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模式研究

2017-09-20谢鹏燕

魅力中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谢鹏燕

摘要:目前,在“互联网+农业”的大趋势下,如何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进行完美结合是无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工作者钻研的难题。本研究选用陕西省作为实验观察地区,通过建立“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模式,试图实现互联网和农业的有机结合,并为陕西农业及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创新销售模式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民以食为天,而当今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市场上的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在此社会大背景下,原生态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农业的趋势已然明显。然而,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互联网+农业行进的速度缓慢。陕西省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14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3076.53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197.80万吨。陕西省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这里不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文化底蕴也深厚,而且旅游业发展前景好,这里土地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条件优越。先天的自然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另外,它拥有6000年的农业文明史,不仅是重要的粮食、蔬菜产区,而且从古至今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名贵特产,这些名贵特产及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构成了重要的旅游业可利用的资源。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希望通过建立“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让更多的人在旅游的同时品尝到健康的原生态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建立移动终端(主要为智能手机)上的C2C平台,使原生态的特色农产品直接进入游客手中。此研究主要结合陕西现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买卖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建立“田园”农产品买卖平台,旨在建立游客和农户之间的双向对接,建立C2C的网络农业集市,能够使更多的游客有更多的选择,使农户的销售更便利。通过实施该项目,发挥陕西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的区位优势,带动陕西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经济的发展。

建立“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健康的原生态的农产品,在享受生活中旅行。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量,更深层次地实现服务于当地旅游业,创立产品安全实惠的口碑。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

(一)研究内容

1.市场调研

调查统计西安市及其周围比较知名的传统名贵特产及原生态农产品的种类、价格、销售情况以及原生态产地,通过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建立C2C网络农产品市场,供应有机蔬菜、生态水果和特色产品。

2.问卷调查

在全校学生范围内以及网上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陕西特色农产品或传统特产的需求、对旅游景区的偏好以及旅游景区内特色农产品的期望,了解当地农产品销售的情况,对销量较好的农产品做分类标记,分析销量好的原因及特色农产品聚集的景区内游客众多的原因,咨询学校创业创新部门和商务专业教师,获得资金、政策支持和项目实施方案。

3.前期测试

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号召电子商务和旅游专业的学生,参与和讨论特色农产品+景区旅游销售模式,进行前期测试,将模式建立情况和测试情况反映给学院相关部门。

(二)研究方案

通过前期的了解和学习,针对此项研究我们做出了下面的方案。

1.建立团队

在全校范围内筛选出优秀的队员20名,其中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和旅游专业的学生,以擅长交流沟通者优先。然后对团队成员进行拓展训练,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融合,使团队成员都明确了解我们项目的目标和方向。

2.任务分工

对20名队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一部分人负责调查陕西农特产的信息,一部分负责调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一部分负责制作问卷并在全校同学范围内以及网上发放,另外一部分队员负责把不同的农产品和陕西当地的旅游文化联系起来,并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意,方便于后面的销售。

3.项目计划

(1)写创业计划书,申请资金支持;

(2)建立团队,明确分工:

(3)负责技术的队员建立网站和开发手机应用软件;

(4)联系可以合作的農户,建立合作关系。

4.宣传及试营销

设计营销计划并开展宣传推广。可以安排一部分队员负责联系游客较多的地方的销售摊位,并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

5.反馈及修正

将之前的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确定一个与旅游业结合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并请专业的老师指导,经过不断修改之后确定初步的销售模式。之后统计销售情况,对销售方案不断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最后奖励团队中利用该模式销量最好的三个组。整个活动结束后,将整体项目中的材料和照片做成展板进行宣传。

三、研究结果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团队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初步建立了陕西省范围内的小型网络农业集市,实现了陕西景区周边的特色农产品更快更便宜地送到游客手中。建立了一种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的新平台,即“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前期的试运行,该平台完全可以做到销售信息和购买信息及时有效地在买卖双方之间传达。开发了一款手机农产品出售应用软件。增加了人们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之后大力推广了手机应用软件的安装。通过APP,游客可以了解特色农产品,然后自己进行选择,自己“采摘”所需的农副产品。

在一些农村进行专门的指导,教给了农户使用我们电子商务平台的方法,同时,在一些旅游网站做了宣传,在来陕西旅游的游客中有了一定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得到了在陕西地区农村实现互联网+农业的第一手资料,为后面互联网与农业的更进一步结合提供了指导。

在销售平台试运行期间,平台农产品日交易量都比较可观,而且APP的用户在稳步增加,在试运行后期的回访中,我们发现用户对我们的平台反映良好,大多用户愿意把平台介绍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据用户反馈信息显示,平台为他们购买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和更多的选择,在试运行期使用了一个月之后,有超过90%的APP用户愿意继续使用我们的平台。

四、讨论与总结

该项目是对以旅游业与特色农产品相结合为主题的销售平台模式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颖的销售模式,通过结合旅游来带动销售,一方面通过特色农产品的独特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反过来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以及游客的口口相传,能很大程度地进行宣传。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通过网络进行农产品销售,不存在店铺租赁费用,成本大大降低。由农户直接进行网上的特色农产品销售,除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不需要中间商,大大降低成本。由农户直接提供产品,并由专业人员监管,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原生态。

(一)本研究的劣势在于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似的农产品销售网站,其中一些还开了实体店,拥有比较好的口碑,在消费者中有很高的认可度。由于同类产品的竞争和排斥,在可能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由于人们始终对于网络会有怀疑的态度,所以,开拓市场将具有一定的难度。本项目的主要瓶颈在于市场的开发,在科研环节保证的前提下,检验研究成果的唯一指标就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本研究拟采用小范围试检,以身边的同学亲友作为试用对象,通过一定时间的使用不断找出问题,不断更新,最终实现了在现实中应用和推广。

(二)本项目的创新点

通过“陕西景区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买卖建立了网络信息服务,通过“田园”农产品买卖平台,建立了游客和农户之间的双向对接,建立了C2C的网络农业集市,使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使农户的销售更便利。

考虑到用户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质疑,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我们的平台,我们可以考虑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加入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即把生产环节引入销售领域,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色农产品
“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标准化研究
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拓展国际市场
基于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湖南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分析
四川特色农产品推广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贵州农村开展移动电商的信息扶贫创新思路研究
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框架下“双品牌”传播策略案例分析
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研究
家庭农场的基本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