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儿童立场的一种顺应

2018-01-18王平强

江苏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体验式教学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情感为核心,以儿童为本位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对《黄鹤楼送别》一文同课异构的评析,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与非体验式教学的差异与教学效果的不同。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情感溯源、情感发展及情感生成的适度等问题。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儿童立场;课例评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55-03

【作者简介】王平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南京,210013)校长,高级教师。

《黄鹤楼送别》一文是苏教版五上的一篇文包诗文章,它既有记叙文的脉络线索,又有古诗文的韵律与激情,笔者基于儿童立场,对这篇课文同课异构的两种教法进行了评析。

一、对非体验式教学设计的评析

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学生也能获得或多或少的体验,但教师更关注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而非得到多少体验。为便于研究,我们不妨将这种教学称为非体验式教学。

如一位教师执教《黄鹤楼送别》一课。基于儿童立场,从体验式教学理念出发可以进行以下教学评析:

【片段一】

师:对照文和诗,理解诗歌中词句的意思,并在文中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生:我明白了“唯见长江天际流”。(读最后一节最后一句)

生:我明白了“烟花三月下扬州”。(读第一节、第三节有关语句)

师追问:第一、三段是解释什么的?

生:第一段是解释“烟花三月”,第三段是解释“下扬州”。

师生一问一答,学生发言就文说文,难以深入文本,因而理解比较肤浅。这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学生学得牵强,得到的更多是知识,而不是能力的发展与情感的生成。

【片段二】

师:文中哪些词语能看出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生:有意。

师:他们有意干什么?

生:他们有意不说分别。

师:还从哪些词句看出?

生:从“一会、一会”看出,他们不想触动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用做别的事来代替。

由于缺少必要的铺垫,学生体悟文章情感找不到落脚点。教师一味地“追问”,而学生缺乏深入理解,只能凭空而想,因而不可能有深刻而准确的情感体验。教师若能让学生将文本和自己的经历与经验联系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片段三】

师: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于是便有了一段动人的对话。大家自由朗读,让我们走进李白和孟浩然的内心。

师:先读描写李白的部分,你能读出李白怎样的心,怎样的情?

生:想拖延时间,多和孟浩然相处。

师:何以见得?

生:从“终于”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还能读出李白的什么情?

生:读出李白的伤心、惆怅,我从“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看出来的。

从学生表情上看,有的学生说、读平平淡淡,好像与己无关。学生未能进入文本,说、读都无法做到身临其境般的有声有色。

从上述几个片段可以看出,学生在有限的体验活动中难以体验到李白与孟浩然的内心世界,更多的只是教师生硬的说教。

二、对体验式阅读教学设计的评析

随后,另一位教师对该课进行了同课异构。从体验式教学理念出发,我们再来解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与亲朋好友告别、特别舍不得分开的场面?这样的场面是不是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能忘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友人告别的文章。

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并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中相类似的情感,使他们知道此情源于何处,这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基础。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吗?李白与孟浩然相差十二岁,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之际,李白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當时两位大诗人分别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李白是怎样送别孟浩然的呢?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请朗读课文并思考。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李白是怎样送别孟浩然的吗?(简要概述)

事情发生在一千多年前,两位诗人的年龄相差甚多,这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初步奠定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感基调。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谊

1.无语——无声胜有声。

师:文章第一节给我们介绍了当时饯行的情景。他们登上黄鹤楼一边饮酒,还一边?(引说:观赏风景)那时是什么时节?那儿的风景怎样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勾画描写景色的语句。

出示四句描绘景色的语句: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那是怎样的景象?加进自己的语言叙述)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这是在说什么?理解句子)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这样的景象你喜欢吗?你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李白特地选择这样美好的地方送别,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以名楼胜景来表达情谊,以示珍视友谊、不忍分别之情)

师:这景象正像他后来诗中所写的那样——(读诗文)“烟花三月”“唯见长江天际流”。

再悟别情,进一步感知。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当时的景象,读出自己喜爱的心情。他们的情感也随之进一步生成。景象与意象得以联通,诗句意思自然领悟。

师:多么美丽的春景啊!可是,他们却要分别了。此时,李白与孟浩然真的能全心观赏眼前的美丽春光吗?

生:不能。他们的友情深厚,不忍离别!

师:年轻的李白与年长的孟浩然相差十多岁,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情谊呢?再读课文第三节,你认为李白对孟浩然有这样深厚情意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李白视孟浩然为兄长、老师,充满敬仰之情。

三读重点句。反复吟诵,探问情由,让学生体悟到这深情厚谊究竟缘于何故。学生心中的友谊之情油然而生,惜别之情自然而发,从而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2.话别——相知相惜。

师: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朋友终究是要分别的。

师:“终于”一词,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儿最能看出李白的不舍?(多元理解、个性感受)这时,他可能想到什么?(过去孟浩然像兄长、老师那样教导他的情景)

师: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究竟是想告诉李白什么呢?

师:从孟浩然的言行中你又读懂了什么?“一饮而尽”是什么意思?

师: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是怎么分开的?(不做回答,只是为下文铺垫,促思)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他俩话别时的情景吧!(分角色朗读)

3.挥别——难舍难分。

师:终于,李白要和孟浩然分开了。

出示: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这时,他又可能想到什么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今后还有谁会像兄长、老师那样关心、教导他呢?)

三悟别情,深入体会。教师通过渲染、烘托,层层铺设,引领学生反复诵读,不断加深心中感受到的友谊之情,促使学生的情感随文本深化。

4.作诗——铭记友情。

师: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这首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仅仅二十八个字,却写尽离情别绪。(出示、朗读诗文)你理解哪些词句意思?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师:诗中不见一个“情”字,却处处含情。这首诗每一句中都写到了景色,每一句也都包含着浓厚的情谊,可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样的写法就叫——(情景交融)

师:明明告别是一件伤心的事情,作者却在写美丽繁华的景象,而这美丽繁华的景象是不是冲淡了离别的伤感了呢?这样的写法叫——(反衬)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份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吧!(再读诗文)

5.内化——物我融合。

师:发于心、动于情,才能写成名诗。想象一下你与朋友或亲人告别的情景,把生动感人的地方描绘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悟别情,有感而发。学生心中奔涌的情感在练笔内化中得到进一步抒发。

三、同课异构教学的比较

体验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就儿童立场而言,体验式教学应关注以下问题:

情感归因问题,即学生的情感为何产生。对照教学实录,第一个教学设计缺少必要的铺垫与引导,这给学生后续体验文本情感带来了困难。

情感溯源问题,即学生的情感起于什么地方?第一个教学设计显然缺少对文中主人公情感产生的原因的探究。

情感发展问题,即学生初步体验到的情感沿着什么线索进一步发展、深化?最终实现什么样的情感目标?教师心中要清楚这些问题,并在教学设计中充分预设。第一个教学设计中,情感循序渐进发展的线索不明显。

当然,情感的生成还应有适度的问题。学生不能充分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感受过于肤浅,则会对文章的理解不透彻。而情感挖掘过深,则易使学生情感偏离文本的初衷,甚至会产生情感误解。比如,本篇文章的主题情感是友谊之情,而不能偏离为亲情或爱情。第一个教学设计中,个别学生觉得李白与孟浩然有向爱人告别的意向,这是对文本情感的误解。

另外,如果情感体验总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学生则易生倦而失味。第一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一而再地让学生读书体会情感,缺少其他相应的手段与策略,学生朗读平淡、乏味。

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体验式教学坚守儿童立场,克服了传统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顺应了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与知识接受方式,也必然能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体验式教学
数学规定:儿童视角下数学文化的关照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走进“童画世界”:触摸美术教育的风景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