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思考

2017-04-29周文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网络课程数学

周文斌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五年制高职“4.5+0.5”新模式运行的双重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正经历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过渡的阶段,网络课程教学已成为五年制高职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从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的界定、特点、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教育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带来了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随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4.5+0.5”模式的正式运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现代的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追捧.而新型的教学模式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实践的优良环境,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运用者.网络课程教学已然成为五年制高职校中一种重要的新型教育模式,网络课程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了优良的网络环境,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化学习提供了专业的平台.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学习、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课程的界定

网络课程,从字面理解,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和使用的教育课程,利用网络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方便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网络的特点.首先,它隶属于课程范畴,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法:“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它具备课程所具备的一切特征.其次,它有“网络”的属性,它依托于互联网,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呈现.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网络课程被表述为“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这种说法是站在“课程论”的角度来界定,倾向于理论与实体.从教育技术本质出发,网络课程不仅是一种课程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课程内容载体.笔者认为,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技术来表现教学内容并实现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支撑环境的持续活动.

基于以上理解,网络课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种特殊的课程,它具备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课程相关特征.它依赖于网络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因此,其建设应基于认知理论、系统论等现代教育思想.它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传播交互,因此,它既应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支撑又应遵循传播学的基本规律.同时,它也是基于资源、情境、协作的学习环境,教师、学生通过教学支撑环境来实现教学内容交互,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等基本特征.

二、网络课程的特点

(一)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表现为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第一,通过网站的链接、浏览器查询更广泛的资料,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通过链接跳跃式地学习.第二,数学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只要接入网络,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以自己喜欢的进度进行学习安排.教师在课程开发全程的各个阶段都可通过网络得到学生各方面的及时的、丰富的反馈信息,同时,网络课程又是易于修改维护的课程,从而使反馈信息可以及时、灵活地在网络课程编制、实施、评价过程中反映出来,使开发者实时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学习资源的共享性

利用网络把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制约.通过链接将数学课程的相关资源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让每名学生都能共享到最全面的教育资源.

(三)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网络课程中的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能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求知之中,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平台在线即时互动交流方式提供个别答疑,以留言方式提供普遍性问题解答.以BBS方式提供问题讨论.同时,身处不同地点的学习者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

(四)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网络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视频、音频、文本和图表等多种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包装和解析,让原本枯燥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和生动,通过感官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高职数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分析学情制订教学目标

高职生学习的出发点不同于高中生,不再是为了高考这个考试而去学习,而是为了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面对新的数学内容,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会有一定的迷茫和矛盾,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去科学地制订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的制订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高职数学网络课程应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其相辅相成.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第二,师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网络教学无可替代的.

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因此,不受教师的主宰与课堂的限制;第二,教学内容呈现多层次与多样化,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第三,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汇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因此,网络教学能使学生冲破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第四,由于互联网没有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接受优质的远程教育,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礎.

教学中,要使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吸收两种方式的长处,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造传统数学教学(大量讲授和课堂练习)的形式,减少传统上课的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并且很好地缓解了高职校文化课教师紧缺的问题.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的选择要针对五年制高职的数学学习目标,符合高职生的学习情况,适应相应学校的对应环境.因此,高职数学网络课程采用了文本、课件、视频(微课)、动画等教学媒体.例如,在讲极限、定积分的概念,介绍导数的概念、切线的几何意义等,通过计算机在图形上对极限过程的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教学平台、教学app等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设计中,每一单元后都有对应的习题,通过教学平台学生查看并完成习题,教师及时批阅,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这一时段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教师动态地完善网络课程也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四、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数学教师除具备数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一些计算机技能.其次,要完成五年制高职数学网络课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团队的相互协作,每个团队的成员要加强沟通,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建立.第三,随着“4.5+0.5”模式的运行,高职校的文化课老师紧缺现象严重,很多教师在完成大量课务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课程,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需要探讨的.

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在线时间、任务点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效果等等方面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何从情感和价值观的层面去评价学生需要后期作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06):5-11.

[3]王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J].职业教育,2006(04):84.

[4]何建军.网络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5):100-101.

[5]纪宏伟,吴国磊.职业院校数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9):147-149.

[6]王麗.基于学习对象的标准化网络课程的研究和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网络课程数学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