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充维生素D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2017-09-03温雷明张洪艳王政灵雪姜展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腹透腹膜骨质

温雷明 张洪艳 王政灵雪 姜展玉

补充维生素D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温雷明 张洪艳 王政灵雪 姜展玉

目的:探讨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选取86例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适当补充维生素D,对照组则不单独补充维生素D,对比分析其对腹膜透析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明显更高,跌倒风险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为腹透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保持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正常,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减少跌倒的发生。

维生素D;腹膜透析;骨质疏松;跌倒

腹透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简称,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指出[1],腹透患者体内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发生率较高,这将有可能导致其骨质疏松及跌倒的发生。因此,探讨腹透患者的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骨质疏松及跌倒的影响,极具研究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就“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腹透患者骨质疏松的评估及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41.54±7.64)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38~70岁,平均(52.63±7.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腹透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及对症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适当的维生素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5021450;规格型号:每粒含维生素D3400 IU)口服,每天2粒(800 IU),持续3个月。对照组患者不单独补充维生素D,其余均相同。(1)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将其健康宣教贯彻整个医疗过程。(2)积极开展骨质疏松及跌倒风险评估工作,对中高风险患者必须提前干预。(3)对骨质疏松及跌倒风险影响因素必须准确识别,以便提前干预的顺利介入。(4)对于必需服用的高危跌倒药物,必须监督其科学用药,用药后最好上床休息,避免发生跌倒。(5)优化医院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病区通道安装扶手、地面安装防滑地板、病房光线明亮等。(6)健全医院护士交接班制度,避免无人照看的情况发生,或者患者因怕麻烦而导致跌倒。

1.3 判定标准

1.3.1 体内维生素D水平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25(OH)D是测定和反映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金标准”。目前,判定成人维生素D缺乏的标准为:25(OH)D<50 nmol/L。

1.3.2 观察指标 治疗后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2]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评估标准为:零风险(MSF<24分);低风险(25分≤MFS≤45分);高风险(MFS>45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维生素D水平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维生素D水平比较±s)

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维生素D水平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MFS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MF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腹透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体内维生素D代谢异常也是其不良反应之一,腹透患者因代谢异常导致骨质疏松和跌倒风险较普通患者大。此外,近年来大量研究也表明[3-4],维生素D水平与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钙磷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且在慢性肾病方面亦有报道。因此,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及跌倒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维生素D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在人体内多以维生素D2,D3等生物形式表达,但由于维生素D具有十分明显的生物惰性,其必须在人体内经历两次羟基化反应后,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25-羟胆骨化醇才能发挥其生物作用,即除了调节机体钙磷的代谢外,还可通过促进钙的吸收而在人体内发挥多种生物生理调节作用。有研究证实[7],生物体内维生素D可通过肠道、肾脏等靶器官对钙的重吸收以及对骨的矿质化,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人体体内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方式来获取的。其中,内源性维生素D是在阳光照射下,利用紫外线UVB波段将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而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这部分可占人体维生素D总量的九成以上。对于腹透患者而言,由于生理、心理等原因的影响,户外活动必定较少(甚至没有),从而导致腹透患者体内维生素D缺乏,增加骨质疏松及跌倒风险的发生率。由此可见,为腹透患者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据此,为改善腹透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进而降低骨质疏松及跌倒风险的发生,本研究就腹透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骨质疏松及跌倒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25(OH)D水平明显提升,基本趋于正常营养状况。试验组患者在跌倒风险评估方面,MFS评分处于零风险范围(临近低风险),与对照组相比,临床优势显著(P<0.05)。这说明,适当的为腹透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其骨质疏松及跌倒的发生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与相关文献结论具有一致性[5-6]。

综上所述,在腹透患者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再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其体内维生素D水平、促进预后,而且还能有效减少骨质疏松及跌倒发生的风险,同时还不失为一条经济、优秀的治疗措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进而予以推广。

[1] 王 琪,刘敏燕,李春霖,等.中老年男性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肌力、跌倒风险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2):154-158.

[2] 叶寅寅,张道友,汪裕伟,等.腹膜透析患者骨密度测定与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5):432-434.

[3] 刘 文,徐胜前,肖 会,等.维生素D缺乏和跌倒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11):740-744.

[4] 王英东,孙永新.鲑鱼降钙素联合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471-472.

[5] 张 莉,安秀丽,梁丽娜.骨矿化物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6):629-633.

[6] 陈 浩,冯 飞,包 利,等.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跌倒危险因素[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6,9(2):136-142.

(本文编辑 冯晓倩)

221000 徐州市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温雷明: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4-15)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5.014

猜你喜欢

腹透腹膜骨质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实施腹透患者照护性参与自我管理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腹透治疗慢性肾衰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