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延边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2017-06-01崔安玲朴昌虎雷丽霞
崔安玲 朴昌虎 雷丽霞
摘要:调查引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力度;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理念,关注数学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关注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同时,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育质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01-08
为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吉林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选取延边地区作为重点调研地区,对延边地区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课堂观察与教学调研,旨在以一个地区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反映出吉林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新理念的支撑下引发了一些思考,进而推进吉林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更快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吉林省延边地区的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主要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法、教师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其中,问卷调查是通过对教师教学问卷调查完成的,教师访谈是通过到延吉四中、珲春四中、延吉十二中、珲春六中等学校与教师面对面访谈完成的,课堂观察是通过对12节初中数学课的“课堂导人”环节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完成的。调查问卷共32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达95.7%。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论(Tashakkori,&Teddlie,2003)。定量的数据主要通过上述的问卷获得,定性的数据则通过访谈和问卷中的开放题获得。定量部分主要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部分主要通过寻求浮现的主题(emergent themes)来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延边地区教师的教学现状与培训情况
1.教师的基本状况
延边地区现有初中数学教师约949人,其中男教师394人,女教师555人;汉校教师647人,朝校学生177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友67人,50岁以上的有236人;教龄在10年以下的有98人,教龄在30年以上的有16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为256人,这表明延边地区初中数学教师经验丰富,大多数处于熟手型后期教师阶段。其中高级教师256人,绝大部分教师是中学一级和二级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有577人。在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得知,在教师职称评定中高级名额少,很难评上,一定程度上是挫伤老师的积极性。学历基本达标,但本科普及汉校教师明显高于朝校教师,不过与老师访谈中得到,高学历与专业水平并不是成正比的,如年轻教师学历高但经验缺乏、专业能力丞待提高。
2.教学工作状况
学校是按国家课程计划安排课时数,但访谈中朝汉教师都反映,学校的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班级学科的“一平二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上,因此数学学科也存在超课时的现象。调研中发现,有高达90%的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朝族学校班额小,人数少,实施小班化教学,所有学校至上而下都积极投入,大胆尝试,绝大多数的朝校的教师都要求学生预习,全员参与采用导学案(制定规范、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集体共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难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从而扭转学习的被动局面,提高数学成绩。汉族学校班额大、人数多,所有学校都是以自愿为主,实施一部分实验教师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有成效但推广面临问题多很困难。
经过访谈得知,所有学校都开展了集体备课、讲课(形式丰富:青年教师汇报课、师徒结队、骨干教师汇报课、名师展示课、大学区交流汇报课、送教下乡、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听课、评课,只有个别学校开展了针对课程标准或结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梳理与解决、教材中的问题梳理与解决等,在这一点,朝校教师比汉校教师意识明显。
3.新课程培训情况
延边地区初中数学教师参加课改的培训力度不足的现状依然存在,通过对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师参加课改培训情况的调研,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均没有参加过国家级课改培训,绝大部分教师只是参加过校级和市级的培训,通过省级视频培训能有1.2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改进。大部分的初中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参加过的课改培训对自身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并且定期开展课改培训,有助于帮助教师明确并不断认识了解新课标的变化及更加深入地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性。
当前,延吉市汉校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教学还是传统的模式,即“复习一新授一练习一作业”的模式,这不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而朝校的课堂教学的新课改理念已具备先进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规模。
(二)延边地区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
“新课改下延边地区初中数学课堂隋况调查问卷”,调查了延边地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其中,调查问卷设置了12个选择题、3个多选题和5个开放题。选择题中,调查延边地区课改以来初中数学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把握程度,有些问题主要是调查初中数学教师对课改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有些问题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有些问题是为了了解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发生改变,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针对课改发展方向提出哪些帮助和建设性意见等。问卷调查由初中数学教师完成,对于部分选择题问卷调查的结果见表1。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7.41%的教师能够了解《数学课程标准》具体的目标要求,有99.35%的人认为数学教师的角色普遍发生了变化,84.14%的数学教师十分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99.35%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教学,只有0.32%的数学教师不太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总体来说有86.73%的数学教师对课改以来数学课堂的变化是比较满意的,有91.91%的数学教师认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在实际教学和评价实践中是可以实现的,100%的数学教师都在思考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怎样适应新课改,有84.78%的数学教师表示愿意通过教师培训来了解新课改的理念,有14.24%的数学教师情感上还是不接受或不太愿意接受通过培训来更新新课改的一些教育理念,近一半的教师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感觉驾驭课堂教学的难度加大。
第13题多选题反映出数学教师教学上遇到疑难问题时,有90.29%的教师通常是向本组其他教师请教,有74.11%的教师是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有56.63%的教师也采取向其他学校教师请教和个人钻研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14题反映出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专业知识陈旧老化,有46.63%的数学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不全面,有55.66%的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等方面缺乏。第15题反映出新课改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是急需要提高的。
问卷第16题,“谈谈您对新课改的认识与理解及面临哪些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的结果主要有以下观点:
1.新课改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环境,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但少数学生不能参与进来,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时间不够用是普遍现象,有时操作起来理论指导跟不上,导致仅追求形式,忽视对教学内容本质的深入学习。
2.新课改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合作的能力,极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意识。面临的问题是阻力比较大,来自于社会及不懂课改的教育口的人。
3.新课改适合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合学生的发展,注重知识的生成。但吃不透新课程理念的现象,对新课改中一些新的理念理解肤浅,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把探究学习等同于在活动中学习等。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些背景问题不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
4.新课改是一个过程,有对传统的沉淀继承和发扬,更要有对未来实践应用的探索和总结。新课改增加了新生力量,从老师到学生都有了新的意识:主动学习,不断创新,面临的问题就是课堂的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授课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的落实等。
5.新课改比较适合现代发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验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参加社会生活及与外界交流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有时学习内容的吸收和考试脱节,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科学合理,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严重。
6.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要有一定的方向,不能人云亦云,不要邯郸学步,失去教育本真与自我。
7.对课改是非常认同的,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践行新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面临的问题是课改在学校的整体上不坚决,不彻底,不全面。
8.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这与传统教学具有的优势是无法对比的,而且新课改更具有人性化,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所以得到了教师尤其是学生的喜欢。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层面是合作探究意识增强,而独立思考意识退步,潜能生的依赖心理变得严重了。教师层面缺乏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缺乏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调控能力。
9.课堂气氛比以往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绝大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角色得到转变。面临的问题是: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0.课改就是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未来的教学。新课改势在必行,确切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但课改面临着各科不协调,不能形成合力的尴尬局面。
综上,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数学教师课改理念比较先进,绝大多数的老师是接受并愿意践行课改的,但实践中存在的困惑比较多。
问卷第17题,“您认为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
对于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的结果主要有以下观点:
1.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转变了教学方式,确立教师新的职责:新课改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把传递知识的过程变成越来越多地激励鼓舞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2.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实现,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参与的学生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困生减少了或人数得以控制了。
3.课改课堂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學习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
4.讲授为主的课堂变为对话课堂,生成的课堂,实践的课堂和个性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新方法新模式不断冲击着老旧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本,改为学生为本;由重教师教,改为重学生学;将研究教师如何教,改为研究学生如何学。
5.课堂教学更多的体现互动与生成: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问卷第18题,“面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您希望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门给您提供哪些帮助?”对于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的结果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为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门,在新课程背景下,调整同基层学校的关系,如何为学校和师生的内涵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教研室不应该是新课程的“中转站”,而应该是教学研究中心、新理念辐射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服务中心。
2.多给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减少其他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钻研课,不要急于求成。让老师在实践中逐渐琢磨课改的内涵,不是照抄照搬,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
3.学习是课改的前提,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持就不会有课堂改革的更好实施,所以希望主管部门能为我们一线老师多创造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学习,多进行理论培训及实践类的学习,和名校教师进行教学业务交流、实践指导、引进专家引领等,多走出去,开阔眼界。
4.规范办学行为,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教师成长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和主要要求,给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估等环节,让老师真正把精力放在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提高教师的绩效考核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5.改善教学环境是更重要的,给老师提供初步的几何画板等多媒体通用技术,改观多媒体教学在班级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教学硬件方面的提供,校际间优势资源能共享、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6.当前制约素质教育最大的绊脚石是行政部门的问题,以学生成绩看老师业绩,那么老师只能紧盯着学生的成绩,素质教育只是一句空话。比如数学中考试题简单点,不至于那么多学生感觉学习费劲而不学了,多关注农村学生起点低的现状。
问卷第19题,“根据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你认为未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对于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的结果主要有以下观点:
1.生活化,简易化,注重知识的应用,朝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发展是数学教学发展的方向,一切不源于生活的理论都是空想,鲜活了的才是知识1
2.知识系统化,夯实基础。教学内容不要太深太难,要求学生会一些基础的知识、通用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深一些。
3.初中数学应该更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简单化,兴趣化,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人人都学会有用的数学,让所有的学生都会学并学会。
4.未来初中教学应该朝着在完成对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兴趣爱好的定向发展,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考查目标的全新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减少模式化技能操练方向上发展。
5.未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走形式主义,让数学回归本位,让学生真正学习,揭示数学的本质规律,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6.重视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更重视新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自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问卷第20题,“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困惑,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您有哪些好的建议?”对于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的结果主要有以下观点:
1.课程安排要合适,学困生太多,降低考试难度。在课时相对少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多创造跨区域、跨校际等出去学习的机会。
2.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多看书,多培训,多提供各种真正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平台。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
3.专家的培训与课改要求不吻合,不同的培训对课改的理解不一样,差距较大,使教师无所适从。
4.口号太多,变化太快,不知道该怎么做。让一线数学教师静下心来,好好做做题,钻研教材教法,让老师们有个健康快乐轻松的生活和工作。
5.学生要“动手”,没有信息技术的专用教室怎么去“动手”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只搞新模式的结果就是老师都不知如何上课了。
6.由于个别领导不研究教学理论,并强制地让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对所有教学内容按同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因此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特点组织教学,更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建议:要提倡百花齐放,不要只限一种模式来控制,只要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就行,多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延边地区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情况观察
在本次课堂观察调研中,我们观察了如下12节课堂教学: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中学董延霞老师的《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学党建军老师的《菱形的判定》、敦化市第六中学白茹老师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们市石岘第一中学刘婷婷老师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图们市长安中学刘卉老师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图们市长安中学王桂芝老师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汪清县第三中学林雅芹老师的《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汪清县第三中学曲丽华老师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延吉市第八中学郑香花老师的《“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延吉市第七中学崔敏老师的《构建知识体系和应用》、延吉市第十二中学秦艳丽老师的《轴对称》、延吉市第十二中学李晶老师的《科学记数法》。
通过对这12节课例的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仅从课堂导人技能这个维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我们知道,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及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种教学行为。所谓“导人”包括“导”和“人”两个部分,即“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某种教学情景”,也就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导人的主要类型有直接导入法、温故知新导人法、问题导人法、生活情景导人法、故事导入法及类比导入法,等等。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积极思考;创设适宜情景,培养探究能力;架设旧知桥梁,做好新知铺垫。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这12位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初中数学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技能,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这12节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在對课堂导入的设计中都体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从课堂教学效果上看,教学导人的效果良好。这几位老师的导人,能够很好地发挥课堂导人的作用,注重“导”和“人”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为顺利进入课堂教学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但是,从这12节课的课堂导人方法上看,其中8人采用的是温故知新导入法,2人采用的是生活情景导人法,1人采用的是直接导人法,1人采用的是类比导人法。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在课堂导人方面,存在循规蹈矩的思想,缺乏对课堂导入的思考和创新。在这12节课中,有些几何课的教学,如果采用生活情景导入法,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力度
通过对吉林省延边地区数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数学教师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年龄结构问题,延边地区初中数学教师50岁以上教师占25%,而30岁以下的仅占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短缺;还有教师专业化及高学历教师奇缺,在延边地区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师中,有的地区本科以上学历为17.7%,硕士比例仅占1%,说明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同时,从教师培训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初中数学教师参加课改的培训力度不足的现状依然存在,通过对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师参加课改培训情况的调研,有32.36%的数学教师表示愿意通过教师培训来了解新课改的一些教育理念。调查统计结果还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均没有参加过国家级课改培训,绝大部分教师只是参加过校级和市级的培训,通过省级视频培训仅有1次~2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改进。
针对本次对延边地区初中数学教师情况的调查,反映出如上所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首先,要加大教育行政方面的支撑力度,通过行政干预,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短缺问题;其次,要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创造学历培训的机会,地区教育部门要重视各个层次和级别的培训,从教师角度着想,积极改善教师知识发展的支持环境。将新课程培训工作落实到位,重点培训一线教师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最后,强调规范办学行为,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教师成长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和主要要求,给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估等环节,让老师真正把精力放在抓教育教学质量上,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提升培训和文化建构培训。同时,“针对教师课程开发实际问题,开展校本研修,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校本教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二)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理念,关注数学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延边地区非常注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同时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数学教师课改理念比较先进,绝大多数的老师是接受并愿意践行课改,但实践中存在的困惑比较多。
调查显示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第一,新课改适合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合学生的发展,注重知识的生成。但吃不透新课程理念的现象使得教师对新课改中的一些新理念理解肤浅,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把探究学习等同于在活动中学习等。第二,新课改比较适合现代发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验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今后参加社会生活及与外界交流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但有时学习内容的吸收和考试脱节,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科学合理,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严重。第三,对课改是非常认同的,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践行新课程改革,但面临的问题是课改在学校的整体上不坚决,不彻底,不全面。另外,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认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新的教育理念较抽象且过于理想化,操作上存在困难,而教师原有的传统信念经过长期的实践运用已形成思维定势”。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把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4.78%的数学教师表示愿意通过教师培训来了解新课改的理念,但是有14.24%的数学教师情感上还是不接受或不太愿意接受通过培训来更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有97.41%的数学教师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部分的具体目标要求。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反映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培训,培训学习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前提,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就不会有课堂改革的更好实施,所以希望主管部门能为一线老师多创造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学习,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访名校的实践活动,创造和名校教师进行教学业务交流的机会、实践指导、通过专家引领等开阔视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把握方面,加大课标解读的培训,呼吁一线教师关注《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及相关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关注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把提高课堂教学教育质量落到实处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延边地区12节数学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其中几何课5节,代数课5节。从存在问题的角度来看,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多数老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温故知新法。同时可以看出,个别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导人技能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形式简单。没有充分发挥课堂导人技能的作用,没有有效地利用课堂导人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只有一位教师利用温故知新和类比导人综合的方式导入新课,其他教师的课堂导入缺乏创新意识,导入效果不明显。
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存在的不足,我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将简单的课堂导入技能上升为一种课堂导入艺术,注重发挥课堂导入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积极思考;创设适宜情景,培养探究能力;架设旧知桥梁,做好新知铺垫等作用。在课堂导人中注重课堂导入的具体要求。明确课堂导人的具体要求:第一,要目的鲜明。数学课堂的导入首先要目的鲜明,目标明确,通过导人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主题与任务,重点与难点。课堂导人要加强目的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符合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意图,进而完成教学内容。第二,要具有启发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导人,对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人能引起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参与学习。导人的启发要难度适宜,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把学生带人最佳学习状态,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第三,方法要灵活多样。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导人更不能干篇一律。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型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种方法,做到巧妙、新颖,因“课”制宜。导入方法要灵活,形式要新颖,只有灵活创新地导人,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第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完成。因而导入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设计导人的形式与内容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来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问题导入新课,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第五,要优质高效。评价课堂导入的成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是否做到了优质高效。作为课堂教学前奏曲的课堂导人,虽然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中心环节,它只是为中心环节作铺垫。因此,课堂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力争用最精练的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接受并掌握教学内容,做到优质高效。
本研究所反映的实际情况虽然样本调查取自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旨在通过一个侧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思考与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对延边地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吉林省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省份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研究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教育行政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问题,新课改理念的培训问题,都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努力才能够解决。新课改的理念来自于外来文化(例如:NCTM 2000 stan-dards),在教师学习和应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时,产生矛盾是正常的。就目前的吉林省初中數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同时,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问题迫在眉睫。
就目前吉林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我们只有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达到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完成教学任务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完成,课程改革的实施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必须强化新课程理念,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