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乐学”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7-06-13游艳
游艳
[摘 要]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乐学”的思想,就会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克服学习的困难、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那么教师要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乐学?这就是本次研究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乐学
“乐学”思想,就是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愿意在快乐的心境中自主地学习. 本次研究说明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乐学”思想实施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数学概念是这样的、一个公式是这样应用的,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很消极. 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希望有学习的自主性,他们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经验、学习进度. 如果教师要剥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他们就会觉得学习过程不快乐.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层次、学习经验自主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数和负数”为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给学生看了一根温度计. 教师现在点燃一个小酒精灯,小酒精灯上烧着水,教师将温度计插到水杯中,引导学生读出温度. 学生读出温度依次为20度、30度……此时教师又打开一个冰盒,将冰盒里的冰放到水中,学生可以看到温度降下来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温度计显示0度,会是什么情况呢?由于学生学过物理知识,所以很快给出答案:“当温度计为0度的时候,就是水杯中出现冰水混合物的时候. ”教师又将温度计插在一块刚拿出来的冰块上,学生看到温度迅速下降了. 教师引导学生读这个温度的数字,学生们报出冰块的温度为“零下3度”.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课本,怎样表达零上或零下温度的差距呢?学生阅读了课本以后,给出答案:“零上的温度用‘+号来表示、零下的温度用‘-号来表示. ”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只有零上和零下两种数字吗?”学生经过思考,意识到在零上和零下的数字之间,还有一个数字为零. 整数就是由正数、负数、零构成的. 这一名教师没有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只是引导学生结合旧的学习经验去思考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新的数学知识.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层次、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当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探索获得知识时,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引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在学习时,有时会遇到挫折,此时便需要他人的帮助;学生有时会获得学习的成果,亦需要与他人分享. 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果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鉴于此,教师可以应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课的知识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教师希望学生应用实践的方法给出答案,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有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经过探讨,认为可以现场在数学纸上绘一个三角形,然后剪下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应用量角器来量,就能得出结果. 当学习小组的成员普遍决定应用这套方案的时候,另有一个小组成员提出一个问题:“兴许这一次的测量是个特例呢?是不是要至少量两个不同的三角形才能确定答案?”这一名学生的说法也获得了成员们的赞同.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量三角形内角和不是一个很复杂的学习项目,如果小组成员先共同测量第一个三角形,再测量第二个三角形,不是非常浪费时间吗?教师的说法给了学生提示,学生们决定将学习小组分为两组,分别测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完后,两队成员彼此交流测量的过程及测量的结果. 当两队的成员全部完成学习实验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在这一次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员感受到了以下几种学习快乐:第一,学生感受到了互相帮助的快乐,在这一次的学习中,学生动手完成三角形内角和的测量是这次学习的重点. 学习小组的成员应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学习,一名成员绘制并剪下三角形的内角,一名成员负责量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名成员负责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第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突破学习障碍的成就感,比如刚开始,一名学生仅仅只想到了可以应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测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而第二名学生提出了这一学习方法可能存在漏洞,应用多方面验证的方法获得数学答案. 这两名学生彼此给出学习意见、彼此补充意见,其他的学生则共同思考意见、排除不当的意见. 学生在共同启发的过程中,突破了学习与思维的障碍. 第三,学生感受到了交流和分享的乐趣. 这两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他们感受到了把学过的知识分享给他人的乐趣.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综合性的数学习题,引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共同探索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突破“孤岛”的学习心理,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以后,希望获得好的评价,如果学生能得到好的学习评价,就会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那么什么是好的评价呢?过去,教师们一直认为给予学生高分,就是好的评价,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 第一,当所有的学生都获得高分以后,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成绩不能在团体中拔尖,从而不能获得学习的快乐;第二,当学生获得较低的分数后,更加觉得自己被否定了,从而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要应用多元化的方法給予学生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还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课的知识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求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有一名学生的求证过程如下:参看图1,现已知三角形ABC,求证∠A+∠B+∠C=180°. 证明:在图1上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令CE//BA. 由内错角定理可知∠ACE=∠A;由同位角定理∠DCE=∠B;由平角定义可知∠BCA+∠ACE+∠ECD=180°,应用等量代换可知∠A+∠B+∠C=180°. 又有一名学生求证的过程如下:参看图2,过点A作PQ∥BC,那么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1=∠B;同理可证∠2=∠C. 由平角定理可知∠1+∠2+∠3=180°,应用等量代换可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教师没有直接告诉这两名学生他们的证明方法好不好,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两名学生的习题都拿出来,引导全班学生一起研究. 全班的学生觉得这两种证明方法都很有意思,既然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经出现了两种证明方法,想必还有第三种证明方法. 那么第三种是什么呢?全班同学开始共同思考. 这两名学生表示,当他们证明的过程被教师拿来当数学案例的时候,觉得特别兴奋,觉得自己的学习成果被认可了. 当同学们开始共同学习他们的证明方法时,他们就更加高兴了. 当发现别人有一种与自己不同的证明方法时,他们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数学视野太狭隘了,能不能找到另一种证明方法呢?这一名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做评价的时候,没有直接给学生打分数,而是将学生的学习优势展现给众人看,应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不足,这种评估方法既让学生觉得自己获得了肯定,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在多元评价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模糊评估法让学生了解大致的学习成绩、应用肯定评估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应用引导评估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 教师只有多元化地、全方位地给予学生评估,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评估的客观性,从而能在获得评估中感受快乐.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学习、应用多元化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产生“乐学”的思想,愿意积极地吸收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