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基”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8-01-08吕兆勇
吕兆勇
[摘 要] 本文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课例,详细说明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主线、以体系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为引导”培养学生“四基”能力,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四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知识框架;自主构建
在《2017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数学科目中的数学高考试卷命题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突出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以及“既考查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其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明确的“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基本活动经验.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两个重要基础,但学生只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思考,还要去经历,还要有体验,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而依存的,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进行数学的思考. 从以前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现行的“四基”的变化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显性目标到隐性目标的一次跨越,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然趋势.
笔者从“四基”要求出发,本着提高学生的多维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一课,供读者讨论.
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认识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苏教版必修4第2章第4节内容. 在教材配套的《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中介绍了本章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其中有这样的叙述:“本章首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从大量的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向量的概念(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向量及其运算的性质,最后再运用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处理体现了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突出了数学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对数学完整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
教学设计
1. 基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合理迁移
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因此,应当把活动经验的积累看作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教师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内容,用具有连续性的例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参与数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为后面的学习积累一定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情境: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研究向量的背景及研究了向量的哪些内容.
预设:其中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
问题2:以上的運算是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加、减法以及实数与向量的运算,那么向量与向量还可以进行什么样的运算?你接触过这样的运算吗?
预设:(从我们研究向量的实际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回归物理力学中矢量与矢量之间还有哪些运算)我们是如何来研究向量的加法运算的?物理中有没有两个向量的其他运算形式出现?
问题3: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了位移s(力F与位移s方向上的夹角为θ),那么该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多少?
问题4:物理力学中是怎么样定义功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W=Fscosθ)
问题5:这两个矢量之间的运算是一种区别于向量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那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定义这种运算,如何定义?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出发,用了与向量的加法、减法一脉相承的物理中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创设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串,使学生在已有活动经验基础的支撑下,类比得到新的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2. 基于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研究概念的生成过程,建构数学
数学基本思想指的是“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以及“数学模型的思想”. 数学中的许多版块内容都是在这些基本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这些思想贯穿始终,并对这些思想进行有意识的提炼和培养.
问题6:这里的F和s都是两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W=Fscosθ,这样写合适吗?
(生:应该再把其改为W=Fscosθ就比较合适了)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感受、观察、反思、抽象、概括等这样的数学基本技能,体会到向量的数量积可以通过实数的运算得到体现.
问题7:从向量的运算角度看,这个结论可以用向量的运算方式表示出来吗?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后,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即abcosθ,即为a的模乘以b的模再乘以a与b夹角的余弦值(第一次对数量积的定义))
问题8:这样的两个向量之间的运算,我们如何来定义?从特点入手,它与之前所学的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的运算结果上来看有什么不一样的?
问题9:既然运算的结果是数量,那么这个数量与哪些量有关系,其范围是什么?
生:a的模、b的模以及a与b夹角的余弦值. a≥0,b≥0,cosθ的范围要看a与b夹角θ的范围是什么.
师:那么a与b夹角θ的范围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预设:学生活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所以,a与b的夹角θ∈[0,π].
问题10:这样的定义是否合理?(①引出学生对起点不在同一点的两个向量夹角的讨论;②引出对于向量夹角中非零向量a与b夹角的要求;③引出对于零向量与其他向量夹角的讨论)
生:不合理. 因为两个向量存在夹角,从角的定义来看,必须要有同一起点的两条射线,即两个向量的夹角模长必须非零. 所以要修改为:非零向量a与非零向量b的夹角θ∈[0,π].
师:那么对于0与其他向量的夹角我们如何定义呢?请同学们试着定义一下.
预设1:0与任意向量的夹角是任意的.
预设2:0与任意向量的夹角不存在.
对两种预设的夹角情况进行讨论,哪种更合适. 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判断方向时,引导学生回到物理中,一个力的大小为0,那么其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为0,是有具体实际意义的.抽象到数学中,也就是说0与其他向量的运算的结果为0,仍应该有意义,也就是说0bcosθ仍应该可以运算,即其夹角θ仍应存在,故第一种定义更合理.
师:怎样更精确地表述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呢?
从而得到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由学生小结,逐步完善得到第二次对数量积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领悟“数学化”过程及其思想;通过互动、探究、交流的基本数学活动方式,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创设新概念的创新意识. 同时,在对实际问题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能力,整个过程也是积累基本抽象技能的过程.
3. 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基础知识一般是指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法则、基本公式等. 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目标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基本知识掌握过程、基本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渗透和提升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实现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螺旋上升.
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一定是实数.
(2)若a·b=0,则a=0或者b=0.
(3)若a≠0,b≠0,则a·b≠0.
(4)若b≠0,a·b=b·c,则a=c.
(5)如果a·b>0,那么它们的夹角θ范围是0°<θ<90°.
设计意图:在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知识的把握,先行组织有效的概念辨析. 通过对概念的辨析,进行难点的突破,带动学生对整个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即辨析题是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解的行之有效的题型.辨析题的设计也要遵循梯度原则,由浅入深.
师:现在我们对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接下来我们还要研究数量积运算的什么呢?(此处如果学生无法熟练回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类比向量加法的学习过程,以此进一步明确研究新运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这也是“四基”的基本内容之一)
预设:新的运算引入以后,我们还要去研究哪些内容?在我们学习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定义以后,又研究了向量加法的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设计了一个合理的脚手架,让学生反思以前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从而清楚在定义了新的运算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运算的哪些内容(即两个量的运算,交换运算律,以及三个量的运算及三个量之间的结合运算律等的基本研究思路).
学生通过教师的适当类比,引导学生建构研究运算律的基本方法,建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再进行验证、质疑、总结(过程略).
4.?摇典型例题
略.
5. 课堂回顾与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从两个角度(即内容与方法)小结学到了什么,教师PPT展示.?摇
(1)认识新的运算的过程:定义新的运算→新运算的表示→关注运算的完备性→运算(运算律)及性质→应用.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构研究问题基本框架的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基本框架的重要性,同时在基本框架的指导下,为深入研究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做了铺垫.
几点反思
1. 以问题为主线,架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桥梁,凸显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建构的过程. 但是,新知识的建构并不是孤立的,他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把这些区别和联系用问题引导,让学生感受,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自然生长.
课例中,在引入数量积的定义时,教师以物理背景为依托,从物理中来,在物理情境中设问,让学生更容易抽象出数学知识.在对问题抽象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两个向量之间的运算,我们如何来定义?”即第一次对数量积进行定义,但在定义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a与b夹角范围的讨论,教师并没有在课上立即指出夹角范围是[0,π],而是通过“问题1:那么a与b夹角θ的范围是什么?”“问题2:这样的定義是否合理?”“问题3:那么对于0与其他向量的夹角我们如何定义呢?请同学们试着定义一下”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义. 同时,在课前,教师进行了充分的预设,把学生可能存在的讨论结果,即“预设1:0与任意向量的夹角是任意的”“预设2:0与任意向量的夹角不存在”,进行了充分的课前思考,帮助学生构建完整、严密的认知. 对于预设中的两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进行强硬的灌输,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回到物理中去,利用物理结论,让学生感受概念定义的合理性,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这些问题完美解决以后,又引导学生“怎样更精确地表述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呢?”从而完成第二次对数量积的准确定义.
2. 以体系为依托,让概念的认识过程变成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基本活动经验
概念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涉及内容关系多而杂,研究的方向在学生看来不明晰. 其实,每一个概念认识的过程都是有一定的科学认知规律的,要想引导学生能对概念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认知思路. 所以教师要对全章内容,甚至是同种类型概念的研究过程有全面的把握,寻找概念生成的主线,在多次概念教学中,不断渗透主线、体系,把主线、体系内化为学生研究方向的再认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本课例中,向量的数学积引入以后,如何研究以及研究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会摆在学生面前. 作为教学活动的先行组织者,要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的认知结构框架. 本节课通过类比向量和加法、减法的认知过程类比得到“定义新的运算→新运算的表示→关注运算的完备性→运算(运算律)及性质→应用”这样一个结构框架,使学生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把零碎的、孤立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变成研究新知的思路,体现知识研究的连贯性和体系.
3. 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运用
学生的概念建构过程,如果只有教师在不断的“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填鸭式”教学,那学生对概念的生成就没有深刻的体会.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合理的课堂预设,以问题为主线,促使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让学生不断积累生成经验,从而学会思考、总结,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本课例中的四个环节,即向量数量积的引入,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以及向量数量积的应用,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把问题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有了利用已有的知识框架来认识新知识的欲望,遇到了新的问题出现,如何解决,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展开. 对于辨析,教师更要把握学情,把学生学习数量积的常见问题分层、逐步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体会数量积的运算,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体验概念的建构过程,最终实现概念的自主建构.
4. 以讨论为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更开阔、更缜密,使学生的“四基”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
学生之间关于新知识的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参与性与学习习惯.讨论模式应是先独立思考,在学生有充分的自我思考以后才能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百思而不得其解,一言以醍醐灌顶的顿悟,才能让“四基”在讨论中得到巩固、提高、升华,才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例中,学生在第一次对数量积进行定义时,教师在学生进行了较深入思考之后,提出了“那么a与b夹角θ的范围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结论进行了有效的预设,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真切感受定义中的向量必须要是非零向量,对0与其他向量的夹角以及数量积又该如何定义. 这样的问题提出,让课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的思维在这时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在辨析题的讨论中,以第(4)、(5)小题为依托,再次明确向量运算与实数运算的区别与联系,体现了数学思维严密的逻辑性,充分利用自己的“四基”水平进行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加明确了向量的數量积是怎样一回事.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要学会数学的思考问题,寻找有效研究问题的途径.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提升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要在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从而为实现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