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析
2017-04-11黄晓霓张星星
黄晓霓 张星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析
黄晓霓 张星星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在育人功能与内容上内在契合,这使得该课程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之中,当前仍然面临一些现实困难。要充分发挥该课程教学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契合性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而“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3],“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因此,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之一,肩负着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与职责。
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
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育人功能与教学内容设置上具有自身特点,并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内在契合。
“历史的科学性”与“历史功能的政治性”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两个特性。“历史的科学性”是指该课程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历史科学;“历史功能的政治性”是指该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特性决定了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程,不能仅仅讲授或叙述历史知识和历史过程,其教学活动也非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过程,而是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这两个特性,就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导向和借鉴功能。具体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导向功能,就是要通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过程的讲解,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并基于此培育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自豪感与政治、文化认同感,引导大学生更加科学地认识中国的来处与去处,关注中国现实的政治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在于社会主义,即我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的价值目标与育人功能。例如,要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职责所在。
在教学内容上,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但中国近现代史有明确的两大历史主题和三条历史主线。两大历史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4]三条历史主线包括:中国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理论概括。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来看,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建设的正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历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建设的正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肩负起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国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中国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历史使命的,正是千千万万个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格的中国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培养的正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公民。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和近现代中国人民在价值领域不懈追求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育人功能与教学内容上的独特优势,使得该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基础课程相比,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了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对于凝聚大学生的社会共识、促使大学生追求公正和法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对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现实困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或者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讲授或者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仍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其一,当前还存在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认同度不高以及不认同该课程的价值观培育功能等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第二门重要课程,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的双重性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该课程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自觉遵守它对大学生的价值约束与行为要求。但从当前形势来看,部分大学生并不完全认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相关调查显示,“62.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5];某高校书院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大学生认为无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排在第二位”[6]。也就是说,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并无多大用处,这反映出该课程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此外,部分大学生也不认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对价值观培育的作用。据相关调查数据,“52.5%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帮助或帮助不大”[5]。也就是说,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价值观培育作用并不十分认同,这反映出该课程实效性弱的问题。
其二,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教学宗旨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客观上消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泛起,以20世纪90年代“告别革命论”的提出为标志,至今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人民论坛》评选的2015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排第二位。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是中国近现代史,该思潮打着“还原历史”“重新审视历史”的旗号,否定鸦片战争以来民主主义革命史,否定中国革命,主张告别革命,认为革命是一部“不断地杀人、轮回地杀人的历史”,正是因为选择了革命,才使近代中国走向了“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作用,以一些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的“史料”,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大炼钢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大跃进”否定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认为其并不具备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等等;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证否定既有的历史结论,并借助影视作品、学术活动以及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利用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造成大学生认识上的模糊以及思想上的混乱,使他们对中国近代以来民主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正当性提出质疑,进而从历史根源上对“四个选择”提出质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质疑,在客观上消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必须从历史维度出发,以史实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论证。
其三,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尤其是宗教渗透,同样在客观上消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舆论优势和文化霸权,加紧对我国实施以所谓“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渗透。根据《人民日报》的相关调查,“普世价值”论在大学生中依然占有一定的市场。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大学生提供免费下载的影视作品及西方大学的免费公开课程,这些影视作品、公开课程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公开课程,在为我国大学生提供学习和休闲资源、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广泛地传播了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在西方敌对势力所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中,针对大学生的宗教渗透尤为突出,高校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的重灾区。大学生是处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过渡人”“边缘人”,在价值选择上,他们具有双重性,即前瞻性、可塑性、时尚性与不成熟性、不确定性、未定型化并存。价值选择的双重性决定了他们价值取向的双重倾向,既有愿意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个人成长成才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也有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非核心价值观影响的一面。因此,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尤其是宗教渗透,作为干扰因素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在客观上消解了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着力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要充分发挥该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着力点。
其一,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点,增强课程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提升该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认同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来说,随着社会转型与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思想多元化、利益多样化、信息庞杂化,等等,这些新情况向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从主观上来说,主要是由于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对严峻挑战不及时、不得当,如部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无法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还有部分授课教师将该课程等同于历史系的专业课“中国近现代史”,仅注重讲授相关历史知识,不注重课程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忽视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导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观培育功能缺失。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深挖课程教材内容,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关史料,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大学生的特点,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观培育功能。此外,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对象均为“95后”的大学生,他们均是“互联网原住民”。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把课程教学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变‘漫灌式’教育为‘滴灌式’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更深入、更持久”[7],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要通过否定革命的正当性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依据上抽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如若任其蔓延,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列宁曾指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8],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力弘扬唯物史观,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立场之上,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向学生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维护正确结论,批判错误倾向。此外,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斗史,更是一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邓世昌等无数英烈为国捐躯,从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呐喊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自觉,正是因为无数英雄人物的牺牲,才有了今天之中国崛起。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大学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实践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以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其三,尊重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自身的规律,需要经过“外化—内化—外化”两个阶段的转化才能完成,而“内化—外化”这个阶段的转化,需要借助实践才能顺利实现。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9],“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道德实践”[1]。由此可见,实践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把实践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在部分,以课程目标指导实践活动,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授课教师应在课下设计和组织开展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将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文化育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相关书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作为青年应承担起的历史责任;可以让学生搜集与自己家乡密切相关的英雄人物事迹,增强地方认同感与荣誉感;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理念,开展主题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教学设计,让大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导大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使大学生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中,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价值品质与精神追求,使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1).
[3]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光明日报,2017-05-04(1).
[4]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
[5] 秦元海,刘明真.“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4(4):53-57.
[6] 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5):12-15.
[7] 陈大勇,刘清才.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14-117.
[8]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0.
[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编辑:杨峻岭)
黄晓霓,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张星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