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心会文 润物无声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8-11-01执教特级教师吴福雷评析特级教师胡晓燕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王母娘娘牛郎织女牛郎

◇执教/特级教师 吴福雷 评析/特级教师 胡晓燕

一、细读文本,体会夫妻情深

师:上节课,通过初步学习《牛郎织女》一课,我们认识了牛郎,认识了那头老牛,知道他们之间关系非常亲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老牛是怎样引荐织女的。

(出示)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生读)

师:老牛的话环环相扣,每一句都很重要,否则就找不到织女。你能发现哪些重要的信息?

生:“右边”不能少,否则方向就错了。

生:“明天黄昏”很重要,说明了去的时间。

生:“湖边有一片树林”,把地点说得很准确。

师:最后还有一个温馨提示——

生:“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师:非常好!我要是牛郎,就能按照你们的这个线路图找到织女了。谁能不看课文把老牛对牛郎说的话复述一遍?

(生试着复述)

师:在复述时可以不必字字准确,但句中的重要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听了老牛这段话后,牛郎是怎样的心情?

生:十分感激,因为他能找到一个好姑娘。

师:而且这个姑娘还——

生:美若天仙。

师: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词语是形容女孩长得漂亮的。谁知道?

生:倾国倾城。

生:国色天香。

生:沉鱼落雁。

生:闭月羞花。

师:读一读课文第 4、5自然段,看看织女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概括一下。

生:从“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可以看出织女很善良。

生:从“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可以看出织女是个心灵手巧的人。

生:从“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可以看出织女性格爽朗。

师: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出了他们从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夫妻的原因?

生: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师:读一读这几句话,想一想他们能结为夫妻的原因。

(生读、交流)

生:他们情投意合。织女比别的姐妹都勤快,每天都要干很多活。牛郎也很勤快,他们在一起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师:情投意合,说明他们二人有很多共同之处,有哪些呢?

生:都很勤劳。织女每天都要织很多的云霞,而牛郎每天都要放牛。

生:心地都很善良。牛郎照顾牛很周到,对牛很好。织女觉得牛郎心眼儿好,所以喜欢牛郎。

生:都有爱心。从第2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师:你们想过没有,留在人间,就会触犯天条,王母娘娘就要兴师问罪。那织女还愿意留下来吗?

生:愿意。

师:为什么?

生:织女肯定觉得这种老实善良的人很难找到,她还是决定留下来。

师:织女也知道,王母娘娘心狠手辣,她真的愿意留下来吗?

生:王母娘娘会派天兵天将来抓她。

师:是呀,这么大的压力,多危险呀!天庭里的生活多么自在呀,和牛郎在一起岂不是要吃尽苦头?她是怎么想的?

生:牛郎太可怜了,她要帮助他。

师:织女已经完全被牛郎的善良和老实打动了,所以决定要留在人间,这就是“决心”。“决心”是不会更改的。把这个词语圈出来。

(生圈画)

师:“决心”就意味着面对任何危险、任何苦难都要坚持下去。织女得到了什么呢?

生:得到了幸福的生活。“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

二、研读想象,体会人牛情深

师:由“美满”我们能想到很多事情,看到很多画面,听到很多声音。读书时应该边读边想。

生:牛郎织女的孩子在哭,牛郎和织女准备出去种田,织女就会说:“你们别哭,下午我们回来给你们买肉吃。”

师:孩子破涕为笑,其乐融融呀!

生:牛郎在喝茶,织女在洗梨子,两个孩子看着他们,淘气地眨着眼睛。

生:牛郎出去干活,织女说,中午你别回来了,我送饭给你吃。

师:相濡以沫,互相关心呀!我们一起读第6自然段,体会一下他们这样美满的生活。

(生读)

师:可是也有伤心的事情。此时,老牛要去世了,你们从哪里能品味到一丝感动呢?

生:“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

师:这是什么泪呀?

生:离别的泪。

师:这是离别吗?永远都不可能再见面了。

生:永别的泪。

师:永别之泪,诀别之泪,还是——

生:不舍的泪。

师:还有吗?牛郎曾经多么周到地照顾它呀!

生:感激之泪。老牛死了,还不忘感谢牛郎对他的照顾。

师:这是感恩之泪呀!带着这样的泪,谁来读老牛这段话?

(生读)

师:这是老牛临死前说的一段话,奄奄一息,情真意切。谁再来读?

(生读)

师:感情更深了。老牛一边流泪,一边想着什么?

生:想到牛郎自己饿着肚子还照顾自己。

生:想到哥哥嫂嫂对牛郎的殴打。

师:老牛心里酸酸的。

生:想到天兵天将要来抓织女了,他们会有危险了。

生:想到牛郎看到自己死去后在家里失声痛哭。

师:伤心欲绝呀!好,让我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丰富情感,再读读老牛的这段话。

(生再读)

三、聚焦离“痛”,升华永恒之爱

师:老牛话没有说完就走了。幸福的生活并没有长久,马上就遭遇了离别的痛苦。是谁把这美好、幸福的生活打破了?

生:至高无上的王母娘娘。

师:默读,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用线画出来,把关键词语圈出来。

(生自学、交流)

生:“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师:把“闯进”换成“走进”“跑进”,读一读,体会一下用哪个词语最能表现王母娘娘的特点。

生:“闯进”更能体现王母娘娘的霸道。

师:一个“闯”字闯出了怒气冲冲,还“闯”出了什么?

生:蛮横。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王母娘娘的蛮横来。

(指名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

生:“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

师:从哪些动作可以看出来?

生:狠狠地一推。

师:多么绝情的一推呀!

生:织女毕竟是她的外孙女,却还要拽她,带回去不就行了吗?

师:连拖带拽,说明她——

生:冷酷无情。

师:还有哪些动作?

生:死死地。

师:我们可以想象,此时孩子是怎样一张脸?

生:满脸泪痕。

生:泣不成声。

师:还有哪里能看出王母娘娘狠毒?

生:从“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一句,可以看出王母娘娘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师: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王母娘娘的表现?

生:火冒三丈。

生:怒发冲冠。

生:怒气像江河的水一样,波涛汹涌。

师:我们一讨论,王母娘娘这样一个骄横、冷酷、霸道的形象就变得丰满了。怎么丰满起来的?有神态、有语言、有动作,描写一个人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读读第8自然段,想象一下王母娘娘的样子。

(生读)

师:在王母娘娘的威逼下,牛郎和织女终于痛苦地分开了。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的痛苦?

生:“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生:“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

师:此时牛郎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心急如焚。

师:其实,更痛苦的日子还在相望之中,请读一读第11自然段,体会此时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生:“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师:这是怎样的痛苦?

生:两个人可以望见却不能在一起。

师:可望而不可即呀!

生:相思难耐呀!

生:他们那么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呀?

生:无奈的痛苦。

师:遥遥无期守候的痛苦。有千言万语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牛郎你好好照顾自己,也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吧。

生:织女呀,我真不应该与你相遇,让你受了这么多的委屈。

生:织女呀,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师:织女还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

生:可恨的王母娘娘为什么不让我们重逢?

生:我们是相爱的,你不能这样拆散我们。

生:让我们跳下银河吧,虽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

师:是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真是感天动地呀!他们因爱而永恒,他们拥有永恒的爱。中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是赞颂这段经典的爱情故事的,如《古诗十九首》。回去后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诗词,积累并背诵下来。

评析:

吴福雷老师把我国经典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中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演绎得如此真切,充分体现出长文短教、化繁就简的教学艺术。整堂课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

一、感受巧设支架的温润

吴老师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搭设支架,有机渗透学法,帮助学生拾级而上,在练习复述老牛这段话的过程中,掌握复述的要求与方法:不求字字准确,但重要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老牛的话环环相扣,每一句都很重要,否则就找不到织女。你能发现哪些重要的信息?”“谁能不看课文把老牛对牛郎说的话复述一遍?”教师小结:“在复述时可以不必字字准确,但句中的重要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听到这儿,我眼前一亮,感到一股支撑的力量在温润着心灵。由此看来,在学生现有水准和潜在水平之间铺设台阶,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才能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自主选择和灵活运用。

二、玩赏品味词语的魅力

在精读体悟的过程中,吴老师引领学生对重点语段作细细品味。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将文中的词语进行辨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在言语经验的积极作用下,潜心会文,推敲玩赏,品味课文运用词语的妙处。如对“决心”的辨析。老师不断追问,学生明白了织女已经完全被牛郎的善良和老实打动了,所以决定留在人间。告诉学生:“决心”是不会更改的;“决心”就意味着面对任何危险、任何苦难都要坚持下去。这时,“决心”一词在学生心里逐渐变得深刻丰富、有血有肉、多维多情起来。这就是实实在在地培养语感,学习语文。再如把“闯进”换成“走进”“跑进”,进行比较辨析,揣摩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并在特定语境里细细推敲“狠狠一推”“拽”等词语,学生咬文嚼字,体会到了王母娘娘骄横无理、冷酷无情与霸道的性格特点。

三、揣摩“言意”兼得的艺术

吴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精彩词语、名言警句、常见典故、生活素材的积累意识。对于文本中的精彩语段,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悟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学生想己所想,悟己所悟,运用想象,用心灵触摸语言文字的内涵,文字背后流淌着的牛郎的情感瞬时流进了学生心海。再如对王母娘娘形象的挖掘,吴老师引导学生从神态、语言、动作诸方面着手深入研读,“言”“意”兼得,丰满了人物的形象。整堂课教学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内外贯通,合理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的语文课程。

四、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

文本各有特点,学生千差万别,两者交会于课堂,教师要完成这神圣的一讲,对文本的准确、深入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解读文本不但要解读字面义,更要体味字中义、字外义。吴老师相机适时的引导,恰到好处地将学生的思维与课文学习的要点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发挥了基于课本研读的教育智慧,创生智慧型的课堂。从“人牛情深”这部分教学中,可窥一斑。“这是什么泪呀?”这一极富张力的话题,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挑战。当学生没有精准解读老牛的泪时,吴老师及时引导区分“离别”与“永别”的不同,让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向纵深延展;当学生发表精彩见解时,吴老师高屋建瓴地精辟点评、深情引读,让学生的认识在美读中得以升华。这里的精彩由师生共同创造而生。再如,由“美满”想象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将场景细节化,指导学生“读书时就应该边读边想”,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教学一路走来,思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自始至终,吴老师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民间传说的神韵,内化文本价值取向,积蓄语言源流,丰润精神绿洲,充分展现了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猜你喜欢

王母娘娘牛郎织女牛郎
今夜的天池
《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羊宏诗联二首
牛郎给织女 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王母娘娘的烦心事
牛郎织女
星空遐想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及分析
牛郎织女渡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