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2016-10-09
徐春玲
摘 要: 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数学,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探索,学会应用,学习数学,注重对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紧密联系生活为手段,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数学的学习对于促进小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素养 数学意识 数学品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数学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何为数学素养?我们学习数学就意味着掌握一种用现代科学语言构建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概念,养成数学品质。这所有的一切就构成人的一种特殊素质,这就是数学素养。学生学习数学应当形成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论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发展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数学老师有责任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从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乐于做,才会很好地掌握知识。兴趣是成就个人素质和事业的沃土。在教学中数学老师要利用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一年级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利用坐公交车,车上一共有几人,下去几人还有几人?如教学《万以内加法》时,我利用电子白板创设这样一个商场购物情境:西服160元、夹克衫170元、裤子120元、牛仔裤130元,妈妈只带了300元钱,如果让你帮爸爸选购一套衣服?怎么列式计算?算一算,应付多少元?由于购物是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是主角,因此学生参与性很高,自然而然地把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中,以上事例都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认识加法和减法。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美观的图形,巧妙的构思,加上丰富的想象,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这样就能很好地使学生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数学意识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数据信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要从入学时开始培养,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生活中的信息和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归类、整理、思考,然后逐渐发展到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根据所需要信息进行处理。比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据,用收集的数据和情境改编成数学题,还可以制作数学小报。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慢慢的,学生的数学意识就会加强。如教学体积单位时,教给学生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使用数学知识逐渐形成数学意识。
三、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发展他们的个性
数学品质指严格而又精确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教育就要以人为本,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改变“一刀切”的传统方式,突出数学人格的塑造,关注对良好数学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有能力有个性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都被我们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是造成学生计算上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时要求做到一读、二看、三想、四计算。发现技巧,在计算中凡是要求抄题,都要及时检查,防止错写数字和运算符号,严格要求学生不要抄错题,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工工整整地写。在全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统一方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使每个学生都逐渐养成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习惯,这样,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误区。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要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这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事情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积累的过程。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主动探索和发现,从生活中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