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呼唤学习变革

2018-01-18钱澜

江苏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共创共同体机器

钱澜

2017年10月,我在武汉参观一所学校的创客实验室时,遇到了一个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的智能机器人。我询问在场的工作人员:“这样的机器人卖多少钱?”还没等工作人员回答,机器人说话了:“干吗談钱?谈钱伤感情!”太有意思了!机器人的回答贴切且幽默。我联想到谷歌新智能“AlphaGo Zero”零起步,自学围棋,三天自我对弈490万盘棋,便以100∶0的成绩击败“前辈”——AlphaGo。此时,我的头脑里突然蹦出“机器学习”和“学习机器”这两个字面相似、字义不同的词。所谓机器学习,通俗地说,就是机器以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行计算(机器向人类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表述方式。而“学习机器”,就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但时不时会出现在当下的课堂中,表现为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情感体验,没有心灵的共鸣与快乐,机械地完成大量且重复的作业的学生。

历史告诉我们,经验的积累是何等之重要!但现在问题来了,AlphaGo Zero(把zero翻译成“元”就是将其比拟为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凭什么从零开始,只是通过自我积累,就把记住人类3000万棋谱的AlphaGo这个经验型选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及教育的未来——必须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更多地开展各种生活化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并带着情感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解决生活中稍复杂的真实问题,进而养成创造性思考的习惯。

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的课堂?有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一定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在规则前提下的自主和自觉。有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必须是多元和开放的,学习的内容多元,学习的方式多样,学习的评价综合且开放。有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倡导合作与分享,师生、生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种平等、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我们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具体来说:一是更多地选择基于儿童生活情境的学习内容,即有意识地从各学科中选出与儿童生活相关联的内容然后开展研究;二是积极探索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研究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评价的各个环节;三是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注重物质环境调适的基础上加强数字化学习空间的设计与运用;四是重视多层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既有课内学习小组、跨班跨年段的学习共同体,又有校外社区、亲朋生活圈基础上的自组织学习共同体;五是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成果的创意表达,弱化教师、家长在儿童成果表达中的包办式帮助。

2017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的主题是“共存共创:学习共处与合作”,我们认为,共存共创正是深度学习的特征之一。要创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就要重视儿童思维深度、广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进一步强调学科统整模式下的知识关联和协同研究式学习中知识的深度运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创共同体机器
机器狗
爱的共同体
机器狗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神奇的独眼机器
与天共创
共创美好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