领教学变革的能力。教学管理力是校长必备的核心领导力之一。主要体现在坚定地执行国家课程、充满智慧地建构课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等方面。

第一,确保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标准。保证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地。合理使用学校的师资,保障全部课程有课表、进教室、有教师,杜绝 “长线学科加班加点,短线学科短斤少两”怪象。要搞好本校的课程建设,积极开发适宜农村、农业、农民等农情的校本课程。

第二,强力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和改革。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命,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课堂出效益,积极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创建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努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殿堂,促进师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

第三,用力做好教学的协调和指导。校长要加强学校的教导处和教务处的建设,落实好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各种措施。可积极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教育研究活动,促进教研成果的物质转化。要关注教学资源开发,通过师师合作、校际交流、远程讨论等途径,积极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与环境支持。

第四,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当前,校长要认真督促学校教师对已有教学设施、设备和现代技术的运用,真正让现代教育设备成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必需,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动感性和生动性,切忌让已有的设备成为摆设。按照发展性原则,探索建立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核方案,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发展。要着力建设优秀的学校教学管理团队,提升整个团队的领导力,调动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评价重点。校长要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不断缩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差距,努力让农村学生自愿在住地就学,农村群众安心让学生在当地读书,享受优质教育的同样精彩,既消除城内学校就学拥挤,“大班额”现象,又确保农村学校有生源、有师资、有琅琅的读书声。

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既要两眼紧盯学校硬件改善,更要两眼紧盯学校内部管理,要通过培养和提升校长的核心领导力,落实校长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的主动权,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实现真正全面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给力“九个一”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