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2019-10-25

健康人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肝素缺血性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以下简称AIS)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我国,脑血管疾病以22.45%的死亡率位列我国疾病致死原因第一位,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80%;而与此同时发病率却以每年8.7%的增长速度上升,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的有近3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40%出现重度残疾。AIS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迫使临床医生不断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

单纯的药物溶栓治疗不能有效开通闭塞的大血管。AIS的药物治疗包括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抗凝治疗、抗血小板等治疗措施。在卒中超急性期的4.5小时内,采用静脉溶栓能够使卒中患者获益。然而由于患者、医师、转运等多方面的因素,即使在美国,能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还不到3%~8.5%。

静脉溶栓不仅受到相对较短时间窗的限制,还存在大血管再通率低及担心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缺陷。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动脉溶栓,以期通过较小的溶栓药物剂量,或联合机械和支架植入等多种方式提高血流重建率。动脉溶栓虽然比静脉溶栓更加有效,再通率却和血管闭塞的部位有关,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率不到10%,近端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再通率大约为30%,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为42%,因此对于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血管内再通治疗是开通闭塞血管、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血管内再通治疗能够取出血管内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液供应。相对于动脉溶栓,血管内再通治疗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①快速开通血管,可在数分钟内开通血管,较动脉溶栓时间短。

②血管再通率更高,大血管闭塞及高负荷血栓较动脉溶栓更有效。

③对于有溶栓禁忌症的或者不需要静脉溶栓,可直接介入治疗,降低出血风险。

④结合影像学半暗带判定,可延长再通时间窗。在延长的时间窗内如卒中发病8小时内,大多数卒中患者仍然能够在血管再通后获益。

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AIS发病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以下简称rtPA)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预后。但是即使静脉溶栓后,仍然有57%左右的患者依然出现死亡或残疾,而且使用静脉溶栓只能使33%的病例出现血管再通。于是早在rt-PA使用前就开始了前赖氨酸在急性脑血栓栓塞(下面简称PROACT)的研究,研究动脉内使用尿激酶原溶栓药的效能;由于PROACT I中使用大剂量肝素导致症状性出血率升高,随后改良实验方案进行了PROACT II研究。PROACT II研究表明虽然血管内動脉溶栓组较肝素组具有较高的症状性出血率(动脉溶栓组为10%、肝素组为2%),但是在动脉内溶栓组90天的改良Rankin评分(MRS)0~2分的患者比例更好(动脉溶栓组为40%、肝素组为25%)。这个结果让人们看到动脉内介入治疗的希望。由于在当时并没有rt-PA,也没有rt-PA与尿激酶原的对照研究,因此必须谨慎解读研究结果。

由于取栓器械的更新换代,Solitaire FR(血流重建装置)在AIS动脉血管再通治疗方面逐渐显示出优势,并成为临床治疗中研究的热点。其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及时的血流恢复使血管再通的效率明显提高。SWIFT研究首先确认了Solitaire FR比Merci在血管内治疗上的优势。EXTEND-IA则显示使用Solitaire FR结合静脉溶栓比单独静脉溶栓更具优势。而MR-CLEAN则总结性地显示出使用取栓、吸栓等动脉内治疗均比常规治疗更具有优势。

猜你喜欢

肝素缺血性溶栓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