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捍卫常识之地
——读李政涛教授《教育常识》有感
2018-01-25臧松刚
◇臧松刚
我曾经认为,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是具有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和纯熟的语文教学技能。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自然不必说,纯熟的语文教学技能,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招式”,有“点子”吧?拜读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一书后,我顿觉原来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招式”“点子”只有遵循、尊重了教育教学常识才算是“好招式”“金点子”,否则就是“怪招式”“蠢点子”。
正如李教授在代序《从“常识”开始的教育》一文中强调的,“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无论教育之人(如教师),还是教育之事(如教学活动),都要从懂得“最基本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开始。用“常识”来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就会发现内容庞杂、形式花哨,学生基本功却不规范、不过关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内容枯燥、知识陈旧,始终在低层次重复的语文课也不少见。
李教授认为,“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的基本常识是把“教”的起点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分清教学的“一”和“二”。“一”就是让全体学生都能进入新领域,学到新东西,登上新台阶,获得新发展;“二”就是每一新课都是前面同类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升或拔高,都能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争论的故事》一文的特点是“叙事中有故事,叙事中有道理”。故事本身浅显易懂,道理也经过学生之口罗列在文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读故事的经验或策略,如果老师还按照“读故事”“明形象”“说道理”这样的套路教学,学生自然就不感兴趣,也就“不买老师的账”。所以,备课时要把目光转移到关注有利于语文新知识渗透和语文新能力生成发展的要素上。关于语文新知识,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认识双引号、单引号及删节号的作用,二是体会反问句在表达争论时的强烈语气。关于语文新能力,主要是三个层面:一是能把长故事说短的概述能力,二是能把一句话说成两三句话且生动形象的扩展能力,三是能把零散的观点整合起来的表达能力。围绕这“两大语文新知识”“三大语文新能力”组织开展“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三大板块活动,就是帮助学生利用已知走向未知,实现螺旋上升。
李教授还认为教育要 “把儿童当儿童”,提出“尊重童年特殊的生命成长价值,把童年还给儿童”,“不把儿童当作 ‘小大人’”,“让儿童说儿童的话,让儿童做儿童的事,让儿童过儿童的生活”。李教授的话,提醒我们的课堂教学务必坚守“儿童本位”(或称之为“学生本位”)这一立场。从语文课堂教学角度看,“儿童本位”的直接表现就是明确“为谁而教”。在“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为谁而教”恐怕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常识。践行“儿童本位”立场,我觉得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如六年级学生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对作者通过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来表现扫路老人“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形象,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理解;对作者写天游峰为什么分两次写,学生稍作思考,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作者写老人外貌为什么还分两次写,这就是六年级学生理解不了的了,但这恰恰是学习活动中需要重点设计打磨的内容并要引领学生抵达的最近区域。二是顺应儿童的天性规律,设计得当的活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方式即游戏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宜用活动化形式展开。语文课堂上的活动,当然是以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语文素养培养为目的。比如阅读教学的语文活动,首先是读,包括默读、分角色读、范读、对比读、跟读、齐读、自由读、配乐读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其次以读为中心,开展听、说、写等各种活动。三是回归儿童的闲暇空间,留给适宜的生活土壤。正如李教授所说,在众多的教育者(包括教师和家长)潜意识里,总希望孩子的童年越短越好,进入成年越快越好。于是,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各种作业、特长强化班、文化补习班等强占和挤压,孩子没有游戏的快乐,没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想象。因此,儿童在童年期错过了特有的生活,就不能体验和拥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宇宙了,更谈不上自己的创造了。
当然,李教授在书中还系统谈了关于“人性”的、“教育理想”的、“教学过程”的、“教师”的诸多方面的常识。他让我们在纷繁多变的今天,追问自己的灵魂深处是否有常识唤醒,审视当下的课堂细节是否有常识底线,判定走远的语文课改是否有常识根基……
愿常识融入我们的血液和细胞,愿课堂成为捍卫常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