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急性期侧头部带状疱疹的经验分析*
2018-01-23方依依武明霞张春红
方依依 武明霞 鲁 海 张春红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入人体神经节和皮肤,引起沿神经节分布的疱疹及神经痛为临床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急性期多发为簇状丘疹,伴瘙痒感或刺痛感,逐渐发展为囊泡,可破溃,连接成片,呈带状,此期持续时间约为3~7 d;7~10 d破溃疱疹处开始结痂,同时出现病损区疼痛;恢复期根据病损区分布的部位不同,可出现多种并发症[1-2]。本病发病率较高,一旦感染,VZV病毒可终身潜伏于神经根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下降,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4]。急性期西医一般给予大剂量口服或静点抗病毒药物,但存在副作用大、疗程长,对后遗症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欠佳等缺点。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 “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范畴,《外科大成》中记载本病“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而《医宗金鉴》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其症状“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痛”。本病病机多为风火侵袭,湿热蕴结,肝郁化火等。针刺疗法多在出现神经痛[5]或面瘫[6]等后遗症时介入,效果良好。但笔者在临床跟诊时发现,疱疹多起病于少阳经,若在带状疱疹急性期施以辨证针刺,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后遗神经痛,早期与抗病毒药联用可大幅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现将针刺治疗急性期侧头部带状疱疹的跟诊经验总结如下。
1 针前辨证
发于侧头部的带状疱疹一般辨证为邪瘀少阳证,该证是根据针刺辨证中的经络辨证而来,该型疱疹多发于患者身侧少阳经循行部位,即少阳经之皮部,皮部乃经络之外应,可反应经气盛衰。当少阳经气血壅聚,病邪瘀阻于少阳经循行部位,即发为皮部红色疱疹,同时伴痒感或刺痛感。有研究人员发现,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大多在少阳经[7],但临床往往忽视经络辨证,鲜有人从少阳经论治,多于带状疱疹后期,局部取穴,用刺血拔罐、火针等方法缓解症状。但若能在本病急性期即分经辨证,施以针刺,泻经脉瘀结的火热之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头部因其部位的特殊性,使用针刺法较其他方法更方便简单。
2 针刺治疗
2.1 理论依据 针刺本身有很好的泻热、泻实作用[8],而带状疱疹急性期多为火热或湿热之实邪,选用针刺疗法可泻其实邪。从现代研究角度说,针刺可刺激免疫系统释放抗病毒因子[9],在病毒侵入人体之初即激发自身免疫系统及时清理病毒,自然能有效缩短病程,且不会带来副作用,具有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
2.2 治则 泻热解毒、疏风散表。因少阳经位于半表半里,是表里交通之枢纽,为邪气出入之门户[10]。外邪侵入人体,若不能及时祛邪外出,体内恰有火热湿毒之邪,两邪易结于半表半里之少阳,少阳经气郁而不发,发为疱疹,故本病的关键一在疏散外邪,二在清泻里热,是以清解少阳。
2.3 选穴 主穴:患侧风池、外关、中渚、太阳、颔厌、四关穴;辅穴:浮白、悬厘、完骨、病损区头及尾部各刺一针。
2.4 穴解及针刺手法 风池穴刺向鼻尖方向约0.8~1.2寸,捻转泻法。《内经》言“巅顶之疾,唯风独到”,发于侧头部的带状疱疹,多有感风受邪的诱因,风池穴乃邪之出入口,本身善祛外风,消内风,又为少阳经在头部的要穴。现代研究显示针刺风池穴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浓度,从而增强机体免疫[11]。故泻风池穴可起到祛风泻热、清解少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外关穴直刺0.5~0.8寸,捻转泻法。外关穴为手少阳经气之重要“关卡”,善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全身泻热之大穴,可清三焦表里之热。研究发现,针刺内关穴可特异性地激活大脑BA2区[12],该区与疼痛、温度等浅感觉相关,针刺外关穴,可能起到激活疼痛控制中枢的作用,从而抑制带状疱疹神经痛,进一步印证了外关穴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中渚穴直刺0.3~0.5寸,捻转泻法。中渚穴与外关穴一样,善泻三焦之热,理少阳之经气。《子午流注说难》言“中渚乃三焦所注之俞穴,若江之有渚,而居其中,故名中渚”。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经气所注之输穴,经气在此处开始由小变大,故针刺此处可很好地起到调节通利少阳经经气的作用。
太阳穴直刺0.3~0.5寸,捻转泻法。“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乃人体阳气之汇聚处,而本穴以“太阳”命名,说明此穴阳气充盛,故为临床常用的泻热大穴,善泻热解毒祛风。且太阳穴虽为经外奇穴,但位于少阳经循行线上,故也可起到疏通少阳经经气、泻少阳经邪热的作用。
合谷穴、太冲穴均可直刺0.5~1寸,捻转泻法。两穴相配,可起到开四关的作用,两穴分别为手阳明和足厥阴之原穴,阳明多气,厥阴多血,一上一下,一阴一阳,善调理全身气血,平衡机体阴阳[13]。且太冲为肝经原穴,肝胆经互为表里经,经气相通,针刺太冲穴能加强对少阳经的疏通作用。
颔厌穴平刺0.5~0.8寸,快速捻转泻法。武连仲教授认为头为人体之巅,本穴为少阳经在头部最高处穴位,而少阳经经气为升发之气,故本穴能起到引领少阳经经气,多用于脑病治疗选穴[14]。但因针刺颔厌可起到调节少阳经经气的作用,所以该理论在本病的治疗中也同样适用。且颔厌穴本身即位于侧头部,可起到近治作用,故当重点选用。
浮白、悬厘沿头皮斜刺0.5~0.8寸,快速捻转泻法;完骨直刺0.5~0.8寸,捻转泻法。3穴均为侧头部少阳经穴位,能较好的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的作用,故选为配穴。
病损区头尾部即最先开始出现疱疹的区域 (头部),和最新发的疱疹区(尾部)附近各刺1针,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阻断病邪进展,减少疱疹皮损区面积的作用,有医家[15]称为“截断头尾法”,且通过研究对比,证实了其良好疗效。
3 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61岁,2018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右侧额部入发际处疼痛5 d。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因受风发作右侧偏头痛,初起不以为意,仍走亲访友,饮食不节,2 d后进展为右侧耳后跳痛、肿胀,右额入发际处出现少许红色丘疹,带状分布,有瘙痒感,遂就诊于本市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中药汤剂(具体用药不详)及泛昔洛韦口服治疗,约5 d前疱疹处丘疹破溃接连成线,自觉疼痛,耳后跳痛及肿胀稍有好转。2018年2月23日就诊于针灸科门诊。刻诊见:神清,精神好,语速快,右额入发际处可见一长约8 cm疱疹带,触之疼痛,耳后稍有肿胀,压痛感不明显。舌暗红,苔黄稍腻,脉细数。患者诉十余年前曾发左腰部带状疱疹。平素性情急躁,喜爱饮酒。此次发病前曾与亲友饮酒。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型:邪瘀少阳证。西医诊断:带状疱疹。治则:清泻少阳,疏风散表。选穴除上述穴位,另加曲池、足三里。其中,曲池进针0.8~1.2寸,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进针0.8~1.2寸,提插捻转补法。余穴进针深度及手法同前文。除风池、外关行针1 min,余穴皆行针30 s,留针20 min。预后:针3 d后患者耳后肿胀及疼痛感消失。7 d后疱疹处已结痂,瘙痒及疼痛感消失。10 d结痂处开始脱落,现已无其他不适感,仍进一步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初起因感受风寒,外邪袭表,发作偏头痛,未及时祛邪外出,又恰逢年关,饮食未有节,多食肥甘厚腻,故易滋生内热。因而,外邪与内热瘀结于半表半里之少阳经,进退两难,邪不得出口,发为疱疹;另从本病的发病部位来看,都在少阳经循行之偏侧,如初起之偏头痛及疱疹发作部位,均证实病邪结于少阳。故该患者治疗重点当泻少阳经之瘀热,以祛邪外出。取穴当以患侧少阳经为主。取风池祛风泻热,疏通经络;外关、中渚清热解毒,通调少阳经气血;完骨近部取穴,既可改善患者耳后疼痛,又能疏调少阳经气;颔厌、浮白、悬厘疏泄局部胆经邪热;合谷、太冲开四关,疏调全身经络气血;太阳穴与风池穴皆能泻里热兼退表邪,双管齐下,使邪有出路,少阳枢机得利;因患者有外感病史,故加用曲池,以增强泻热散风之功;考虑患者年龄,选用足三里增强机体正气,以祛邪外出。
4 讨 论
带状疱疹急性期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且易与其他皮肤疾病混淆,临床当及时准确判断,以免耽误病情。初期多用西药抗病毒治疗,可往往遗留疗程较长、副作用大、遗留后遗神经痛等缺点[16]。临床经验启示我们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针刺疗法介入得越早,疗效越佳,后遗症越少。若在急性期即分经辨证施以针刺,可更及时地祛邪外出,预防后遗症期神经痛,缩短病程,节省医疗资源。近年也有研究表明,急性期针刺效果与西药相当,且恢复期的镇痛效果优于西药[17],但相关报道较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需强调的是,无论于疾病的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针刺治疗皆需临床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加减配穴,唯此才能发挥针刺良好疗效,望本文能给带状疱疹的针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