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2017-04-11祝大勇贾立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校园文化价值观

祝大勇 贾立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祝大勇 贾立平

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与核心,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牢固确立生态系统丰富与核心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定位;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互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造和积累逐步形成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是一个重要变量,既是主要环境,也是重要载体。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面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要求下,应准确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 准确理解高校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定位和作用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以何种定位进入讨论的视野,必将在理论上影响我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在实践中影响我们对工作重点的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还用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大学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在青年时期养成,高尚的情操在青年时期培育,远大的理想在青年时期确立。高校校园文化是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环境,青年在大学阶段烙下什么样的精神印记、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基因、筑牢什么样的价值根基,会深深受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看,准确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定位问题,不但事关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民族的精神底色和时代气质。因此,在全面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中,就有必要在理论认识上厘清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与环境定位,以深入的理论认识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就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言,有学者提出了三种观点,即“中介论”“载体论”“中和论”。[2]尽管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不同的理解,但也达成了一定共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要素,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和基础。高校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地被列入这些中介要素、物质前提和基础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1]这一论断从历史维度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就高校校园文化而言,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青年学生受到的高校校园文化的熏染,甚至比所学知识、技能更深刻地烙印在其心中,影响其思想观念的确立与行为选择,成为其成长中的宝贵资源。所以,突出高校校园文化无声育人的功能,营造“日用而不觉”的浓厚氛围,就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校园文化作为教育载体的功能,使其直接联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也要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人为环境。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社会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包含丰富的构成要素。其中,有些因素可直接为教育者所用,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直接的显性教育功能;有些因素如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等则难以被直接运用,难以成为直接的显性的教育载体。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社会环境因素是相互交叉的。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旧媒体所形成的社会舆论,是社会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当我们基于特定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它们的定位和功能指向是明确的,是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被直接运用的。而另外某些环境因素却未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不能简单地被直接作为教育载体运用,但仍可着力调动和发挥其隐性的育人功能。因此,简单地将全部社会环境视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倾向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在理论认识上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而言,高校校园属于社会环境,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环境。高校肩负的主要责任和职能是立德树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然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有其多样的构成要素,除校园文化载体外,校园文化环境也能够让生活于其中的青年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熏陶和感染,具有隐性的育人功能,而且育人方式更为隐性、更为柔和,不但能够弱化受教育者的抵触感,而且能够以间接的方式对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熏染作用。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性情陶冶、品行历练、情趣培养、潜能激发等方面。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需要直接的载体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体现明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也需要环境的渗透、濡染,在人为环境的生活化场景中实现价值观的逐渐内化。培养青年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既要不断探索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校园文化作为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也要不断充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发挥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区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的功能特性,拓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野,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如果不加区分地一概而论,那么认识上的模糊就必将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偏差,削弱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突显民族性、时代性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这一根本目的和方向从客观上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突显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质的规定性。立德树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这样根本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办学方向,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又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教育必须明确自身为谁服务的问题。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前,价值观念的博弈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价值观确立的最为关键的场域,也成为价值观博弈最为激烈的领域。从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问题。从教育的育人功能来看,需要回答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持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标准。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个别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社会主义属性不明确的问题,片面强调专业培养和技能学习,夸大自身与西方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而抹杀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属性,淡化甚至削弱了党的领导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流于表面,为错误价值观念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大学生价值认识的混乱。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明确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讲清楚各种错误思潮和价值观的危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又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觉性,使高校更好地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前提下,还要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总是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具有民族性。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生存境遇、文化习俗、价值信仰、理想信念,必然会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气质,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充分结合、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首先,从形式层面来看,一方面,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框架内的各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总体思路与具体实施上融合自身的民族地域文化及其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框架内,“中华民族”一词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应该体现这种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反映中华民族共同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从内容层面来看,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内容有所侧重,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滋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倡导,指明了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重要方向,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现实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应当确立鲜明的时代导向,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现实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及其发展趋势,关注国际局势与人类命运,既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论证功能,也要发挥其价值引领与指导功能,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令人遗憾的是,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强调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却采取了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如摘录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只言片语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相关内容对接,这种做法只追求价值观形式内容的一致性,却忽视了对价值观内涵及精神实质的诠释与阐发,不但不利于大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反而可能对大学生造成误导,让其误以为二者是一致的而全盘接受,忽视了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精神实质的差异。为避免这些误区,就应当着力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既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对其进行新的、体现时代特征的阐释,在继承与扬弃中实现传统价值观的时代转化,让大学生能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形成分析问题的立场、思路与方法,立足时代发展,充分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

三、 牢固确立生态系统丰富与核心价值引领相统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观

“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最早是在1976年由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的,指的是运用生态学理论,尤其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推动教育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的良性作用和发展,促进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高校校园文化就是一个丰富的文化生态环境圈,包括丰富的教育生态系统以及由此组成的系统生态链,各生态链相互交错构成网状结构关系,形成了具有自我生长特征的生态系统。[5]具体而言,应借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及社会文化大环境,探究构成高校校园文化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作用。首先,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能脱离其他社会文化而独立存在,必须依托社会环境的大背景,实时地与社会其他文化系统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资源的交流交换,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对其他文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其次,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是高校教育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中观的教育系统中,教学、科研、管理、生产、服务等系统形成了紧密的生态链。最后,在微观层面上,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系统自身又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社团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等等。

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系统虽然内容丰富,但其核心目的离不开育人,即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然需要一个价值内核的统领,而高校校园文化这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建设的价值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只有将二者统一,才能既将校园文化建设搞得生动鲜活,又能实现高校教育宗旨和目标。有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割裂了二者的关系,要么校园文化建设搞得热热闹闹,但其所体现或宣扬的价值观却良莠不齐,西方以及各种腐朽的价值观纷纷粉墨登场,使大学生无所凭据、无所确信,产生不良影响;要么简单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作用,而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高校校园文化不能发挥预期作用,甚至使教育对象——大学生产生抵触或厌烦心理。

生态学研究所致力的目标是追求和谐共进,着眼于解决环境、资源和发展问题,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从这一理论认识出发,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应坚持校园文化的丰富生态与核心价值引领的统一。其一,厘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准确定位。在价值观层面上,高校校园文化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态,并且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相互作用,反映各种价值诉求,因此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存在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将高校校园文化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就需要明确的核心价值来引领多元价值,这样才不至于漫无目的、无所适从甚至走向反面。其二,将高校校园文化视作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动态的发展思维。生态系统平衡其实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力量关系不断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不稳定成为存在常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和谐因素是会经常出现的,矛盾与冲突也不会完全化解,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常态,因此我们追求和谐,诉诸核心价值的统摄与引领。其三,将高校校园文化视作一个复杂、丰富的生态系统,就需要坚持整体性观点,在整体中把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还需要坚持重点论观点,在整体把握中实现重点突破。所谓整体把握,就是促进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社团活动文化等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离不开其中任何一部分,任何一部分被废弃或者发展不充分,都会削弱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所谓重点突破,就是在整个系统中把握住关键部分、关键环节,明确发展中心,在关键部分、关键环节加强建设力度,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目标,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质性发展。无论是从整体论的角度还是从重点论的角度来看,构建丰富而不杂乱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系统,都需要统一而确定的核心价值理念加以引领,使各个部分得以正常运行、协同发展,进而形成有序健康的良性生态系统。

四、 客观处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考察人的行为时提出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概念。对于“工具理性”这一概念,当前学术界虽未给出明确界定,但已达成基本共识:它是理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可重复性和可置换性为基本要求的技术逻辑,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工具理性思维,以普遍性、非人格性为特征的形式合理性品格,以技术进步为衡量标准的价值主旨,构成了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6]。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本为理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但到了启蒙理性阶段,由于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时代精神文化的要求,理性开始被细分,并走向分化的道路。[7]随着资本逐利的无度增长,价值追寻逐渐为利益计算所遮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被严重扭曲——工具理性至上,价值理性遇冷,简而述之,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人类理性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在处理人的各种发展问题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不可偏废,工具理性应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价值理性则依托工具理性而得以实现。[8]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要坚持两种理性的辩证统一与平衡发展。因为教育的本质,即在于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确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应坚持两种理性的辩证统一,使两种理性能够辩证地、合理地发挥作用。无论是指导理念的确立还是具体实践的展开,既不能单纯地为工具理性所驱使,否则就无法培养健全的人格,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本质与预期目标;也不能使价值理性孤立于工具理性而存在,因为没有工具理性的支撑,价值理性也是无法实现的,很多价值目标就会变成“乌托邦式”的空想,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这同样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挫折和危害。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工具理性常常伴随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而过度发育,这就给高校发展埋下了隐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具理性至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目标和专业方向的设定上。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和就业压力的影响,高校在办学目标、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中,多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热门专业,注重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轻视对人文素质的培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灌输、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核心价值的引领;在人才考核目标中,注重可量化的具体数字指标,对不可量化的人文素质考核则多流于形式,只看近期成效,而忽视立德树人的长远效益。某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心态,多倚重现代技术,仅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工具,忽视价值理性的指导,导致大学精神、校风、学风被忽视,办学理念仅成为宣传中的一句口号,校训成为毕业合影时的景观。[9]基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种种隐患,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

高校校园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客观规律,避免拔苗助长式的急功近利和“什么热就追什么”的盲目跟进、生硬填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一个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追求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要保证其内容上的统一性、完整性,还必须考虑高校自身的精神特质、价值底色,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而非生搬硬套,进而实现整体价值上的和谐统一。如果简单地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为工具性的文化管道,单纯地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不明确价值理念,不考虑价值的整合与融合,而是粗暴地“活动口号一贴”“灯箱标语一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其价值内核,就背离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超越而不是彻底抛弃工具理性,也就是说,要用价值理性指导工具理性,用工具理性实践价值理性,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当下,对这一价值理性最准确、最恰当的表达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理念,成为高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教育资源,是高校发展历久弥新的动力和源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大学的“包容与创新”、清华大学的“严谨与求实”、南开大学的“笃实”、浙江大学的“坚韧”,都反映了各高校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发展历程中所积淀、凝练的独特之精神特质与价值底色。高校立德树人之使命,促使我们必须牢牢地将大学精神的培育与价值塑造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无论是物质层面的校园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层面的制度建设,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课外实践,都必须服务并服从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以价值理性指导工具理性,以工具理性实践价值理性。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2] 朱景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类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91.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N].光明日报,2015-05-07(16).

[5] 徐萱春.生态视野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262.

[6] 何颖.政治学视域下工具理性的功能[J].政治学研究,2010(4):91.

[7] 苏光.对现代管理中工具理性的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18.

[8] 石义华,赖永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断裂与整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100.

[9] 李恩华.论工具理性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8.

(编辑:张瑜)

祝大勇,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贾立平,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 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ZD20145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校园文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