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24高亚东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亚东

摘 要:诗词是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跨过诗词鉴赏这道坎。这不仅是应对高考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本文围绕如何开展诗词阅读与鉴赏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诗词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首古诗词都蕴藏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包含了每一位诗人的思想、抱负、理想,也是每个时代的智慧结晶。高中生阅读并理解古诗词,获得的不仅是文化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语文文化修养水平。由于古诗词生涩难懂,也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教师需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一、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富有情怀的诗人、词人常常会寄托自己的情感、抱负于字里行间,他们所经历的人情世故也被浓缩在里面,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等,创设一个有趣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阅读古诗词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发现古诗词蕴含的美。例如,一些作者在创作时,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抱负、朝代现状以及自身所知的知识,蕴藏于每一个字词中。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开头,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极易对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产生兴趣,如牛郎织女的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例如,在学习《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与秦观的《鹊桥仙》时,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开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讲解《再别康桥》时,通过观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对作者有一些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带领学生探究真正的宝藏。

二、把握意境,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我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首诗被赋予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选取同一作者的不同题材的作品,或者不同作者的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感知古人深厚的文化情感,找到深入诗歌意境的技巧。例如,杜甫与孟浩然对岳阳楼的描述,前者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开始就营造了博大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想;后者则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震撼。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二者的表达效果不同,进一步体会古人的智慧。深入理解古诗词,熟悉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教师要熟知诗歌的文化底蕴,以生为本,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逐步走向诗歌的殿堂,学生也要认真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用心去体会其中的美,培养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語文文化修养。

三、品味语言,领会古诗词表达的意蕴

古诗词的创作过程并不简单,而是一场对文字的精准推敲。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必定经历了作者呕心沥血的遣词造句,被赋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果更换了古诗词中的字,就可能会丢失原本的韵味,让整首古诗词都失去了灵魂和情感。这个重要的词或者字,就是古诗词的“诗眼”,一旦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就会被这首诗词惊艳,感叹作者的文采,感受到诗词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其中的生命力,寻找“诗的灵魂”并与之“交谈”,挖掘诗中藏着的宝藏,掌握其中的情感基础,总结理解古诗词的技巧。教师要灵活运用古诗词的魅力,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的韵味,感知作者的情感抱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领会意蕴,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

四、创新阅读,达成创造性阅读的目标

一味地接受不仅不能令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深刻印象,还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带着疑惑去听讲,遇到问题时积极提出,要有自己独立的探究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提出疑惑、思考、探索,直到找寻到正确答案,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古诗词只有短短几句话,想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就要调动自己的想象,挣开思维的束缚,大胆想象,放飞自我,追寻作者的情感,达成创造性阅读的目标。

古诗词的词句生涩难懂,每一句话蕴藏的含义也很丰富,还有许多用语和常识。因此,学生在刚刚接触古诗词时,会对古诗词产生一定的排斥和恐惧感。这时候,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菊.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

[2]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5(8).

[3]柯伟.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坚守传统文化阵地[J].中学教学参考,2016(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