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04钱菲
钱菲
【摘要】目前,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数学教师应当应用网络数学资源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网络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网络资源 数学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8-02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它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环境。网络数学教学就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学教学与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利用网络辅助数学教学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意味着对学生更多的控制与支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网络化教学大胆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想,将自主权充分交还给了学生。教师应该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图像、动画等各种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更多地自主学习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提供如校内外资源平台和资源库、相应的专题学习网站、虚拟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提供一个专题学习网站,设立如学习导航、学习区、练一练、资料库、画一画等版块,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有效减轻了学生自主参与的难度。
二、增大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密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板书讲解是必不可少的,而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必定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的进度。网络资源的的海量和资料的快速调用可加大数学课堂的密度。一切繁锁的工作,都可以在课下准备好,在课堂上直接链接调用,大大减少了课堂无效的教学时间。例如:讲授函数及其图像这一章节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用粉笔绘制,既不精确,又不能让学生清楚认识图像的形成过程,教师可在课下制作或利用网络资源中所提供的课件,则可只用短短几秒钟就可实现。另外,计算机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在较短的瞬间提供生动的直观图形,为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例如在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利用电脑的动态模拟功能和交互功能,不但改变相应的参数,使球体按要求不断变化,我们可以把极限的思想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个别化教学
关注每一个具有差异的学生是新课程建设中强调的重点。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无论怎样兼顾学生中的大多数,也无法针对所有学生的个体兴趣、水平差异在教学实施中做到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网络能使学生共同享有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目标,完成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已掌握的学生可转入对拓展目标的学习,未掌握的学生则继续学习基础目标。教师应随时帮助有疑问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步调可由学生自行安排和决定,并可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
四、收集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课本的知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网上下载文字素材、图片素材、动画素材等。通过分门别类,放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当然为了节省网站的空间,也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中提供资料下载的地址,使用同样的方便。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找出互联網上相关资料的地址。如:中国基础教育网、K12教育教学网等。近年来,网络上每个章节的数学课件和教案比较丰富,通过复制、剪切其中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出效果不错的数学课件来。这样就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应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但要注意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在多媒体资源库中选出适当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新组合与加工。
五、网络化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带给我们思考
尽管计算机网络能以多种方式把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一些提供帮助。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学生在数学课上经常有不同于常规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也经常会产生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些都是计算机一时所解决不了的。这时就要依赖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来解决问题了。有时教师一句话、一道简单的板书或者用一个实物就能让学生看明白的道理,就无须用计算机来演示。一些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如书写、计算这些技能也就必须让学生亲自用纸和笔来练习。
综上所述,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给现代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正确地应用网络资源,促进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活起来,将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了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加突出地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教学的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实验稿),人教网,2001.11.
[2]龚道敏,《网络教室的教学模式与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10) .
[3]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J],电化教育研究,2000(1).
[4]马宁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2002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