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空间距离的拓展课
2017-07-11郑敏鸽
郑敏鸽
[摘 要] 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播是第一要素. 但仅僅只有知识的传播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与知识的探讨,更是与生命的对话. 教学, 应让生命在场,有思考的课堂才能算是真正的课堂.
[关键词] 探究;类比;拓展;延伸
将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含在空间内部的本质性问题,进行探索与开发,既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又有利于其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欲,也是提高教师处理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来看一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四章中的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类比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你能猜想一下空间两点P1(x1,y1,z1),P2(x2,y2,z2)的距离公式吗?
教材利用类比方法,通过平面两点间的距离推导出了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立足平面几何知识探究空间几何知识,这堂课应该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对知识的渴望,不仅是广度的渴望,更是深度的渴望. 学生对于平面和空间知识的关联激起了更大的思考,他们不禁思考:我还能做更多的探究吗?
立足教材
例:已知A(3,3,1),B(1,0,5),求: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常规法):由题意得AP=BP,
即 = ,
整理得:4x+6y-8z+7=0.
答:点P的轨迹方程为4x+6y-8z+7=0.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类比平面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平面中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几何图形?猜想一下空间中又是什么几何图形?该图形可以怎么确定?
解法二:从平面知识可知,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一条中垂线,且易知空间直线的中垂线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直线构成直线AB的垂直平分面α,设ax+by+cz+d=0,且α∩面xOy=l1,即l1:ax+by+cz+d=0,z=0,
α∩面xOz=l2,即l2:ax+by+cz+d=0,y=0.
设A(x1,y1,z1),B(x2,y2,z2);可知AB垂直α内任何一直线,则AB⊥l1,AB⊥l2.
设AB在平面xOy内的射影为A1B1,由三垂线逆定理可知l1⊥A1B1,
且A1(x1,y1,0),B1(x2,y2,0). 现把l1,A1,B1看成平面问题,即平面xOy,
l1:ax+by+d=0,A1(x1,y1),B1(x2,y2).
因为l1⊥A1B1?圯 = ,l2⊥A1B1 = ,所以 = = (x1≠x2,y1≠y2,z1≠z2).
又因为α是l的垂直平分面,
所以 = = ,a +b +c +d=0.
所以本题可以利用以上思想来解.
设点P的轨迹方程为:ax+by+cz+d=0,
所以 = = ,a +b +c +d=0, 所以a= b,c=- b,d= b,所以4x+6y-8z+7=0.
例题内容延伸
求到点A(0,-1,0)和点B(0,1,0)距离之和为4的点P(x,y,z)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常规法):略.
解法二:把点P的轨迹分别讨论,
(1)在xOy平面,由椭圆知识得 + =1;
(2)在yOz平面,得 + =1.
由以上两点得,x轴与y轴具有同等地位,可以发现y轴为长轴,x轴与z轴为短轴,即可以看成把椭圆绕长轴转一圈.
综合椭圆知识,可得 + + =1.
推广:若 ∥x轴,且AB的中点O(x1,y1,z1),dAB=2c,PA+PB=2a(a>c),则点P(x,y,z) 的轨迹方程为 + + =1.
若 ∥y轴,且AB的中点O(x1,y1,z1),dAB=2c,PA+PB=2a(a>c),则点P(x,y,z)的轨迹方程为 + + =1.
若 ∥z轴,且AB的中点O(x1,y1,z1),dAB=2c,PA+PB=2a(a>c),则点P(x,y,z)的轨迹方程为 + + =1.
那么若到两点距离之差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方程呢?也可以用类似的思路去推广,不妨一试.
例题应用
《浙江省高考研究卷》理科数学(五)——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15题:若1≤x,y,z≤2,且xyz=4,则log x+log y+log z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分析:利用本堂课的知识大大降低了本题的难度. 利用换元思想,设a=log2x,b=log2y,c=log2z,原题即:已知0≤a,b,c≤1,a+b+c=2,求a2+b2+c2的取值范围. 可知点(a,b,c)的轨迹是有限的平面,把代数问题转化成空间坐标原点到有限平面的距离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性是现在众多教师探索的热门话题,所谓高效性,就是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要自主地学好一节课,兴趣又是最好的引导者,所以有趣的拓展知识或与本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成为一节课的亮点,最终会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知识拓展是必需的,当然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值得所有教师不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推崇学生问自己“这堂课我懂了吗”,因为这只是体现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 而笔者认为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我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快乐了吗”. 如何让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快乐,那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过程.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所问,有所求,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