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混龄体锻中的篮球游戏初探

2018-01-23顾柯

文理导航 2018年33期
关键词:篮球游戏

顾柯

【摘 要】毛泽东曾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一语道出了运动的重要性。同时心理学也指出,在童年阶段,幼儿所有的淘气、打闹、躁动等表现其实和生命本身的发育是有关系的,这种发育需要经过动的过程才能获得身体肌肉的强度、动作的协调与平衡。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很多进步都是在玩中获得的,学前教育就是让幼儿充分地玩,玩得有意义,玩得有价值。本文以篮球为切入点,提供一种让幼儿充分玩的载体,通过对混龄体育锻炼中的篮球游戏的探究,来了解篮球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混龄体锻;篮球游戏;自然生长

篮球运动作为健身性的运动项目,不仅有很强的娱乐性、对抗性,还能强身健体、挑战人体极限。它还是一种精神,不仅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还可以塑造人的品格。在幼儿园以篮球运动为特色的也不少见,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集体教学形式或者球类器械操,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形式也不够自主。其实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寻找到适合篮球游戏的途径,例如:晨间分区体锻,特别是混龄体锻。幼儿年龄段多元化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游戏对象,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教育资源和契机。

一、初识:当“混龄”遇上篮球

1.混龄体锻,变化无穷

混龄体锻,是指晨间分区体育锻炼,由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混龄参加。这样的体育锻炼形式有什么优势?首先,混龄之后更为开放,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有机会进行互动,小班的幼儿有机会参与比较自主的体锻,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能体验作为哥哥姐姐的感受,甚至自发地进行指导和照顾;其次,教育研究实践也证明混龄体育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更为自然的环境,对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独特作用。可以说,混龄体锻就是将原本比较单一的幼儿群体变得多元化,增加了更多的幼儿互动机会。打破了原有年龄段的限制后,教育的机遇显得更为丰富。将篮球游戏放置进来,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在同一环节中接触到这些有趣的篮球游戏,会产生更多无数的有趣变化,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最好的教育契机。所以说,混龄体锻为实施篮球游戏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2.篮球游戏,保罗万象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篮球游戏则是利用篮球这一载体,设计出的适合幼儿、富有情境性的体育游戏。例如:有适合小班幼儿的“球儿球儿跳跳”,锻炼单手拍球技能;适合中班幼儿的“快乐双手”,锻炼双手拍球技能……在组织游戏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可以团队合作,可以两人合作,甚至可以单人挑战的。通过这些篮球游戏,大大增加了幼儿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混龄体锻中,幼儿之间的互动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再结合了篮球游戏的变化使得混龄体锻的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让这个环节变得妙趣多多。

二、互动:让“我们”主宰游戏

1.一区一游,步步生趣

在混龄体锻时,为了满足每一位幼儿的游戏需求,我们一共设置了十八个左右的游戏区,自主选择进区游戏的幼儿人数。而在这些区域中,我们投放了很多篮球游戏,这些游戏都由有趣的情境串联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篮球不同的玩法,不仅激发了幼儿对篮球的兴趣,更是拓展了他们的游戏思维。

因为混龄体锻进区的幼儿是包含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因此区域的设置以及材料的投放都要照顾到幼儿本身,要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需要。例如:在“球儿滚滚”的游戏区里,不光准备了篮球以及用来搭建跑道用的纸板,还提供了报纸小棒以及一些障碍物,小班幼儿可以搭建简单的跑道让篮球抛滚,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自主设置障碍等难度高一点的跑道。具有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和层次性的材料才能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兴趣。在游戏区创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聚焦幼儿的兴趣,结合不同幼儿的能力以及经验,及时调整、增减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区。

2.快乐做主,精彩纷呈

《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篮球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想法,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创新。例如:在“小小特种兵”游戏中,原先的预设玩法是幼儿钻过网线的障碍,然后运球到球篮下,再投篮。但有一次大班的两个男孩子挑战了更有意思的玩法,他们一个把球背在背上,一个用腿夹住球匍匐运球,过了垫子以后又胯下拍球然后再投篮。这样多样的运球方法很受孩子们欢迎,于是老师鼓励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球运过垫子。这样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更激发了幼儿自主创意玩游戏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一个游戏多种玩法的辅助材料,如:中、大班幼儿可以提供一些简易的示意图,幼儿自行选择喜欢的游戏方案进行,让每个进到区域的幼儿都能找到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游戏方案,从而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自主变得更为实际。

三、探秘:在“无痕”中自生长

1.水过无痕,自然生长

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往往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契机与教育资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而篮球技能的达成更是因人而异。所以在体锻过程中,孩子接触到篮球游戏时,就是他们各自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做的是顺应孩子各自的发展进程,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幼儿。

篮球游戏本身有比较明确的规则,在组织和开展这些游戏时教师无需过多进行干预,不要营造一种“完美游戏”的假象。比如:孩子在参与“飞跃篮球”游戏时,过多的强调规则,破坏了原有的体验和出错过程,孩子在几次受挫后,也许技能会有一定进步,但原先对高空抛球的兴趣就大大的减弱了,其实他在一次次的尝试后,虽然会有失误,但也会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例如:孩子在向高空抛球时,有时球会在原处跌落并不能顺利投入前方的目标处,他会在球跌落前躲开,并发现手和球运行之间的关系,几次后他既不会受伤,又能顺利向前投球了。这样的自我发现远比老师直截了当的告知要有意思得多。有时,孩子们还会相互交流,探讨如何能玩得更好,这些过程中都有教育的元素,教师只需要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使孩子们无形中得到引导,从而完成游戏,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2.精益求精,融于过程

当然,在篮球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担任一个观察者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教师想做好一个合格的观察者,需要在之前做足功课。有句话说:“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指导在后。”也就是说教育策略的运用要在观察、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在教师的游戏指导上我们要水过无痕,但是在预设游戏目标以及各年龄段的技能难度上,就需要教师们精益求精,细致苛刻了。要使这些篮球游戏更好的符合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在体锻计划设计时我们就进行了《指南》的深入研读,根据3-6岁幼儿的动作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应难度的游戏。例如小班幼儿能在分散跑时躲避他人的碰撞以及能双手向上抛球,那我们设计的“种西瓜”游戏就比较适合,游戏需要孩子抱好篮球,把篮球运送到对岸的田地里,“抛种”到田地里,然后听到指令时需要躲避到圈圈里才能安全。孩子们既能锻炼抛球的技能,又在情境游戏中得到了奔跑的快乐;再如大班的动作发展目标是能连续拍球,于是我们设计了“球儿接力”的游戏,孩子们在连续拍球运球时需要与队员合作,接力传球,这不仅需要孩子具备连续拍球的技能,更需要他们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特点,让孩子跑在前面,教师的游戏设计紧跟其后,才能设计出这些适合的游戏,孩子们才能真正享受篮球游戏的乐趣,才能真正自然生长。

混龄体育锻炼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其中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开展篮球游戏的最佳途径之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篮球游戏,教师能够更好地去关注幼儿,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有效地發展和提高幼儿的基本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使幼儿的情感需要得以满足,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黄英.幼儿健康教育[M].南海出版社,2010

[4]吴亚英.幼儿行为的背后[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篮球游戏
游戏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篮球教学中运用篮球游戏教学的策略
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篮球游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篮球游戏在高校篮球中的应用
浅谈篮球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篮球教学中的篮球游戏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