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质疑的五大方法
2017-07-17王静
王静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散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学生善于质疑,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在课堂中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欲望。
关键词:课题质疑;关键词质疑;矛盾处质疑;线索质疑;标点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26
在学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想打造以问题为核心的导学课堂,就需要教师、学生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习更深入。
一、课题质疑,开启智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通过题目展现出来。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有效质疑。《美丽的三潭印月》是一篇写景散文,介绍了三潭印月的位置和环境,历史背景,名称由来和独特的造型。作为一篇写景散文,学生初次接触课题,就会提出“美在哪儿”之类的问题,但这仅仅是基于文章内容方面提出的,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解决这些问题。“从文章题目就能感受到美的文章,是作者将其情感融入其中介绍给读者的,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很快,学生就提出“作者是怎样写出三潭印月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发现作者用优美的四字词语表现了三潭印月的美,从通篇的构思上不仅将外在美表现了出来,还将三潭印月富含的历史文化美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出来。一个针对课题提出的怎样写美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发现了文章表达的奥秘,让语文学习更有意义。
二、关键词质疑,拓宽思维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质疑,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班长带领战士们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跟着班长。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个词替换“热血沸腾”,学生说“热情高涨”。此时,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跟班长走向绝路,战士们还热血沸腾?”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在这里说战士们热情高涨,表明战士们早已把死看成了一件平常的小事,这是一种英雄的豪情,作者用这个词更能体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气概。这种质疑关键词的方法拓宽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其体验更深刻,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此突破。
三、矛盾处质疑,引发思考
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往往能激发人的思考,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矛盾处提出问题。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在文章的结尾提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这样的矛盾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进一步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用一个词语概括了每段介绍的主要内容,回顾一下:第一段介绍了——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
师:接着介绍了——
生: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和文物。
师:最后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我们来看文章的题目,读一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一般来说题目是一篇文章中心的体现,从题目中我们不难看出文章重点是什么?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我们再来看看板书,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和文物都是毁灭以前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生: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作者只在最后一段提到了,前面大部分介绍的是毁灭前的样子,题目的中心是要写毁灭,这么写是不是偏离中心了?
师:圆明园毁灭前的样子就是昔日的圆明园,你们想了解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文章大部分笔墨却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梳理出主要问题,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文章构思的巧妙随之跃然纸上。
四、线索质疑,深入解读
线索不仅让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特色,还能提升人物品质,升华文章情感,尤其是把一种事物作为文章的线索,更有深刻的含义。史铁生《秋天的懷念》一文,通过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文中菊花这一线索将文章的意蕴表达得更深刻。教师可以提问:当母亲看到落叶时,她挡在窗前,不让儿子看到,并对儿子说去北海看菊花。母亲不让儿子看落叶,却让儿子去看菊花,你们有什么思考?片刻后,学生回答:他双腿瘫痪了,而且心情烦躁,脾气暴躁,看到什么都会悲观失望。母亲为什么一再让他去看菊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读结尾段对菊花的描写,兄妹俩为什么也来看菊花,仅仅是母亲曾经让来过吗?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让学生联系《傲霜篇》中曾经读懂的菊花的品格进行思考,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母亲是想让儿子拥有像菊花一样坚强不屈的品质,能像菊花一样无论遇到何种挫折都会活出自己的个性。
五、标点质疑,明确含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依据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可从标点入手,让学生质疑,从而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鸟的天堂》是巴金的一篇散文,在文章结尾提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两次提到鸟的天堂,后一个词语却加上了双引号,由此教师让学生抓住作者的几次感慨进行朗读,读到第三次感慨,学生提问“为什么那鸟的天堂是鸟的天堂啊?”“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鸟的天堂?”教师顺势让学生观察这两处相同的词语,然后发现不同,学生会指出第二个鸟的天堂加上了引号,由此学生自然质疑: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引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一个看似简单的标点,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通过品读感知到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的大榕树,加了引号的鸟的天堂却指鸟儿生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李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质疑[J].中学语文教学,2007(10):26-27.
[2] 于春祥.发现高效课堂密码[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3] 周静.在有效质疑中彰显语文课堂的活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6):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