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认知需要的初中化学教学失误分析
2017-04-22张忠
张忠
【内容摘要】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失误多是由忽视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引起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多地发现学生的认知需要,从而减少教学失误。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可以发现最小的知识点也可以激发学生化学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養。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失误 认知需要
教学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并努力实施的过程,但百密难免一疏,教学中出现失误也是在所难免,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失误并不可怕,因为教学毕竟是一个递进上升的过程,前面出现错误后面可以弥补,这原本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有之义。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失误中寻找失误成因,并努力寻找改进空间。本文试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次失误个案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思考。
一、一次教学失误现象描述
通常情况下,课堂上的教学失误一般都不会是“技术”的失误,因为这属于教师的基本功,失误往往都是“理念”失误,这里先看一个例子。
在“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根据教材来看,其是通过倾倒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实验,来让学生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以及是否支持燃烧等性质的。在实际教学中,按照这样的顺序是可以让学生得出结论的,但在一次的教学中,按照这一思路教学之后,听到几个学生在下面嘀咕:“就这样?感觉没意思。”因为这部分内容正好是接在上一课的习题讲授之后的,考虑到这一内容不算难,因此接在习题之后讲完。原以为小菜一碟的内容,想不到得到了学生这样的评价,这引发了笔者的深思。
课后在与这几个学生的交流中,笔者注意到这几个学生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想法,即化学结论的得出过程显得太枯燥,没有想像中探索的味道。学生所说的探索应当是科学探究吧,以前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时候,都是针对比较重要的规律,所用时间都有半节课以上的时间,像这种很小的知识点,一直以为是不适合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但从学生的学习反应来看,这种基于“做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结论”的模式,学生似乎并不欢迎,而仔细想想,这种模式确实不能显示出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而应有的探究特征。
二、教学失误的原因及分析
从学生视角来看,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过程自然算是失误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后可以认为,这种失误实际上也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思路的基础,因为其再次提醒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显然,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具有探究意味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这种模式化的过程。那么,化学知识的形成无论知识点的大小,其应有的探究意味如何形成呢?
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化学结论的得出一定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既然如此,那学生在未知化学结论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什么?从未知到已知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建构过程。就如上面的例子中,绝大多数学生起初并不知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知道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不强,那个时候他们知道些什么呢?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这样的一句经典名言:如果要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浓缩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根据这个进行教学。而在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原有的经验是建构新知识的重要基础。而反思上述教学过程,恰恰忽视的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基于认知规律改进教学
细细想来,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原本是有着强烈的探究需要的,只不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当下的化学教学更多的服务于应试,因而也就多了许多机械式的教学,但由于重复训练导致学生的考试成绩还不错,因而掩盖了教学的这些失误,从而最终表现为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忽视。
事实上,探究需要背后是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既有科学探究的兴趣,也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作为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建构过程,不应当忽视学生的这种认知需要。于是,笔者作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课堂上的即时提问发现,学生起初并不认为水中有二氧化碳,他们认为水就是水,气就是气;但这个观点被少数学生否定,因为他们知道鱼所吸的氧气就在水中;但是水中有氧气又不能证明有二氧化碳。于是关于这个知识点,学生的观点就发生了碰撞,这个碰撞恰恰是提出实验的契机。教师问:如何才能证明某个观点是正确的?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答“实验”,于是做实验就顺理成章的事情,那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又可以驱动实验设计,有学生提出用吸管向水内吹泡,看泡能否溶解到水中;也有学生说这个实验不行,因为生活经验已经证明泡会冒出来……在这样的逐步探索中,当教师提出课本上的实验方案时,学生纷纷感觉到设计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