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8-01-24李孝敏
李孝敏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项急需解决的教学任务。本文探究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多角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从而能够有效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素养;培养措施
数学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品质的素养。这种素养具有思想性、开发性、精确性和有用性等特征。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当前初中数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对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换教学角色
初中数学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指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讲解自己所了解的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两个全等三角形画出来,让学生指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着手,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养成“思考在前,下笔在后”的做题习惯。虽然刚开始时会浪费一部分时间,但是长时间坚持,便能够逐渐减少思考的时间,养成快速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总结自己容易出错的数学问题,定期回顾,避免此类错误再次发生。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相关数学问题的看法,逐步形成敢于提问、想提问的数学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几幅图,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由教师进行综合性总结。最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能够用三角形的边长来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通过比较分析,你们发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了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顺势引出勾股定理,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联系生活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數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枯燥的氛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纯的数学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其中,教师在讲解数学公式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公式,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融入数学公式,注重设计多样性的题型;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应尽量联系生活,选择具有较强灵活性和代表性的题型,并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知识点时,教材中涉及与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如“北京11月的某一天的温度在-3℃~3℃之间,那么它的准确信息是什么?”“这一天的温差为多少呢?”从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会对负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认识只是停留在表层,并不知道负数所表达的确切内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合理地将生活实际问题与有理数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有理数知识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结论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转换教学角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角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单立强.浅谈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策略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37.
[2]刘靖刚.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和数学改革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9(8):142.
[3]谢康.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17):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