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最高额抵押合同》英译长句重置实践报告

2017-12-14宋宇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长句

【摘要】本篇论文所选择的翻译文本主要内容是经贸商务合同,当前,我国经济贸易日趋增多,使用长句是合同类文本的一个特点,笔者尝试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分析商务合同的长句翻译,以解释合同翻译须注意的要素来顺应贸易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证明顺应论对翻译的强大解释力。该项目的英译对于今后其它类似的合同文本翻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贸合同文本 长句 语言顺应论

一、引言

本篇论文所选择的翻译文本主要内容是经贸商务合同,当前,我国经济贸易日趋增多,商务合同的写作与翻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尝试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分析商务合同的长句翻译,以解释合同翻译须注意的要素来顺应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也进一步证明顺应论对翻译的强大解释力。使用长句是合同类文本的一个特点,首先从对长句的理解和分析上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中英两种语言在语法与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也给长句翻译带来很大阻碍。但是若将翻译过程中见到的长句进行解析,并结合其句式特点总结相应的翻译方法,或许会为以后合同类文本中长句的翻译提供一些便利。

二、语言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在他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本论文将在语言顺应论的视角下展开研究。

三、翻译问题

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将发现的长句问题进行了归纳,划分为句式结构不对称,语义表述有差异,逻辑关系不一致这三大类,逐渐深入,下面将按照分类对翻译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1.句式结构不对称。根据不同的语言习惯,英语多长句,汉语喜短句以及前后句式等这就导致了原文与译文之间句式结构的不对称。例1: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经协商一致,就最高额抵押单板的相关事宜订立本合同,以供信守。在翻译时难点在于定要打破句式,将经协商一致提前,整合重置。

2.语义表述有差异。根据不同的语言文化,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表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词句的增补和省略,如何表意,相差甚远。例1:如主合同约定债务人分期清偿债务,则每一笔债务到期之日均为该部分债务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在翻译时该句式十分繁琐,要根据英语语境适当简化以贴合原文语义。

3.逻辑关系不一致。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言逻辑关系表述大相径庭,指代时有不同。例1:甲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依法成立的中国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拥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在翻译时该句式十分繁琐,要根据明晰逻辑主语。

四、解决方案

1.句式结构不对称解决方案。

(1)顺序顺应。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英语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大体相同,翻译时,可以按照英语的顺序逐次序出。

例1原文:因乙方向主合同债务人发放信贷而发生的一系列债权,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汇票承兑,押汇,开立信用证,开立保函等各类银行业务。译:Party B gives credit to main contract debtor, like a series of claims. Including some bank businesses like loan, draft acceptance, bill, open a letter of credit, open a letter of guarantee etc.

分析:例句中翻译时很容易按照汉语的思路把修饰语放到前面,但是从译文可以看出,修饰语前置反倒成了句子中的梗阻,导致译文不流畅。所以直接顺应,如译文所示,句子通顺自然。

(2)逆序顺应。有时英语长句的结构层次与汉语相反,这就要从原文的后面译起,自下而上,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这叫变序译法,也叫逆译法,或逆序。

例2原文:在主合同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乙方有权在该最高限额内就该抵押物优先受偿。

译:Party B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mortgages within the maximum amount, when the main contract debtor doesnt fulfill the expired debt or doesnt fulfill the mortgage right as the contact says.

分析:初译时按原文语序,但是并不符合英文表达,改译后句式更为连贯。

2.语义表述有差異解决方案。

(1)意译顺应。保持原文的宏观结构特点,不受原文微观语言结构的羁绊,达意重于保形。例1原文:在上述约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乙方与主合同债务人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所签订的一系列合同,协议以及其他法律性文件为本合同的主合同。

译:In this contracts date and the maximum amount, all the contracts, agreements and other legal documents which Party B and the main contract debtor signs up are the main contract in this contract.

分析:若按原文直译英文句式繁琐拖沓,为使译文更清晰易懂,改译后更易理解贴合原意。

(2)增译顺应。在原文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译法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习惯并使译文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以达到译文与原文内容、形式对等的目的。endprint

例2原文: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经协商一致,就最高额抵押担保的相关事宜订立本合同,以供信守。

译:Party A and Party B, controlled by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rough negotiating, they signs this contact about the details of the maximum amount of collateral.

分析:為使句意更加准确明了,适当增译进行顺应。

3.逻辑关系不一致解决方案。

(1)逻辑关系动态顺应。动态顺应指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结构客体之间相互顺应的动态性。

例1原文:甲方充分了解并同意主合同的全部条款,自愿为债务人提供担保,其在本合同下的全部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译:Party A should understand and agree all the terms in this contract, offers guarantees to the debtor voluntary. And make sure all the terms in this contract is real.

分析:根据语境动态的选择用词和结构,改译后更加灵活易懂。

(2)逻辑关系显化顺应。逻辑关系是句子语义构建的基础。显化,又称明晰化或明朗化,是指译者在目的语文本中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但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条件推导出的信息加以明示,以达到逻辑关系上的顺应。

例2原文:设立本抵押不会受到任何限制或不会造成任何不合法的情形。

译:This mortgage will be under no limitations and no illegal happens. 分析:显化主语以达到逻辑上的顺应凸显。

本次的翻译实践选取了《最高额抵押合同》作为翻译对象,整个翻译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方案,调整和修改译文,再不断归纳总结,虽然期间困难重重,但是获益匪浅,“翻译无定本”笔者也会继续修炼翻译技能,提高中英双语的语言素养,不断弥补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陈喜华.试论翻译中的语境顺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2]胡庚生.国际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 顺应论 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吴敏.国际经贸英语合同写作(上下册)[M].广州暨南出版社, 2005.

[5]阎凤霞.翻译的顺应性研究[J].文教资料,2007.2.

作者简介:宋宇(1993.10-),女,辽宁丹东人,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MTI翻译硕士英语笔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句
变短的句子
科技英语长句的理解与翻译
论科技英语中长句的翻译
英语听力教学中英文长句的教学模式分析
英汉口译中长句听解困境及破解策略
科技英语长句的句法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
浅析英语长句的汉译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