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教学策略在《角的比较大小》中的运用

2017-09-21刘书荣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5期
关键词:运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刘书荣

【摘要】《角的比较大小》是沪教版预备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从最初的初稿教学设计到最后的实际上课的过程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的理解:从生活情境中引入课堂内容,在新课的授课过程中更多地引入了学生的操作等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互相讨论大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从最后实际上课的效果看,基本上和最初教学设计的预设有一定的一致性。

【关键词】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58-01

这节课是预备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我从三个维度上设计了教学重点。(1)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会使用量角器画角。(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尺规作角的作图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提升合作精神,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本节课我在教学流程上采用了“教学情境-抛出问题-自主学习-探索交流-总结归纳”的形式。在教学情境的引入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由老师作开门关门的动作,提问:我们进入房间时,开门的大小与进入房间的方便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的课题,在有明显差异时可以用目测法,在不能目测时,可以用量角器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根据测量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请量得正确度数范围的学生指导和教会其余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方法。以上对于量角器的使用,我改变了以往由老师先复习再指导学生使用的过程。在真实的情境中根据测量结果导出过程中有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再由师生共同对量角器的使用要点进行总结。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原则中有一条是民主和谐原则,在这样的课堂中我感到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学氛围的民主、宽松和和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掌握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为每组学生拿出了两个实际的角的模型,要求学生对给出的两个角的模型进行操作和比较大小,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看,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各小组都能正确操作。于是,我抛出了后续的问题:请同学们总结叠合法的比较要点,并针对各要点给出反例证明叠合法比较大小要点的正确性。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我给到学生相对充分的操作和小组交流时间,大约为6-8分钟。在小组交流展示的部分,我请组长同学进行归纳,请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了补充,通过交流得到结论。这部分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两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第二、突出培养学生对作图和数学图形的观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课堂真正还原给学生。教学目标是理念,教学过程是行动,理念与行动的关系是: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反过来,行动是理念的土壤,没有行动光喊口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从操作语言到几何语言的归纳与总结是几何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特别是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基于此,对于本节课这个教学目标的突破,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另一个考虑是叠合法要点的得出如果由個人完整独立得出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作为教师,在合作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有价值的和符合学生年龄层次与认知规律的内容。在最后的练习部分,我设置了两道试题,一道试题来自于书上的原题,另一道来自于练习册。练习完毕,我要求小组成员在组内进行答案的交流,最后再由老师在全班统一答案。

从这节课的设计来看,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的体会包括:教学情境很重要,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情境的引入还需要适当地注意难度,一开始的引入环节我是准备设计以足球的射门选取多大的角度更容易进门作为引入,在经过斟酌以后,我们认为以爬山作为引入更好,方便学生第一时间进入学习主题,一个合适的引入对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教师,在备课时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是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二是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的理念;三是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四是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五是要体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按照以上要求,我是这样体现的:一、在正式开课以前,我在不同的班级进行了预上课,针对学生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反馈有了充分地准备;二、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发挥空间,如擅于思考的同学我会安排进行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后回答的问题让其回答;擅于动手的同学我会安排进行一些操作类的演示活动;当提问到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生时,我会有意识地控制一下问题的难度;三、多从生活的问题出发去提出问题和用数学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四、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方便在一堂课上呈现出更多的内容;五、在课堂上要注意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优化。

通过以上环节的实施,我能感觉出来在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所提高,既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又能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来源渠道有所拓宽。我认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追求读中学的生命力,课堂上,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师争论,随时向教师质疑,甚至可以不同意教师的观点;但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是更需要教师恰当、及时地发挥主导作用。一般疑问,可以“接球不回球”,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合作学习中解决;关键性问题,可以发动学生精读、思考、讲座、争辩,这样就能使教师之心、学生之心、作者之心心心相印。疑中求思,思中探索,才能更好地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是:第一、有效的教学策略一定是灵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灵活确定不同的策略,特别是在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时也要灵活采取教学策略。第二、作为一个教师,要正确看待考试成绩与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关系,在现实中往往看到一些教师在发现采取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后考试分数有所波动就又重新回到了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老路上。事实上,教师要认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这与提高学生成绩不但不矛盾,反而是大大促进的。第三、一个新教师还是要从教学基本功开始练起,把一些上课的基本课型上好,只有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以后才能慢慢谈得上教学的艺术。

另外,值得思考的一点是在之前的教学拓展中更多的是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的方法,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考空间,也是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结果是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把课后拓展剥离于教学过程使它逐渐地远离教师的教学活动,导致对课后拓展认识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使教育越来越偏离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我认为做好课后拓展应采取一系列行动,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带着问题走进课后拓展。在直接参与系列课后拓展活动中,学生问题得到个性化解决、提升、扩展,学业得到发展。作为教师,目的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那么当时在设计这节课时也有所体现,如把角与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主要是叠合法)进行了类比;在进行几何术语的描述时由老师首先对语言进行了规范,也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更多地是从原理上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作图原理。

参考文献:

[1]王健. 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的挑战与革新[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01):26-28.

猜你喜欢

运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