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17-06-05王爱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溶栓

王爱萍

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王爱萍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将11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7例)与尿激酶组(56例),观察两组溶栓冠脉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比较两种药物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瑞替普酶组治疗后30 min,1 h及2 h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发病距溶栓时间在6 h以内和(6~12) h再通率相比较,瑞替普酶组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溶栓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瑞替普酶较尿激酶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能够早期快速开通血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瑞替普酶;尿激酶; 溶栓;再通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心脏疾病,起病急骤且凶险,主要由于斑块破裂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所致,病死率高,预后差,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险的急性事件[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已广泛开展,但很多基层医院不具备PCI条件,并且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向上级医院转运病人,所以溶栓对于STEMI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传统溶栓剂一般采用的是尿激酶(UK),近年来,第三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PA)应用于临床,其半衰期短,起效快,疗效确切,临床使用方便,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但缺乏对改善国人预后疗效的可靠评价数据。因此,本研究观察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住于山西省汾西县人民医院内科STEMI 病人113例,予药物溶栓治疗,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瑞替普酶溶栓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59.5±10.6) 岁;吸烟33例;合并高血压40例,糖尿病36例;病程≤6 h者51例,>6 h者6例。尿激酶溶栓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60.3±11.2)岁;吸烟30例,合并高血压38例,糖尿病37例;病程≤6 h者49例,>6 h者7例。

1.2 入选标准 根据《2010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2]确定诊断标准,年龄<75周岁,无溶栓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两组溶栓前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瑞替普酶组,首先静脉推注18 mg,在(2~3) min 内缓慢静脉注射,30 min后再静脉推注18 mg。尿激酶组予尿激酶15×105U30 min静脉滴注完。用药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如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同时治疗并发症,其他药物如他汀类、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等均按需常规使用。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后30 min、1 h及2 h,观察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如出血、死亡等)的发生率,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和体征。临床再通指征: ①2 h内心电图抬高最为明显的导联ST段回落大于50%;② 2 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③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提前出现,在发病14 h内。4项中具备2项或以上者考虑血管再通,第2项和第3项同时符合不能判定为血管再通[2]。

1.5 终点事件 心血管事件,如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如出血、死亡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发病距溶栓时间相比较,瑞替普酶组(3.98±1.87)h,尿激酶组(4.02±1.64)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危险因素、合并疾病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溶栓后2 h血管再通情况 溶栓后30 min,瑞替普酶组再通5/57例(8. 8%),尿激酶组再通1/56例(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1);溶栓后1 h,瑞替普酶组累计再通23/57例(40.4%),尿激酶组再通9/56例(16.1%),溶栓后2 h,瑞替普酶组累计再通50/57例(87.7%),尿激酶组再通29/56例(51. 8%),溶栓后1 h和2 h再通率,瑞替普酶组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P<0. 01)。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判断血管再通情况 例(%)

发病距溶栓时间≤6 h,瑞替普酶组再通率较高,为46例(90.2%),与尿激酶组再通率27例(5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发病距溶栓时间6 h~12 h内溶栓,瑞替普酶组再通率4例(66.7%),高于尿激酶组再通率2例(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发病距溶栓不同时间的血管再通情况 例(%)

2.3 两组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溶栓后病人住院期间,瑞替普酶组死亡率1.75%(1/57);尿激酶组5.36%(3/56),瑞替普酶组1例因心源性休克发生死亡,尿激酶组3例病人血管未再通发生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病人溶栓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如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例(%)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临床上表现为胸痛、循环障碍、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的改变,治疗原则是早期血管再通,挽救濒临死亡和顿抑心肌,改善病人预后[3]。临床开展PCI技术可以使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明显增高,但是急诊PCI需要设备和技术熟练的团队,大多数基层县级医院不具备此条件,而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易操作的特点,能尽快使血管内血栓溶解,使闭塞血管开通,血运重建,心肌得到再灌注,可以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使坏死范围缩小,改善心肌重塑及心肌梗死急性期症状和远期预后。瑞替普酶是第三代溶栓药,对全身凝血与纤溶系统影响小,能够在血栓局部激活纤溶酶原而产生选择性溶栓作用,血浆半衰期较第二代溶栓剂长,血浆清除率低,且给药简单,尤其对于发病时间在3 h以内的病人,可以明显增高再通率,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与急诊PCI 相当,欧美国家把它列为和急诊PCI同等的地位[4]。

本研究观察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应用于STEMI溶栓治疗,可以发现,瑞替普酶组治疗后30 min,1 h,2 h血管再通分别为5例(8.8%)、23例(40.4%)、50例(87.7%),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溶栓后30 min,瑞替普酶可提高早期血管再通率,这与瑞替普酶对纤溶酶原具特异选择性激活、增加纤维蛋白亲和力有关,而尿激酶是非特异性,虽然可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但对纤维蛋白无选择性,溶栓成功率较低[5]。发病距溶栓6 h 以内和6 h~12 h组相比较,瑞替普酶组的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6 h以内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6 h~12 h,说明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尽早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两组溶栓后心血管事件,如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瑞替普酶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对于不能及时行PCI术的情况下可以应用。

[1] Madias JE.Performance of the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assay in diagno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ystematicre view and meta-analysis[J].CMAJ Open,2014,2(3):E199-E20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3] The GUSTO investigators.An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four thrombolytic strategie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N Engl J Med,1993,329(10):673-682.

[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329.

[5] 李玉兰,黄海燕.超早期STEMI溶栓后即刻介入治疗主要临床终点事件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555-1556.

(本文编辑王雅洁)

山西省汾西县人民医院(山西汾西 031500),E-mail:1430117584@qq.com

引用信息:王爱萍.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081-1083.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9.021

1672-1349(2017)09-1081-03

2017-01-20)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溶栓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