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7-06丁广峰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丁广峰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激发,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贴合社会发展需求.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教师应透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上营造符合教学的情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被调动起来,并日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意识以及坚定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效的学习数学的方式不仅仅是单一纯粹地依靠记忆,同学们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亲自实践,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或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改主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更,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 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上和谐的师

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保障课堂能够有效进行的关键,也是教学是否成功的根本. 所谓教学,并不是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传播,同学们光顾着自己独立学习,而应该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共同组成的結果. 同时也是教师和同学之间语言交流、沟通情感、共享知识的一个过程. 传统理念中,课堂只注重老师的教,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地演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学生对老师充满了畏惧心理,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敢提出来,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抑制. 新课改主张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师生平等.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不是学生所仰望的权威. 教师应该让自身的架子被放下,融入学生,和学生公平交流,逐渐形成学习的共体,彼此之间共同感受知识学习过程.

第二,师生民主.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才是主要的人物,学生也有对知识理解并发言的权利. 学生应该勇于对教材中不理解的部分提出疑问,将自己的见解提出来.

第三,师生和谐. 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爱,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和学生心灵沟通,掌握学生的日常爱好,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营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

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又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营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在课堂上提出符合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把数学思维与现实中的问题相结合,让数学贴合实际,将生活中的现象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讲解“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进行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有谁知道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方法的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学生会提出很多种办法,比如不是太高的树可以直接采用竹竿测量的方法进行高度测量;有太阳的时候,可以使用树高与其影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当然,由于学生刚刚学会三角函数知识,自然会选择运用勾股定理来测量大树的高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思维,以防话题跑偏. 在这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其自主学习以及思维创新都能得到发展. 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教学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以及最终困难的克服,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的,这就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也使其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合理地运用较为开放的问题进

行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在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条件. 无论是“2+4=4+2”这类最简单的题,还是对于测量大树高度这类贴合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解放自身的思维,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讲解“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半透明的纸,用手剪成等腰三角形的形状. 之后,教师让学生将三角形纸片进行对折,使两边重合,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对折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让学生尽可能将得出的结论总结出来. 这时,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会得出以下结论:(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3)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4)底边中线平分顶角;(5)底边中线垂直于底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思想以及探究能力,最关键的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新问题,通过不断思考使其得到解决. 在此过程中,将发掘的问题提出来是最根本的. 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个体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每当学生提出值得大家继续研究的问题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必要的鼓舞.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有勇气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其他的学生. 但是,如果学生提出与知识相差很多的意见,教师也不要马上阻止,而应让其表明想法后,再加以正确引导,让其对此类问题的印象更加深刻.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采用鼓励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对高效课堂的达成有着非常巨大的积极影响. 面对问题时,只要是学生通过长时间思考才提出的观点或意见,教师都不应该对其进行即刻否认,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被打击,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课后作业,尽可能地观察生活,进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存在于生活中,而社会就相当于一个大的校园.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运用生活实践中的事物来论证教学中的方法以及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适当地营造教学情境,并运用较为开放式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产生一定的数学意识,带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师应在反复的实践中加深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印象,使其思维得到发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