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派古琴生存现状及思考

2017-05-30脱凡马达

歌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传承

脱凡 马达

[摘 要]岭南派古琴目前在广州的传承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琴人们创办琴社,重视古琴生存空间的保护和人文关怀,通过多重努力,将岭南派古琴的传承发展落到了实处,其知音递增使传承有了生存的土壤,不再后继乏力。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效与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岭南派;古琴艺术;琴社;传承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之传播和传媒的力量,古琴推广力度不断增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古琴。岭南派古琴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传承发展岭南派古琴,培养后继人才,广州市诸多古琴社团在政府、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区文化馆、广东古琴研究会等单位以及上级主管领导、部分高校的重视和支持下,做了很多努力,把重点放在了当地的生存空间保护和人文关怀上,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尤其在社会音乐教育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七木琴社是集古琴交流、创作、传承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生活琴”为理念,援引博大精深的琴学精髓与古琴艺术爱好者共同传承,长年致力于公益性的古琴艺术活动、课程的推广。七木琴社成为广州市岭南派古琴传承社团的典型范例之一。

一、七木琴社传承成效

(一)成立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

岭南派古琴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老师及其团队,近年分别受邀在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广州图书馆等多方平台开办古琴音乐专题讲座;在广州友谊剧院、星海音乐厅、南海都市剧场等专业剧院举办多场古琴音乐会,并不定期组织举办各类传承活动。还坚持协办广东古琴研究会,风雨无阻持续多年,每月一次的公益雅集,分别在广州市非遗中心、海珠区博物馆、岭南古琴艺术馆、白云山能仁寺、粤秀书院、大佛寺等多个场地举办。雅集有琴家的演奏、琴生的弹奏、琴家的讲座、琴歌与琴舞的表演等,内容丰富多彩,琴友们在每次雅集活动上将自己的琴艺和感受分享给大家。雅集作为古琴密集且特有的传统交流活动,为古琴的普及与教学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七木琴社在广州市传承岭南派古琴艺术的工作上已是主力,于2010年成立了广州市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是一个民办非盈利组织,名誉所长是国家级传承人谢导秀老师,所长、法定负责人是七木琴社谢东笑老师,研究所宗旨是保护、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岭南派古琴艺术。

(二)文化融合中的传承

七木琴社在不断地规划和实践中产生了新的想法,尝试把不同文化结合起来,在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中广泛进行着岭南派古琴社会传承。

1. 古琴吟诵工作坊

古琴与吟诵结合,可以是伴琴诵读也可是伴琴吟唱。习琴者跟随谢东笑老师在入门级修毕后,便可学习到由谢老师根据《诗经·周南》的第六篇《桃夭》所谱曲的弦歌,之后还可学习《阳关三叠》《归去来辞》等吟诵琴曲。以这种形式习琴,不仅大大的增加了学员们的兴趣,还潜移默化的使学员的文学修养不断提高,更有学员由此深入的去钻研文学知识。如2013年4月14日,在海珠区文化馆小剧场举办了由七木琴社和星海音乐学院主办、香港吟诵学会会长李明主讲的“吟诵与吟唱的前世今生”讲座。到场的每一位听众都收到一本吟唱琴谱,七木琴社的助教协助李明老师和大家一起互动吟唱了李明作曲的《回乡偶书》《短歌行》(广州方言)等曲目,谢东笑等老师还分享了李明老师创作的古琴吟唱作品《幽琴》和《静夜思》。

2. 古琴养生工作坊

七木琴社挑选应季的琴曲专门开设了古琴养生课程,如夏季养生曲《普庵咒》、春季养生曲《春晓吟》等。还分别在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非遗中心、岭南古琴艺术馆、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多场古琴养生活动。如2013年由七木琴社主办的“512爱在当下——古琴与中医养生体验坊”的活动中,设置了关于古琴与冥想放松、经络拍打养生、经络按揉养生、休闲养生等实践与应用等环节,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余瑾老师现场讲解了呼吸与冥想放松的方法、夏季经络拍打和按揉养生的穴位,并现场示范、指导大家同步实践,七木琴社谢东笑、宁澜清老师及琴社的助教同步以即兴古琴音乐形式予以配合。

琴社以情志养生与五音养生的理念,为学员及体验者们度身定制有益心身的习琴之道,分享着古琴养生方面的实践,呈现出琴社将古琴与中医融汇于当下的生活方式。

3. 古琴音乐治疗工作坊

七木琴社在音乐治疗方面的动机主要源起于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当时七木琴社与星海音乐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部分教师就此结缘发起了“音乐爱心家园”的志愿者团队,于2008、2009、2011年的暑假携琴前往灾区进行灾后音乐治疗援助项目。第一次在四川都江堰市一个板房小学给当地老师们做群体治疗,十几人围成一圈,谢老师向他们分享了《弹琴》。乐曲第一段运用古琴的散音和按音倾诉出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第二段运用泛音表达出自我调节的过程,第三段表现了应该用愉悦的心境去享受困苦,第四段表达了放下烦恼的良好心态。谢老师用这首曾经自己遇到困难时创作的琴曲,对应当时灾区的情况,想使灾区老师们记住曾经的美好,放下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伤痛,对未来仍坚持美好的憧憬而继续前行。第二次在映秀镇中医院,为某科室仅剩一人的护士进行个人治疗,她的精神压力极大、身体消瘦,谢老师分享了《菩提本无树》这首琴曲,利用佛教的偈言传递正能量。第三次在汶川威州镇,为一个工作队进行古琴音乐治疗,因为工作人员随时面临和目睹着灾难及灾民们的各种状况,所以出现失眠不安的精神状态,谢老师即兴用水的意象为工作人员疏导情绪,在聆听琴音的过程中,他们进入了梦乡。①

谢东笑老师及团队人员以古琴现场演奏的方式,为地震灾区群众和志愿者们进行古琴音乐治疗志愿工作。每一次的音乐治疗都能引发出共鸣或共情,以调动他们的自愈系统为目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七木琴社遂成为“音乐爱心家园”志愿者团队主要培训基地之一。七木琴社后还推出古琴音乐治疗CD,发动了一群志愿者用音乐帮助心灵受创的人们。2012年,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被接纳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团体会员。在“古琴音乐养生与治疗”的方向上,参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的相关科研与实践项目。

4. 其他文化融合

除了古琴与吟诵、中医养生、音乐治疗方面的文化融合,七木琴社还经常组织举办古琴与其他乐器的交流活动。如2014年11月17日深圳市福田文化馆景田音乐主题馆主办的《秋:当大提琴遇到古琴》交流会,德国大提琴演奏家Gotthard Killian与谢东笑老师同台演绎了“秋”之韵味,现场进行了独奏、合奏、即兴合奏,尝试了“中西合璧”的音乐交流。

七木琴社也逐步将古琴与太极结合起来,与陈正雷太极广州分馆合作,开设古琴、太极双修课程,鼓励琴友与太极学员参加,在古琴的习弹中将太极功的“沉肩附肘、虚领顶劲”呈现出来。

七木琴社在岭南派古琴传承活动的发展上做了多方面有益的尝试,古琴极大的包容性使其与任何人、事物、旋律的融合都毫无违和感。琴社团队还以游学的方式,于2013年8月5日参访厦门龙人琴坊,将岭南琴韵分享传播。

(三)岭南派古琴传承中的创新

谢东笑老师在岭南派古琴的创新方面做出了大量成果,他基于自己的音乐作曲专业,创编出了各种类型的古琴新作品。有按指法合理性把现代歌曲或音乐改编成古琴曲弹奏或传唱,如《沧海一声笑》《葬花吟》《历史的天空》《在那遥远的地方》《梦中的额吉》等;有通过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创作出的琴曲,如《弹琴》《动·静》《莲花》《莲心》(震中莲花心)《飞絮》等;有用于伴奏及歌唱佛家偈言、诗经等弦歌,如《菩提本无树》《论德》《关雎》《古埠听涛》《春有百花秋有月》《菩萨清凉月》等;有为古诗词谱曲的吟诵琴曲,如《登鹳雀楼》《春晓》《游子吟》《静夜思》等;还有打谱曲《雁度衡阳》《溪山秋月》《离骚》《南风畅》等。

二、岭南派古琴传承的文化功能

(一)为专业古琴教育培养优秀生源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传承,需要人才资源的充实。儿童和青少年的受教育群体已随着庞大的习琴热潮而壮大。自小培养出的童子功具备了使弹奏逐步达到较高水准的基础,可终生受益。琴生在技术把控力及乐感等方面的音乐素养,会在一个相对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呈现出来。七木琴社从普遍教学中,对具有灵性、艺术天赋或刻苦认真、坚持不懈的琴童实行重点辅导,在他们今后的兴趣意向和专业选择上起到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这样不仅为专业音乐教育的生源储备做着贡献,还使表现优秀的琴生带动整个习琴小组的水平,为相对落后但热爱古琴的孩子建立着学好古琴的信心。

(二)大众音乐文化素质的引导功能

音乐修养参与影响着大众素质的综合评价。古琴以音乐为载体,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引导习琴者个人造就辅仁、启智、健身、审美观念等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指引群众在社会理念、民族精神、道德、制度、人际、风俗等文化和文明素质的构建培养作用也是巨大的。因为古琴本就是道法自然之物,琴身有“山、水、龙、凤、池、爪、天、地、人”,琴乐表现着自然实物、人类故事、诗词偈言。人琴对话,结合了自然与现实生活的感悟,做到古为今用。

青少年习琴,由于文化积累的局限,较难领悟琴的境界,但如接触中国文学名著一样,青少年期是接受音乐熏陶和影响的最敏感阶段,是学习基础知识,掌握音乐基本功的最佳时期。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重在怡情养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让琴乐深入心灵,了解古琴、产生兴趣,潜移默化中启发智慧和才能,培养青少年协调能力、和美的心灵、优雅的气质,造就优良的人格。①

对于成人习琴而言,最大的收获是能够结识到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带有“正能量”的琴友,大家都以亲近、和谐、平等的心态交流古琴。人们不仅把古琴当做一种乐器,还返归于自我的内心独白中寻找缺失的文化元素,通过弹琴一步一步去深刻地理解里面的逻辑、哲学,甚至联系到宇宙、自然、生命态度。在古琴艺术的熏染下,以达观的人生境界,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工作、生活,自我调节情感和心理,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升功能

广州是善于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吸收运用的综合性城市,容易把传统的文化精神带入当下的生活中,实现岭南派古琴文化意识的立体化传承。在喧嚣城市中,古琴音乐所流溢出的圣洁、雅正、崇高的华夏正声,总是会让人感受到清静和纯粹,可以陶冶和提升人生境界,净化灵魂,优化心理结构,清除城市发展期出现的浮躁、暴力、欺詐、贪婪、虚伪、冷漠等不良社会现象,从而净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道德水准。①以岭南派古琴艺术的音乐感染力达到同人文城市间的和谐,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城市吹响号角。

三、琴社古琴传承的问题与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广州岭南派古琴社团在传承发展方面越来越活跃,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完善、解决的问题。

1. 学员流动性大

琴社不断有古琴爱好者报名参加学习,同时也有学员体验了几期公益基础课或学习到某一阶段就不再坚持学琴的现象。因为琴社最初的想法是随缘式的,愿意来学琴的欢迎,或组织雅集等活动的时候发讯息通知大家,都不作强求。学完一个阶段的课程,琴社也并没有鼓动学员继续坚持,一些学员喜好琴又有时间的就会坚持学下去,一些学员因为一时兴趣或各方面原因便中断了学习。

2. 传承人音乐素养差异大

传承人对古琴音乐教育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传承队伍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古琴教育的质量。琴社将一些习琴时间长或优秀的学员充实到古琴传承的队伍中,但其中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或缺乏音乐理论知识、教学经验,或缺乏民族、民间文化的修养。因古琴教学的专业性较强,社会传承中应该对所选传承人有较高的专业要求。传承人也应解决技术或素养方面的瓶颈,做一个有音乐素养、有内涵的琴人。

3. 缺少理论研究

琴社积极举办各类古琴活动,实践性强。但在岭南派古琴学术探究方面交流少,研究心得少,文化功底不强,对岭南传曲的音乐分析等方面还没有涉及。对琴乐与相关学科之间也缺乏有深度的研究,如岭南派古琴与文人生活、画派、书法、哲学、美学等中国文化之间关系的纵深研究。岭南琴派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系统研究方面尚待提高。

4. 古琴进校园的局限

广州市岭南派古琴进校园的传承还只局限于几所学校。个别中小学(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开设了古琴兴趣课,但多数中小学没有古琴的相关培养活动。高校范围目前有中山大学澄心琴社、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长期开设古琴培养班;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自2014年4月起先后开设和举办“岭南派古琴艺术公益体验课”及相关讲座,于2016年10月起,每学期持续开设为期10周的艺术实践课程“岭南古琴”,由谢东笑担任课程老师。该院陈雅先教授于2017年1月策划成立了“岭南古琴研修社”,旨在习琴艺、研琴理、悟琴道,传承岭南派古琴文化。

上述这几所学校的琴社一般以古琴讲座、公益课等形式在学校小范围内进行古琴传承传播活动。由于学生用琴、场地、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学校古琴教学活动仍受到一定的局限。

(二)反思与对策

岭南派古琴艺术在传承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反思与修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培养

由于古琴的修习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传者与承者双方都需要克服急于求成或浮躁功利的风气。琴社在培养学员的同时相当于在培养新的传承人,所以应常鼓励学员坚持习琴,兼顾大多数学员的普及教育和具备良好音乐素养、国学修养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并合理调整琴社的推广、教学、策划等组织成员结构,才能使琴社得到更积极的发展。

2. 充实

琴社随着创办时间的积累,师资、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逐步在完善中,而学术研究是急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应协助省古琴研究会开展一系列岭南派古琴学术专题研讨活动,琴社成立的研究所也可与高校内的传统音乐研究项目合作,这样有利于岭南派古琴理论研究上的充实。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将学术成果与大众共享,网络既给琴社提供一个学术成果发布的平台,琴社也利用网络实现弘扬岭南派古琴艺术的目的。

3. 发展

琴社应与中小学和高校积极沟通,除了举办古琴鉴赏专题讲座、古琴进校园观摩演出等活动,最重要的是怎样解决古琴进校园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将场地、经费、用琴等问题解决,可以大大改善琴社在校园传承的困境。学校也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古琴社团,或积极协助琴社发展古琴进校园。在学生中形成尊琴、爱琴、学琴的良好氛围,构建古琴艺术传承与推广的体系,① 真正使学生接纳古琴艺术的文化内涵。

四、岭南派古琴传承的启示意义

(一)搞好琴社之间的团结合作利于岭南琴派的传承和发扬

功利主义和商业化的流行使一些琴社以卖琴、修琴、教琴为手段,以赚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这显然与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以推广弘扬为己任、不以功利为目的的琴社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应该首选以前者为重。琴人应互相团结加强友谊,琴社间应避免不良竞争,以加强交流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为目的。各门派间也应经常联络感情,进行有益的交流,不以地域为界限、搞派系斗争、揽利取名,而应静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学问,为古琴艺术营造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使琴界真正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二)加强在大众中的普及是弘扬岭南派古琴的关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逐步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素养。在当下良好的人文环境下,人们在接触新鲜音乐的同时,把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追求,也当做一种时尚。

广州古琴活动的参与者由各琴社的琴生逐渐影响和吸引到更多热爱古琴的大众共同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琴社学习古琴,少年儿童的加入使岭南派古琴朝气蓬勃,充满生机。越来越多的成人已不满足于自身音乐方面的欠缺,也非常愿意加入习琴的热潮中。在不断推广的终身学习理念下,中老年市民也逐渐自发学琴。另外,广州一些成功企业家所组织的非盈利古琴交流活动也为岭南派古琴的传承贡献着力量。广州人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是岭南派古琴的传承能够顺利实施和发展的保障。有了传承,就有了传统音乐的延续,有了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岭南派古琴才可弘扬。

(三)在原生性传承中求取交融和发展

古琴的流派除了地域性因素形成的特点,也与早期的师承方式有关。而在当今交通便利、互联网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人们可广求名师,也可自习学琴。琴派之间也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流派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岭南琴派要发展,向其他流派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各流派风格固守与交融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如何看待并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首先应保留自身独有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集其他流派所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并完善自身,②形成传统而有特色的、鲜明成熟的弹奏风格。古琴的传承已是一种流动的传承。

要做到古琴的普及与发展,在考虑原生性的特点上,可使古琴与现代文化适当结合,以当代人的体验和感知去演奏前人作品,使之有新意,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及艺术理念,或与主流音乐相融合,或尝试创作新曲,或保持曲调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灵活改编古曲等,使古琴的发展保持传统与现代并存,促进整个古琴文化的繁荣。

五、结语

岭南派古琴目前在广州的传承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从1980年广东古琴研究会成立时仅有的几位琴人,到2003年申遗成功后发展的几百位琴人,再到现今广州古琴习琴者超过千人,古琴知音数量上的递增,使岭南琴派的传承不再后继乏力,有了生存的土壤。岭南派古琴良好的生存现状除却古琴自身的艺术魅力,还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引导、民间社團的自发努力息息相关。在多个公共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古琴的保护落到了实处,岭南琴派第八、第九代传承人都在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

七木琴社在广播电视、网站、学校、社区等多渠道积极对岭南派古琴进行着传播与展示,为民众提供了贴近高雅艺术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民众对古琴的认知,激发了民众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从形式上看是体验式学习——在都市的嘈杂与压力中找到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以琴会友,以琴修心。从目标上看是推广式传承——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广泛的宣传普及中了解古琴。从内容上看是兴趣式培养——让广大群众在感受独具特色的古琴内涵中汲取营养。从效果上看,七木琴社有以下成效:其一,通过古琴教学活动,广泛培养着古琴爱好者,使岭南琴派后继有人。其二,在广州地区举办以古琴为主题的公益性艺术活动频繁,为岭南派古琴的推广传播做了很大贡献。其三,将古琴与茶道、香道、书法、吟诵、中医、音乐治疗、太极等文化结合起来,开创了传承形式多元的新局面。其四,在琴曲的创作方面成果丰硕,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以琴抒发,时刻将所倡导的“生活琴”理念融于创作之中。其五,成立岭南艺术研究所,与高校内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项目合作,开始关注和重视岭南派古琴的理论研究。

七木琴社的传承模式能够成为岭南琴派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其他琴社借鉴和学习。琴社稳定、和谐的发展为岭南派古琴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为琴人间互通思想、文化、信息提供了平台,琴人的交流也往往从弹奏延伸至更深入的古琴文化内容,使琴社具有了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推动了琴人打谱古曲、创作新曲,促进古琴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创新,起到了弘扬岭南琴曲和演奏风格等作用。广州当代古琴社团近年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志同道合的古琴文化传播者,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是岭南派古琴艺术发展的见证。由于在传播传承上的突出成绩,岭南派古琴艺术于2011年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项目。

目前,社会音乐文化传承的机构种类繁多,然而以地域性音乐文化为内容,以传承发展为己任,公益性程度较强的古琴社团却难能可贵。传人们希望用“以琴修行”这样的理念让其自然的发展,相信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必定会推动岭南派古琴艺术繁荣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