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的编制

2017-11-29宁维卫冉俐雯董洁冯果蒋洪波王兴起

关键词:情绪智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宁维卫 冉俐雯 董洁 冯果 蒋洪波 王兴起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预警;情绪智力;社会支持

摘要: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而且对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性研究和干预性实践探索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健康包含心理预警、情绪智力、自我概念、创新、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构想,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评定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387名大学生进行了初步施测,结果发现:5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關系数在0.558~0.848之间,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5个量表与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44~0.907,分半信度为0.637~0.772,且两周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在0.756~0.876之间,说明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因此,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进一步大样本施测,形成样本常模,用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5-0028-07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ntal Health and Early Warning Scale

NING Weiwei, RAN Liwen, DONG Jie, FENG Guo, JIANG Hongbo, WANG Xingqi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China)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warn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ocial support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ental health scale that conform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s essential not only to ou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to the extensive promo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ventional practice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was worked out to compose five dimensions, namely psychological warn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concept, innovation, and professional values, and was used to for a preliminary test on 387 college students by cluster sam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formal scale and the five dimensions ranged from 0.558 to 0.848 and the Cronbach α coefficients from 0644 to 0907, indicating satisfactory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riterion validity. Furthermore, the splithalf reliability (0637~0772) and the retest reliability after two weeks (0756~0876) also met the criter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is questionnaire has satisfactory psychometric features, indicating that it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large sample of Chinese people and form the norm of evaluation.

幸福生活依赖于健康,而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成立之初即指出:“健康不单指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是一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完满状态。”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智和情感与他人保持一致不相矛盾,并能将个体的心境调整为当下最佳状态。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还议定了心理健康的五条标准,即身体、智力和情绪三者协调;具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能良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保持谦让;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生活有效率〔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各群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均与日俱增,目前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群中有重度精神疾病的患者人数高达1600万,全年龄段人群中有将近70%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而大学生中也有16%~254%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因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基础研究和实践性探索,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干预至关重要。endprint

心理健康是一个涉及心理、社会、医学现象的复杂概念。西方学者强调个体自身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中国学者则更多地采用整体性的认知取向,强调各影响因素之间,及各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3〕。在我国,大量心理健康研究着重于探讨国民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而导致相对弱化了对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有效性检测及预防。此外,通过CNKI检索发现,国内绝大部分心理健康研究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為心理健康筛查的工具〔4〕。但因CSL90量表自身的局限性,所测量结果仅能反映受测者最近一周的状况,极易因特殊事件的波动而受到干扰,无法代表受测者的常态特征。且SCL90所测内容仅为精神和躯体症状,无法提供受测者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的其他方面信息,如社会支持、自我概念等显示测查人群自身恢复潜能的因素。鉴于此,开发适合我国文化和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迫不容缓。

一、心理预警与心理健康

编制体现中国人群特点的心理健康状态量表,主要目的是对广泛人群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与心理预警。心理预警即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对危机心理状态下相对独立的特殊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测评和评估等方法,使其能够被有规则地解读,从而有助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心理危机预警是对心理危机的一种超前管理,基于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上的难点,更应该考虑预警过程中对象的针对性和方法的科学可操作性。

我国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甚至对心理危机的界定尚不统一,一般将心理危机理解为:个体面临与自身密切相关、且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如果现有认知图示无法解决又无法回避时,心理所产生的一种失衡状态,即凭借“心理失衡”来诠释心理危机〔5〕。心理危机主要体现为应激源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应激反应(包括躯体和情绪等),而应激下的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抑郁、愤怒等。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也可以间接地通过个体已获得的应对方式〔6〕、个性心理特征等中介变量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生活事件起着积极的消解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7〕。

目前已有的心理预警主要专注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更多的从个体发展状态指标、人际交往指标、负性情绪指标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信息预警来及时鉴别学生生活环境中已存在或隐含的危机因素,从而及时发现并做出干预。而本文则希望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更广大的人群范围里,从受测者躯体症状、情绪状态、自我评价等直接方面给出心理预警信息;同时,从受测者社会支持、创新意识、情绪智力等其他角度评估其相应的心理复原能力,从而形成中国人群心理健康与心理预警量表。

二、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

近年来,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情绪智力是指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2〕。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力涉及到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一般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对自我情绪状况的觉察、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评估,以及自我情绪管理三个方面〔8~9〕,因而高情绪智力对个体调节自我情绪、适应社会生活都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高情绪智力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协调的方式来处理自我和与他人之间的冲突,而相对更少采取消极退让的方式〔10〕;相反,低情绪智力的个体则更可能消极回避自我情绪,无法察觉他人情绪变化而产生冲突,在冲突发生下不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而采取退让行为。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心理健康。例如,情绪智力可以调节个体对压力的知觉〔11〕,个体感知到的压力会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和心理困扰〔12〕,即出现消极心理状态。另一维度上,情绪智力较高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方式更为积极〔13〕,这样他们出现消极心理状态可能性更少,有更多的积极心理状态,更可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14〕。基于情绪智力在帮助积极和消极情绪之间的转换、维持稳定一致的情绪状态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情绪智力也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10〕。因此,要调查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建立预警评估体系,很有必要引入情绪智力的因素。

三、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其他维度

(一)自我观念

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的各个方面的总体知觉。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自我观念也应当作为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并将客观自我评价、积极自我悦纳和健全的自我形象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我观念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或者消极作用,这取决于自我观念的性质,即自我是属于主动性或被动消沉性。例如,Loucks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对建立和维持适当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消极影响〔15〕。

国内关于自我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但仍有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16~17〕;黄希庭对老年人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受其自我观念的高低水平、自我观念的不同因子的影响〔18〕。这些结果为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且充分证明了加强积极自我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创新

有关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人们普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19〕。如很多具有丰富创造力的天才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包括抑郁症、幻觉症等神经症症状);另一种认为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呈正相关。如“对创造力的培养,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提供自我帮助”,因而在应用层面上,对创造力的培养是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20〕。

创新心理素质是一个相对本土化的概念〔19〕,目前其概念内涵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随着研究的深入,一般认为创新心理素质包括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等内涵〔21~22〕。王极盛等采用其编制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并结合“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探讨了558名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23〕。endprint

(三)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且不同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也存在差异〔24〕。目的性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绝大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桑青松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越强,其心理健康各个维度的水平也越高,因而在择业时,成就动机较强的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人生理想,会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和勤奋的品质来应对生活和学习,而不会因阶段性的挫折而过多地影响个人情绪和人际关系;并且,具有较强家庭维护的大学生,通常具有热情、无私、关心他人情绪等优秀品质,而这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起到正向作用,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25〕。

四、研究问题及理论构想

综上所述,为全面了解和测评中国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形成有效的心理预警,本研究拟从心理预警、情绪智力、自我观念、创新和职业价值观五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心理健康现象及其背后支撑因素,编制一份切合中国人实情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并以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既能直观地反映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又能间接提供有效的、针对性的干预方向和措施。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的形成

本研究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构成分,步骤如下:

(1)运用专家访谈法对10名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的心理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討心理健康状况的代表性内容及其潜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

(2)根据步骤1开放式访谈的结果,本研究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汇总,并结合相关方面的已有研究,确定了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心理预警、情绪智力、自我观念、创新和职业价值观五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又包括若干维度,如图1所示。

图1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的构成

(3)为了验证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就问卷的五个分量表及其包含维度,本研究邀请了10位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或者博士)进行了单独评定,并收集了评定建议和修正意见。

(4)对问卷内容进行反复修正,最后共形成包含66道题的正式测评问卷(其中含2道测谎题)。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针对题目中的语句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

(二)问卷的施测

1.施测对象

施测对象主要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非心理专业大学生,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样本,然后以不同专业的通识课程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施测时间约30分钟。施测时使用统一指导语,介绍测试目的和填答要求,现场收回测评量表。本研究总共发放量表400份,收回量表387份,其中有6份量表因填答不完整无效,因此有效收回量表381份,有效回收率为9525%。其中,施测对象中男生占646%,女生占354%,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为577%,年龄分布为18~23岁。

2.研究工具

(1)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

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由66个项目组成,共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为心理预警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自我观念量表、创新量表和职业价值观量表。项目内容主要为对自我躯体化、情绪、观点等的第一人称描述语句,要求受测者对所描述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如“我感觉自己睡眠质量不好”。

量表采用1~5级的李克特量表评分方法,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一般符合”,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受测者在本量表上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包含90个题项,总量表由10个因子分组成,具体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和1个其他因子,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筛查。

SCL90采用1~5级的李克特量表评分方法,从1~5分别代表“无症状”“轻度”“中度”“偏重”“严重”。被试在SCL90上得分越低,则表示该个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在本研究中,SCL90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经分析为Cronbach α=0891。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施测时间约为30分钟。在测试过程中,由高校心理专业教师担任主试。在第一轮测试两周后,挑选其中一些班级进行重测,重测共124人,其中男生78人,重测问卷内容和方法与第一次施测一致。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

六、研究结果

(一)项目分析

本研究采用决断值检验法分析各项目的鉴别度。将受试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分按高低排序,选取前27%和后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求得每个项目的决断值,结果显示,其中62个项目的决断值(CR)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因而删除决断值(CR)不显著的4个项目。然后采用同质性检验法计算所有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进一步剔除掉与总分呈负相关和相关系数低于02的项目2个,剩余60个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21~061之间,均达到了统计显著水平(P<001)。

(二)因素分析

运用球形检验(KMOBartlett检验)考察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到KMO的值为0868,显著性水平P<0.001,表明本研究的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随后,采用通用的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抽取因子,并选择最大变异(Varimax)进行正交旋转,结果得到本研究结构中的5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9836%。endprint

(三)信度分析

为检验自编“心理健康与预警评估量表”的信度,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检验了其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7,分半信度为0772,两周后重测信度为0816。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在0644~0907和0637~0772之间,而重测信度分别在0756~0876之间,表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四)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来检验量表是否可靠,自变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及其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各个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558~0.848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1~0.608之间,说明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考虑许多研究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因此本研究在第一次测验过程中也同时施测了症状自评量表,以此检验效标效度。结果发现,SCL90的总分与总量表相关系数为-0279,与心理预警分量表相关系数为-0440,相关显著,与其他分量表相关性均较低,相关系数在-0051~-0109之间。

本研究结果只有总量表和心理预警分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结果(SCL90)相关显著,和其他分量表相关均不显著,主要原因有:

首先,本量表为正向计分,心理健康狀况越好得分越高,而SCL90的总分恰好相反,因此与症状自评量表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量表的检验效度。

其次,分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相关性较低,反映了本量表拓展了症状自评量表的内容范围,在心理健康测评中引入了其他完全不同的内容维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总量表效标效度的有效性不足,本量表的最终形成还需进行大量的工作,如从各分量表出发依次考察其效标效度。

七、讨论

本研究是对“中国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的编制。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了381名大学生样本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本量表包含5个因子的结构效度良好,5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处于0558~0848之间。总量表和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r=0644-0907)、分半信度(r=0637-0772)和重测信度(r=0756-0876)均较好,表明量表的稳定性较好。综上所述,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均较好的满足了心理测量学的各项要求,可以进一步进行大样本施测,收集中国人群广泛年龄阶段的大样本常模,为心理健康基础性研究和干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工具。

与已有研究相比,“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集中了心理预警、情绪智力、自我观念、创新和职业价值观五个维度,扩展了以往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的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首先,补充了我国心理预警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基础研究薄弱、缺乏本土文化特色的不足,且本量表的心理预警分量表可以适用于广泛人群,而不再局限于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预警。其次,本研究的心理预警分量表可以从受测者情绪、躯体症状、应激源和社会支持〔26〕等方面有效地判断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可能的继发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或诊疗措施。

本研究的心情绪智力和自我观念分量表得分都与总量表分数呈高度正相关,这两个因素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和指导心理健康的倾向性教育方式,例如对情绪管理的培训和自我认识的指引等。对国内样本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个体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包括积极应对、社会适应和主观幸福感等)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心理健康的症状学指标、感知到的压力及消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且这种紧密联系存在长时期的稳定性〔27〕。虽然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但目前还很难得出明确的因果结论,其实际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验证。自我观念方面,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大学生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正相关〔14〕。因此,在未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把培养积极、正向的自我观念作为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可作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某些心理疾病、危机事件的关键手段。本量表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群体,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其他年龄人群中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

此外,本研究最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中引入了创新维度。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心理健康培育中纳入创新意识的培养思路,并使之融会贯通,将是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的培养,培养积极的乐观精神,鼓励开展多种创新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总体而言,该量表已经达到了初步编制的预期目的。但由于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评判标准,这给本量表的编制增加了难度。例如由于问卷结构的创新,导致缺乏有效的效标效度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计划中,本量表将进一步收集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职业群体的大样本数据,形成常模样本,使该量表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1〕

康钊.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现代诠释〔J〕.现代教育科学,2012,(5):54-56.

〔2〕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6):97-102.

〔3〕姚本先,吴凌燕,陈美爱.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的比较与整合〔J〕.医学与哲学,2008,29(7):43-44.

〔4〕黄艳萍,李玲.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Meta分析〔J〕.心理卫生评估,2009,23(5):366-371.

〔5〕梁宝勇,王栋,主编.医学心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6-159.endprint

〔6〕罗钟桓,关铁峰,王丽敏,等.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与自尊、应对的归因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64-366.

〔7〕程素萍,张潮,贾建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35-37.

〔8〕Peter S,John M.Emotional Intelligence〔J〕.Imagination,Cognition,and Personality,1990,9(3):185-211.

〔9〕郭婷婷,崔丽霞,王岩.情绪复杂性:探讨情绪功能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993-1002.

〔10〕孟凡杰,张岗英.员工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667-1670.

〔11〕Vergaram B,Smith N,Keele B.Emotional Intelligence,Coping Responses,and Length of Stay as Correlation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Amo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ailand〔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10,5:1498-1504.

〔12〕傅纳,夏培芳,周霞.大学生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年纪差异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65-367.

〔13〕Mavroveli S,Petrides K V,Rieffe C,etc.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Peerrated Social Competence in Adolescent〔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25(2):263-275.

〔14〕崔毓婕.中学生元情绪及其与自我和谐、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1-2.

〔15〕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99(3):1.

〔16〕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4):212-215.

〔17〕樊富珉.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77.

〔18〕黄希庭,陈传锋,余华.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22-225.

〔19〕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2007:11.

〔20〕Isaacs A.F.How to be Personally Creative:Selfhelp to Good Mental Health〔J〕.Creative Child and Adult Quarterly,1986,11(1-2):119.

〔21〕洪波.拓展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空间——学生第二课堂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5-28.

〔22〕朱琼瑶.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刍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23-24.

〔23〕王极盛.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心理科学〔J〕.2003,26(4):599-602.

〔24〕宁维卫,董洁,王雅静,等.铁路交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素质评估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60-66.

〔25〕桑青松.大學生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关系〔J〕.就业与创业,2013,5(6):71-74.

〔26〕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3-185.

〔27〕罗榛,金灿灿.中国背景下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5):623-630.

(责任编辑:陈艳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绪智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试论高职志愿者的职业指导及社会支持对策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