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

2018-01-08徐春花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阅读数学教学

徐春花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改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不断涌现与推进,这同样也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阅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正成为当前改革形势下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以高中数学的课堂阅读现状为出发点,系统分析目前高中生数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的数学阅读提出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阅读;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课堂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准确、严谨、抽象的逻辑语言表达的学科. 课本中的文字、图形、符号等都是数学逻辑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对课本中数学知识的获取、加工和理解势必离不开数学语言的阅读. 所以,数学教学离不开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得信息、获取知识和开阔眼界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学习型社会中它时刻伴随在我们左右. 同样,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阅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指路灯,学生对教材的阅读程度在很大范围内决定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阅读能力,从而有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理解能力.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单是高中阶段,甚至是小初阶段,数学阅读也缺少足够的重视. 数学被认为是一门“解题”课,过于注重演算技巧和解题步骤,而弱化或忽略了对数学逻辑语言的理解和教学,这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该问题应当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数学语言以符号呈现清晰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因而该学科所具备的抽象性特点使其比语文等其他学科显得较为枯燥. 首先,许多学生数学自我学习能力不高,认为数学阅读难度很大. 同时,不少教师也认为数学学科的阅读教学目标难以把握,所有这些都是由数学阅读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其次,长期以来在师生心目中对数学学科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思维,也使得教师和学生将教学重心置于“解题”而非研究学问,缺乏将知识点弄懂弄透的兴趣和动力.

1. 数学语言特点决定数学阅读教学是难题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 数学材料的呈现主要依赖于比较归纳和逻辑演绎两条主线进行展开,每个术语和符号都要通过数学原理分析其逻辑关系,方可达到真正掌握数学材料的目的,并最终形成数学知识框架,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 数学结论再开放,也只会是分多种情况考虑,均可列举,绝不会是模棱两可的答案. 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要注意谨慎把握其精确含义,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否则就会导致题目答案的最终背离. 例如,在学习《集合》时,由于集合中有子集、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等概念,若不能对这些概念仔细阅读并加以辨析,很难做出区分,概念混淆不清,便会导致知识误区.

数学语言具有复杂性. 数学阅读教学要求记忆数学重要概念、原理、公式,此外还要求从文字材料中归纳推理,划清逻辑关系以便找出知识中的规律,达到准确理解知识并正确解答题目的目的.

数学语言具有灵活性.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建立灵活的知识和语言转化机制,即在符号图式和文字语言两者之间实现快速转化,不仅能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同时也能把具体实例抽象化. 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2. 教学实践中需要克服的数学阅读教学难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普遍形成如下观念,数学学习无外就是课上听讲和课后做题两部曲,缺少整体的数学知识体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机械地翻书查找公式. 久而久之,数学教材的作用便难以发挥、形同虚设.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常会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拿出时间让学生回顾教材的内容,比如上一章节老师所讲授的书中内容,假如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支支吾吾或以沉默回应,则说明自我阅读尚不深入. 高中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切忌投机取巧、走马观花式的勾画概念和背诵公式,更不可完全抛弃教材而跳入题海练习. 此外,在应试教育风气的不良影响下,学生们鲜有主动查找拓展资料的,长此以往,只局限于书本的学习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愈发狭窄. 片面和错误的数学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成为解题机器,失去了数学学习的本质目标和原始动力.

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若干建议

1. 转变观念,确立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首先就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充分认识数学阅读进课堂的重要意义,让广大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认识到可以通过阅读有效地理解知识点,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点、线、面不同层次的贯通. 同时,注意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通过课前预习找出本章节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的疑点,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及其他数学材料,完成拓展,更好地跟紧课堂节奏,提高上课效率. 例如,在学习《集合》部分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 具体可以包括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子集、全集、补集的定义及其区别;什么是交集、并集,等等,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进行阅读.

2. 提出要求,严格落實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数学阅读环节的严格落实. 针对不同的数学课程内容,需要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并采用有效的阅读建议. 阅读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思考的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因材施教,向学习能力深浅不一的学生提出适合他们的阅读要求,从而使得学生通过数学阅读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点.

3. 针对阅读和主动阅读

阅读目录. 目录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清楚章节的地位和章节之间的联系,这对于章节学习至关重要.

阅读应用题. 应用题包含情境,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思路,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文字表述转换成公式符号,有效建立数学模型才能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统计》《概率》和《数列》课时中,那些大量生动有趣、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题,正适合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進行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题干与设问,并从中获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以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的主旨为读懂题干的标准,能大体地表达出解答思路为目的.

4. 讲、读、练有机结合,将数学阅读纳入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阅读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提倡把数学阅读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将传统课堂中的讲、练结合转变为讲、读、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和总结的时间,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间,教师要即时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 阅读时间过短,则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缺少时间充分思考,数学阅读就显得形同虚设了;阅读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知识点的整体把握,也会妨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达成.

5. 既学且思,学会质疑与反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数学阅读同语文阅读、名著阅读一样,也必须是手脑并用的主动式再创造阅读.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带着疑问阅读,边学边思,才能收获知识.

例如,在学习《常用的逻辑用语》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与反问的科学习惯. 如明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者的关系,辨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充分必要条件三者的异同. 这一系列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手脑并用、既学且思,使学生思维拓展开来,从而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6. 归纳小结,消化吸收

阅读章节不是目的,关键是要通过数学阅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构建清晰、完整、正确的数学知识体系,并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教师要在课堂通过数学阅读,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精于总结的数学学习思维习惯.

总结

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紧密结合新课标对学生知识和心理层面的能力要求,逻辑清晰、构思严谨、用语简约,每一个章节、段落、句子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磨炼的. 因而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每一句话,做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阅读理解的体验过程,切忌在自己已有的阅读理解和体验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讲解. 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阅读数学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