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7-04-11魏波
魏 波
·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魏 波
社会的团结建立在共享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培育和传承主流价值观是社会得以存续的条件。在市民社会充分发育的基础上,西方国家通过家庭、社区、社团、公共文化机构等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认同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氛围与机制。西方国家通过文化创新与社会创新等赋予传统价值观新的内涵与形式,也在适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增强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吸引力。公民在参与解决共同事务的过程中实践了主流价值观,并由此维系了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总结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经验对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价值观教育;社区;社团;自主性
社会秩序的维系依赖于人们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共享某种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启蒙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这也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那么,如何平衡个人主义与社群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构筑共享的价值观?面对个人主义的膨胀及其引发的危机,西方社会进行了持续变革并形成了稳定而有活力的社会结构,其中的重要基础是形成了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机制。
一、 西方家庭的价值观教育
家庭对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家庭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第一场所。西方社会基于个人主义理念推崇独立与自由,这也直接塑造了青少年的品格与价值观。
家庭是价值观教育的起点。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卢梭主张遵从自然法则,实现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他提出:“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1]卢梭主张通过教育革新来培养“新人”。这一启蒙思想推动了近现代教育的变革。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家庭教育的基本职责便是培养儿童遵从社会规范、协调与社会的关系。德国人卡尔·威特记录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思考,总结出了一些现代教育的理念,于1818年出版了早期教育的经典文献。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尽力培养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应该是心胸宽广、富于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的人。完美的人应该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因此,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情感,使其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爱憎好恶,尤其是学会怎样去爱别人,懂得什么是同情,什么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2]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早期家庭教育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承担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也备受关注。意大利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毕生致力于幼儿教育,并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构建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她认为:“无论多少高深的高等教育都不可能抵消幼年时期所形成的一切。由此可见,在该年龄阶段,社会教育极为重要。”[3]505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包含价值观教育。
西方家庭的价值观教育传承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是其基本理念。一是平等。基督教的基本理念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构成了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基础。随着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孩子不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着独立人格和各项权利的公民的基本观念得到社会认可,这塑造了西方家庭的基本结构。从这种平等关系出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威权关系被打破,父母需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引导其健康成长,而不能依靠权威和强制手段来塑造子女,更不能将子女视为私有财产而随意处置。二是自主。在尊重个人主体性的前提下,西方家庭教育也着力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个人本位既强调了个人的权利与价值,也凸显了个人独立自主地承担其命运的责任。特别是在推崇强者、鼓励竞争、崇拜个人奋斗的文化背景下,个人需要从小独立自主地学习适应环境。因此,西方家庭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三是民主。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后,民主成为西方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贯穿于家庭教育中。子女不仅是父母的亲属,也是国家的公民,因而父母会引导子女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会征询和尊重子女的意见,子女也会参与家庭生活中的决策。四是自由。作为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自由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父母将子女视为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主体,教育不是让子女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实现父母未能实现的理想,而是创造条件让子女顺其自然地成长。从这些理念来看,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并非孤立的单元,它同时承载着整个社会系统的基本功能并传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通过无数家庭这一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转,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扎根和传播。
现代西方家庭的价值观教育不像东方家庭突出长者的权威,而更多的是在平等对话与民主探讨中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平等与民主原则的指导下,西方家庭的价值观教育不是进行强制性的灌输,而更多的是引导子女在生活中通过自身认识社会的规范与个人的立身之道,协调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接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教育首先是行“不言之教”,父母的观念与行动是最生动的教育素材。蒙台梭利提出:“当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时,首先应问问自己是否真正爱他们,对他们的‘道德’,我们是否怀有诚挚的希冀。”[3]835在西方家庭的价值观教育中,父母注重让子女独立自主地在生活中学习,鼓励子女大胆地探索世界并树立正确的观念。父母并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子女包办一切,而是鼓励子女去试验、探索、冒险。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与生活不应是分开的,而应是同一个过程,教育即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学习、思考、反思并养成良好品格。西方的家庭教育注重生活教育,让子女从小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并在生活中体验与认识充满矛盾和挑战的现实,而不是生活在幻想的童话世界里,由此培养子女适应社会的能力。恰如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心理的成长规律时所指出的,儿童在经验中不断同化和顺应外部世界,进而建构起对世界的认知。他提出,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二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特别是在与其他人的互动合作中养成道德观念,从而完成社会化的过程。[4]
在经历了反叛与激进的社会运动之后,西方社会出现了“回归家庭”的趋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最温暖的港湾,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时,家庭价值观教育也凸显出其意义。
二、 西方社区与社团的价值观教育
在西方社会,政府的权力受到各种约束,而市民社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人们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并传承主流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西方社会注重在社区建设、社团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在价值观教育中增进社会的团结。
社区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基础,在自治的理念之下,社区构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其中也渗透着价值观教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近代西方的市民社会逐步发育成熟,由此引发了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启蒙思想的引导下,平等、自由、权利等价值观逐步成为主流价值观。这样,市民挣脱封建社会的种种羁绊而开始自主地安排和创造新的生活,社区自治、民主参与、保护权利等逐步流行起来,由此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受益于新教所追求的平等和自由理念的深刻影响,美国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平等协作、自主安排的自治方式,其中,乡镇自治构筑了社会团结与有序运行的基础。所谓乡镇自治,是指人们通过乡镇会议共同商议决定集体事务。托克维尔在考察时发现,在这里人们创设了一种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乡镇生活使人感到这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人们通过履行一项义务或行使一项权利实现了自我价值,由此也形成了一种“乡镇精神”——平等、参与、自主、互助、民主的精神。托克维尔看到:“新英格兰的居民依恋他们的乡镇,因为乡镇是强大而独立的;他们关心自己的乡镇,因为他们参与乡镇的管理;他们热爱自己的乡镇,因为他们不能不珍惜自己的命运。”[5]76他又说:“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美国,爱国心是通过实践而养成的一种眷恋故乡的感情。”[5]75人们在参与公共事务、共同管理社区的实践中感受到了平等与自由,维护了个人权利与价值,自然萌生了对社区的认同,从而也培育出公民精神。这样,人们在民主的理念下处理共同事务,逐步形成了民主生活的基础并巩固了民主价值观。正如英国思想家密尔所指出的:民主精神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培育,因此需要使整个社会成为培育公共精神的学校。[6]
在西方社会,教会在社区价值观教育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宗教长期居于西方社会的中心。在宗教支配下的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基础深深扎根于宗教之中。各宗教都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为信徒的思想和行为确立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准则,由此也塑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走出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在世俗生活中重建社会秩序,所以宗教改革、神学批判等也推动了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在历经几个世纪的斗争之后,基督教完成了世俗化的过程,而西方社会在现代启蒙理性的基础上重构了其政治秩序与信仰体系。虽然科学理性得到了广泛传播,但是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仍然在西方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教会在社区以及人们的生活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核心,也是凝聚社区居民的主要纽带。宗教的影响深入到社区和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深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在社区的核心地带,最醒目的建筑常常是教堂,教区牧师则常常是社区的精神领袖。一种集体性的精神活动的最重要职能是以众人所皈依的神灵的名义洗刷人的灵魂,在灌输和强化某种集体认同的价值观与信仰的过程中增进社会的团结。教会提供各种社区服务,除了传播其教义教理之外,还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在一个人生老病死的每一个环节都提供精神服务,从中也将其价值观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
在西方,社团是传承和维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反抗封建特权阶层、主张自己权利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提出了结社的自由与权利,结社自由逐步被承认并成为宪法保护的基本公民权,这进一步推动了社团的发展。社团的本质是一群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构建组织并通过集体行动实现目标。共同的目的与价值观既是社团组织起来的基础,也是其有效运转的润滑剂。借助于社团活动,社会也传承和发展了某种价值观。托克维尔发现,美国人喜欢结社,哪怕是两三个人也想方设法地组织一个社团,借此来实现一个共同目标。[5]635在西方,这种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有着共同价值观和目标的人们组织起来并投入共同的事业中,由此推动了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公共福利的增加。社团组织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渠道。不同于政府、企业与家庭,非政府组织完全基于公民共同的志趣、价值观、自觉意识而行动,在面对共同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凝聚起共同的价值目标。不同于以营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非政府组织是为了某种公共利益而行动的,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道德感和忘我精神。因为社团活动是一种自主自觉的而非强制性的活动,公民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贡献各自的智慧和力量,因而更容易形成民主精神与公民意识。所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发展展现了公民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在西方,志愿者活动也是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精神包含了不计报酬地服务他人的利他精神与公共意识,这种价值观也构成了志愿精神的本质内涵。威尔逊认为,志愿者行为是各种慷慨地为他人、团体或组织的利益而耗时耗力的活动。[7]根据美国劳工部2015年的统计数据,从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24.9%的美国人参加了志愿活动,大约6260万人通过或为了某一组织至少志愿服务一次。[8]不难看出,志愿者行为中包含着利他、奉献、服务的价值观,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谐、友善,有效地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培养了公民的公共意识与公民精神。志愿者行为提供了大量的公共服务,弥补了政府的不足与缺陷,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对于志愿者本身来说,志愿者行为也促进了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自我教育与成长。事实证明,志愿者行为可以增强参与者的公民意识,显著提升其对社会及组织的价值认同,使其在服务他人和组织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三、 西方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价值观教育
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成果是不断传承和创造文明,让文明之火薪火相传是人类存续的基本条件。除了通过学校进行系统的知识与价值观的传授之外,各种公共文化设施也发挥着全民教育的功能。
在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所以文化产业也必然离不开价值观这一主题。在西方,发展文化产业基本是企业和私人行为,遵循市场竞争的法则和社会基本规范。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都深深打上了其主流价值观的烙印,都在不自觉地认同和传播其主流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文化产业也自觉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虽然西方社会坚持言论自由、创作自由,但是很少有人会动摇其基本价值,相反,人们都在不自觉地维护和传承这种基本价值。
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具有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博物馆是人类文明成果汇聚与展览的场所,通过收集保存人类历史中的创造成果,展示人类走过的历程,从而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1974年的哥本哈根博物馆年会对博物馆进行了界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且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9]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机构,博物馆担负着传承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功能。甄朔南提出,博物馆通过提供最可信的载体传播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尽管博物馆的职能走向多元化,但通过唤起共同的记忆来培育共同的道德价值观,仍然是博物馆的基本使命。[10]博物馆产生于启蒙运动对知识、理性的自觉,一经出现便成为发展公共文化的机构与场域。从其源头来看,这一机构包含了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宣示与传播,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而博物馆也自然成为社会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一条途径。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与思想的宝库,既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也是社会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除了大型图书馆之外,社区图书馆还常常举行各种知识传播、技艺交流、儿童教育等活动。教育家杜威将图书馆称为“人民的大学”,认为图书馆对于提升公众素养具有重大作用。从历史上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也是国民教育以及公民自我教育的发展历史。图书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因为所有的知识与文化都包含了某种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公共图书馆通过知识的普及与文化的滋养,培育了现代公民精神。
现代西方社会建立在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各自独立的公民结成了市民社会,一切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国家权力机关等在此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这一庞大系统维系了社会秩序,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将这些机构都变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传播主流价值观来维持统治。秉承开放与参与的民主原则,西方一切社会机构及其运作都可用来开展价值观教育。比如,美国国会及各州议会向公众开放,公众包括外国游客都可以在旁听席上观摩国会两院的会议和辩论。公众在这种亲身体验中领会到民主政治的内涵,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油然而生。
总的说来,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西方社会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十分发达,积累下了文明演化的精华和成果。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设施的运行不只包含了一般性的知识和技术,同时担负着价值观教育的功能,都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坚定地捍卫和传承社会主流价值观。这种文化基础设施是“物化”的精神文化,凝聚了西方文化发展积累下的精神传统,沉淀了西方在几千年不断变革中凝聚成的核心价值观,因而也成为维系和传播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核心内容,其中必然包含了价值观的传播与对抗。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认为文化价值观、制度等构成经济、军事之外的软实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1]西方社会不仅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确立其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同时也不断通过赞扬和传播自身的价值观来证明其优势与合理性。所以,输出文化的核心是输出价值观,这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动其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评价与启示
如今,西方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其价值观体系则是支撑社会稳定的“软要素”。西方国家众多、文化各异,不过由于它们大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比如基督教传统)、共同的经济与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制度)等,所以在价值观教育方面也有着一些共同的理念与做法。
在思想与信仰自由的条件下,西方文化在创新与变革中得以传承与发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维系了主流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其关键就是重视价值观教育并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运行机制。西方社会在自由、民主、法治的框架下形成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价值观体系也呈现多样性,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得以存在和传播。尽管如此,其主流价值观的地位非但没有动摇而是不断被强化,整个社会仍然为主流价值观所主导。西方社会在创新与传承、变革与守正的互动中形成了一种有效机制,通过文化创新赋予传统价值观新的内涵与形式,在适应时代变化中增强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吸引力。从根本上说,西方的主流价值观适应其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和自觉遵循,尤其是通过社会结构的制度性约束得以不断强化。其中,价值观教育是维持这种传统、传承主流价值观的关键。通过主流价值观教育来影响和推动青年成长是一切社会维护秩序、传承文化、创造文明的共同做法。西方社会高度重视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细节中,在共享的价值观基础之上,西方社会形成了稳定的文化认同基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公共生活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培育出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精神,借助于平等、民主、自由、互惠等理念达成互补。正是看到了市场经济追求个人利益的局限性,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倡导通过培育社会公共道德来弥补市场的缺陷。[12]尤其是西方社会在世俗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放弃宗教,相反,以基督教为主体的西方宗教实现了向现代世俗社会的转型,从而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信仰基础,这种信仰为社会道德提供了最直接和最有力的支持。可以说,现代西方的核心价值都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现代转型也使得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价值得到了宗教的支持并构成现代西方社会的思想与文化内核。
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西方注重发挥社会自身的主体性,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认同和践行主流价值观的氛围与机制。从教育主体看,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不只是政府,家庭、社会、公民是更加重要而真实的主体。在西方社会历经漫长的社会革命与进化之后,政府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其中一个基本理念是,权力是一种可能的“恶”,不加限制必然会导致腐败并伤害公民权利。基于对权力的这种认识,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便是约束、制约、限制政府权力,使其对社会可能造成的伤害达到最小。与之相适应,社会的权力不断增强,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掌握较强的制约权力,而且众多事务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由社会解决,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西方社会在共同的宗教信仰、政治认同以及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出了一种较为稳定的价值体系,同时又通过强大的社会文化系统来传播和传承这一价值体系,由此维系了社会的秩序与繁荣。因为存在对权力的约束,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社会便拥有了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虽然没有政府的动员和宣传,但是整个社会都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将传播与践行这种价值观化为自觉的行动。每个社区、社团以及文化机构都坚守某种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来凝聚人心、达成其目标,由此,整个社会形成了自觉传播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和自觉意识。对于青年来说,其成长和生活的各个阶段、各种领域、各项活动都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场所和途径,由此形成了全社会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系统环境。由于存在这样稳固的系统机制,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总体上是富有成效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教育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尤其是在启蒙理性的指导下能够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以引导人们自觉接纳和践行主流价值观。这种教育主要不是通过强制性的灌输或口号宣传来实现的,而常常是通过巧妙的包括艺术的方式来进行的,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价值观教育。青年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变革行动,这对主流价值观是一个挑战。顺应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西方的价值观教育不是通过简单的灌输和教化,而是让青少年通过理性认识和生活实践得以自觉地认同主流价值,从而达成青春叛逆与传统价值的理解和融通。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而是主动成长的主体,他们作为道德主体学习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价值观教育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其成长中的一部分。
总结西方社会价值观教育的上述经验,对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其一,优化社会环境,动员全社会形成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与合力。从西方的社会经验来看,价值观教育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价值观教育化为社会主体自觉的行动,从而激发出价值观教育最强大的动力。如今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能够传播到学校和学生的生活中,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时,如果仅仅依靠学校进行教育是不够的,从长远来看,还要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入手,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以便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这就需要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道德建设中,实现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合力。增进社会团结不仅需要增加物质投入、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更需要培养新型社会关系,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使人们在互爱互助中提升道德水平。其二,重视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创新,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这既要发挥传统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也需要发挥新型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管理自己的事务,将一些政府不便管理的事务交给群众自己去处理,使群众在自觉自愿的活动中接受和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才是鲜活的,也才能发挥其功能。因此,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使践行主流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事。
[1]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07.
[2] 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M].鲁曼俐,编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75.
[3]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濬,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835.
[5]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M].董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 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
[7] Wilson J.Volunteering[J].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0,26:215-240.
[8] Volunt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2015[EB/OL].(2016-02-25)[2017-07-14].http://www.bls.gov/news.release/pdf/volun.pdf.
[9] 黄丹麾.新博物馆理论与后博物馆学[J].中国美术,2013(5):156-159.
[10] 甄朔南.博物馆是道德价值观的传播者[J].上海科技馆,2010(3):50-55.
[11] Joseph S.Nge,Jr.Soft Power[J].ForeignPolicy(fall),1990,80:153-171.
[1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3-232.
(编辑:吴俊)
魏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文系2014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项目“当代西方主要国家主流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JGWXJCZX20145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