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原文,找准训练点
——《窃读记》课堂实录及备课感悟
2018-11-01方西河
◇方西河
一 关注课题,抓住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窃读记》。先看课题,大家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呢?
生:我从课题的“记”字看出,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生:我从课题中看出作者是偷来书之后再读的。
生:我不赞成他的看法,我觉得作者很爱读书,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作者只能偷偷地去书店读书。
师:是的。这里的“窃”不是指作者去偷书,而是指作者在书店里偷偷地读书,由此可见作者当时读书的条件比我们现在差不少啊!
二 整体把握,理解课文
1.多次窃读。
师:既然是在书店里偷偷地读书,到底是读了一次还是许多次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生:(齐)多次!
师:既然是多次,请大家在课文中找找根据吧。
生:“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既然昨天就来到了书店里读书,可见不是第一次。
生:“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从“往日”可以知道,作者也不是第一次来书店里读书。
生:“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从“一连几天”可以知道,作者也不是第一次来书店里读书了。
生:“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这句话中的“每当”“再”“几家”等都表明作者不是第一次来书店里读书。
生:“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从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第一次来书店里读书。
生:“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这里的“有时”也可以说明,作者不是第一次来书店读书。
生:“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多次在书店里读书,有时还遇到了大雨。
生:“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这里的“每当”也表示作者不是第一次来书店里读书。
师:大家找到的答案很准确,这些都说明,作者所写的,并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在书店里读书。
2.独特体验。
师:正因为是多次,因此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那又是什么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很对。一般来说,“快乐”与“惧怕”不会同时存在,但在作者林海音的身上,却又同时存在着。其中的原因暂且不管,先请大家找一找,为什么“我很快乐”呢?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快乐是因为作者又能够读到书了。昨天没读完的书今天仍然能读到,当然很快乐了。具体的表现就是“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师: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把“我”比作了饿狼。一般来说,以自己打比方,都会用上“美好的事物”,这里为什么会用我们很讨厌的“狼”呢?要知道,狼在人们的心目中可不是好东西。
生:狼贪婪的秉性,正好与作者当时读书的心情类似,所以就这样打比方了。
师:说得很到位。记得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作者来到书店,就像一只饥饿又贪婪的狼,于是“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这里的“一页,两页”,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觉当时的作者并不是一字一句地慢慢读,而是急匆匆的,生怕被人发现了,没有机会再读下去。
生:课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了下去”,一个“吞”字,也可以看出作者当时读书的快乐。
师:你真会读书,能够联系前后内容来理解。请继续思考,为什么作者又很“惧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因为毕竟是“窃读”,并不是光明正大地读,所以就惧怕了。
师:到底惧怕什么呢?
生:当然是惧怕被老板发现了。因为被发现的话,老板就可能把她赶出去,书读不成了,还会丢面子。
师:对。因此,作者就有了很多办法,请大家在书中找一找,再说一说。
生:作者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顾客很多,很拥挤,不容易被人注意。
生:有时作者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让别人感觉她就是那个大人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生:作者最喜欢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她越高兴,因为那时她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师:很对。有意思的是,作者还会故意装模作样一番。她是如何装的呢?请看:“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她为什么要这样装呢?
生:她这样装的目的是想让老板不怀疑她。
师:是这样的。由此可见,为了能读书,作者想出了很多办法。正因为这样,她才有如此独特的读书体验——
生:(齐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巧妙表达。
师: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经历了。虽然是多次窃读,但作者并没有像我们有时写作文一样,写多次发生的事时,会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而是写得很巧妙。请大家读课文,看巧妙在哪里。
(生茫然)
师:不知道?不要紧。我提示一下,请大家找一找哪些段落是写这次窃读经历的。
生:第 1~4自然段写“我”放学后来到书店里读书,第8自然段写日光灯亮了,“我”已经看了两个多小时了,第10自然段写“我”走出书店。这是写完整的一次窃读经历。
师:其他段落写什么呢?
生:写作者其他时候在书店里窃读的情况。
师:对!文章整体上是写一次,按时间顺序写作,很有条理。同时,插入多次窃读的经历,这样,作者小时候多次窃读的经历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三 反观全文,训练语感
师:课文结尾的那句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除吃饭长身体外,还得读书长知识,这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师:对!不过,课文选入教材之前是经过编者修改的。我查了一下原文,这句话其实并不是文章的结尾,在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才是真实的结尾,请看:“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大家读一遍。
(生齐读)
师:发现问题了吗?
生:作者原文中多了一句:“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师:对。也就是说,编者把这句话从原文中删去了,包括这一段也有变化。大家再想想,从这里你们推测到了什么呢?
生:课文前边也应该删去了一些内容。
师:很对。文章的前后总是统一的,这是写作的基本规律,不然文章就有了问题。既然删去了“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相应地也应该删去与它相关的内容。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到底删去了哪些内容?
生:我猜应该删去了老板关心作者的内容。
师:是这样的吗?请大家在书中找答案。
生:不会是这样。因为课文中说,作者很惧怕,怕老板发现,因此每当作者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就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还说,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去,特别喜欢下雨天。因此,老板不会关心她。
师:老板与作者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因此毫无同情之心,那是谁给了她爱呢?
生:我想可能是到书店买书的人。
生:也可能是书店里的伙计,因为伙计很有可能也是穷苦人。
师:我也这样认为。那么,请大家就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加上去吧。先考虑加在什么地方,再写上一段话。
(生写话)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加在“贴在大人身边”那里。“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只大手盖住了我的书,我抬头一看,原来是老板发现了我。他那眼神,仿佛我犯下了弥天大罪。我正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一个大人对我说:‘妹妹,怎么啦?我们回家去吧。’我‘嗯’了一声,把书放回书架,跟着那个大人走出了店门。”
师:写得很好。最后一句若改为“跟着他走出了店门”就更好了。请大家继续交流。
生:我是这样补写的:“我正在看书,突然店里的伙计向我走了过来。我正准备把书放回原处,只听他悄悄地说:‘不要紧,你慢慢读。’然后又去整理书架了。当时,我感觉心里好温暖。”
师:写得也很好。大家想不想看一下作者的原文?
生:(齐)想!
(出示原文,生阅读、交流)
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
师:有什么感受?特别是刚才我们给课文还原了的地方?
生:作者写了老板怎样对待她。我们写的是大人替她解了围。
师:再往下看。
(出示)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生:我们加的内容是店里的伙计提醒作者不要怕,作者写的是伙计特意给她留书。
师: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作者,没有亲身经历,仅仅是猜测而已,因此加的内容与原文并不吻合。但从写作水平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比作者逊色多少。这正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好了。今天我们读了《窃读记》,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删去的结尾推想了被删去的内容,又对照原文阅读了一番,收获是很多的。今后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读书,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备课感悟:
拿到教材用心读了课文,我发现这篇文章真的很不错。不说内容上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光从写作上讲,线索清晰,语言精练,篇尾点睛,真是难得的学习范本。因此,我特别用心地反复朗读,直到能背诵为止。
我一直在想,像这样的课文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上的话,那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我反复阅读原文,通过比照编者删除的内容慢慢还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篇课文要读懂,这是肯定的,不然,学生没有任何收获。如何读懂呢?我从理解课题开始,之后,抽出一个问题,即课文是写一次还是多次去“窃读”,这样,学生就围绕课文进行思考,在交流中,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又理解了比喻句的含义。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其次,要引导学生还原课文。文章进入教材,总有一个编辑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复杂,一般人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慢慢地接近编者的位置,这样对理解教材及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一般来说,老师在教一篇课文时总是先呈现原文,再由学生对照思考,这样的效果当然好,但是,由于事先呈现了,学生先入为主,有时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只提供原文的结尾,让学生由结尾反推出原文被删除的内容。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究,他们在还原原文的过程中,与作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其教学效果是完全出人意料的。
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写作。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就是要在运用语言上下功夫,教给学生运用的技巧。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值得借鉴,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这样定能对他们的写作有所帮助。特别是根据被删除的结尾还原课文内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高涨,都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构思,当自己的思路与作者接近或相同时,写作的动力就会更足,这是其他鼓励难以达到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研读教材,通过对比原文,找到有价值的训练点,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表达,这样就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