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传播与主渠道融合研究*
2017-04-11杨林香
杨林香
·高校价值观培育·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传播与主渠道融合研究*
杨林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是由意识形态领域向微观日常生活领域持续渗透的过程,微传播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实现这一转化过程的重要载体。微传播以水银泻地的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微传播将宏叙事与微叙事相结合,实现价值观的“盐溶于水”;以利益点前置调动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由“漫灌”转变为“滴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准传播。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构建微传播与主渠道相融合的立体网络,以“迭代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化拓展,借助“平台集成”构建深思考性与浅娱乐性结合的内容体系,以“端口对接”形成稳定融合的长效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准则,实现其价值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主渠道;必要性;着力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针对最广泛的社会成员凝聚价值共识,培育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其传播和认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如何实现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使线上线下形成同心圆?在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同时掌握渗入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和实践的微传播体系,构建微传播与主渠道相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立体网络,进一步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
一、 微传播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
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微传播体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变革,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节。
1.微传播重构信息传播生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盲点全覆盖
微传播是传播能力最强、触角延伸最广、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微传播体系借助手机等便携通信工具,改变了大学生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以及行为方式,创造了新的传播模式,形成了新的网络公共空间,实现了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到传播环境的全面变革,构建了新的信息传播生态。在微传播体系中,普通人拥有发声媒介与发声空间,基于以兴趣或地缘、业缘、学缘为依托的朋友圈,形成了具有全新动员和组织机制的分众化传播模式,也使得微传播体系具有广泛的动员能力和超强的渗透能力。同时,微传播体系的形成也构建了全覆盖的新网络,这一网络将人们的生活、社交、情感紧密连接。大学生无时不“微”、无处不“微”的生活方式,使得微传播体系成为其全天候的信息接收器和交换器,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利用的重要传播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以点滴浸润的方式,通过庞大的传播网络直接渗入大学生的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微传播营造“个体在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确化传递
微传播是精确化的传播,具有微内容、微介质和微受众的特征,内容短小精练、图文并茂,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微传播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疏离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状态,微课堂、微论坛、微服务等形式将宏大命题分解落细,使其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能够营造真实情境,带入感更强,实现了“个体在场”的生活化教育。在特定区域和组织内部进行的微传播,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传播内容与对象密切相关,如“同伴学习”“理论辨析”“生活服务”“诉求回应”等。同一虚拟空间的人群密度大、交往频率高,在进行舆论传播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具有鲜明的相对聚合性和群体性特征,如共同的历史和生活空间、共同的记忆和情感依恋等。微传播通过宣传身边的志愿者、典型模范和先进人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典范。如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官微“小葵”推送的“陌上花开——西部支教故事”“鹰之翼——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等事迹,以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为榜样,以大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参与、可践行的活动为蓝本,弘扬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建构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微传播实现了理论传播、答疑解惑与成长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二、 微传播与主渠道融合的必要性
网络化时代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题中之意,是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线上和线下全覆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使不同的教育主体、教育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与微传播“各自为政”“两张皮”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方面,微传播体系具有自媒体、融媒体的特性;另一方面,微传播体系也隐藏着失序风险,多向信息传播可能消解主流价值。此外,碎片化和浅质化的微传播内容,缺乏理论深度和逻辑性。如何合理控制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变量?如何让学生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基础和历史源流,以宏观的视角和历史的视野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构更为立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理论解读到生活渗透,都必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微传播体系的有效融合。
1.宏叙事与微叙事结合,实现“盐溶于水”
宏叙事是在宽广的历史脉络和国际视野中讲述宏大的国家命题和人类故事,具有立足点高、视野宽、内容宏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关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有担当的接班人,而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个体关系的阐释,具有抽象性和崇高性的特质,聚焦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时代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的发展与建设实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和目标的解析,要将个人定位于社会关系中,以理论的高度和逻辑的严密突出其超越性和引领作用,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严谨和准确的认知。从培养目标定位和确保传播内容的理论性的方面来考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无可替代。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4+1”课程来看,叙述的背景都相对宏大,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的脉络、个人与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角度阐述客观真理,是相对宏大的叙事结构,侧重对大是大非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阐释,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此高远的目标和严谨的内容,理论性和学术性强,亲和力和感染力则较弱。如同食物中的盐,虽不可或缺,但浓度过高就难以下咽。微叙事以较短的时间、较小的空间,聚焦鲜活的故事场景和精练的意义表达,具有立意微、故事小和距离近的特点。微传播体系关注个体的诉求,从个体喜乐的角度去感知社会、理解世界,能够稀释理论性,以身之所历和目之所见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2.利益点前置,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利益点是能够给予对象的好处或激励,是能够打动对象的独特之处。不同主体关注的利益点不同,就大学生而言,可能是分数、奖学金,也可能是情感性的愉悦感、成就感,甚至可能是超功利性的信念持守和自我实现。即时、具体、可感受的利益点更能打动人心。从主阵地的角度来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利益点是基于长远、集体和抽象利益的视角。目前通过主渠道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讲与知识灌输,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需要,但大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则相对被动。微传播能够实现利益点前置,给予大学生即时的、可见的、现实的激励。微传播体系中的生动事例、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能激起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许多高校在考试季集中宣传诚信应考,在毕业季宣传校园美景和集体记忆,各种人格化、形象化的内容不断在各种微传播平台上刷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人心,强化特定人群的共同记忆,凝聚其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迅速激起全国众多高校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时间,各种与国旗合影的笑脸在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中传播,感染、带动了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种爱国主义宣传带有情感的温度,与平和的理性讲授相得益彰,使受众对传播内容产生亲和感和认知的愉悦感,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实践性和示范性。
3. “漫灌”变“滴灌”,实现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域,主要从知识、情感、价值观三个层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方式上侧重单向灌输,教师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大学生是教育对象,作为受众参与课程互动。这种单向的传播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的强势地位在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强势和持续的“漫灌”模式下,教育者可以控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但是很难控制教学效果,很难掌控受众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尤其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反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造成的价值认识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渠道的教育效果,理论“漫灌”的教育成效呈现出弱化之势。
微传播体系强调精准“滴灌”。在微传播体系中,大学生对事件、人物的喜好与选择无一不体现其价值取向。微传播体系通过具体事例使大学生澄清了认知、抒发了情感,实现了精准引导。例如,“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活动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力反击;所谓“南海仲裁案”的闹剧曾激起大学生的义愤,由“复兴路上”工作室制作的漫画《南海仲裁案》在微信上广泛传播,以简洁而又犀利的方式说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大学生认清事实真相,理性应对;由大学生制作并通过高校官方微博传播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所谓“南海仲裁案”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坚决态度,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者,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一定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学术和逻辑分析,但是他们能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朴实的情感和直观的方式在日常行为中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微传播体系通过引领、参与、对话形成的网络正能量是对主渠道正向灌输的有效补充,使国家意志渗透到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中,一方面检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也反哺课堂,相互印证,实现主渠道与微传播的合拍共振。
基于主渠道和微传播各自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二者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场域。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将微传播与主渠道相融合,使二者在内容上衔接补充、在主体上融合互补,形成各有侧重又相互印证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三、 微传播与主渠道融合的着力点
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或自由组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目标。构建微传播与主渠道融合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一) “迭代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化拓展
“迭代创新”是在不断重复反馈中强化对对象内涵的理解,同时对既有成果不断丰富更新,实现多重内容叠加,使现有成果或体系更加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体系,具有确定性,但是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是在原则指引下不断发展完善的开放体系。刘建军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例如,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保护环境和绿色发展等理念,虽然没有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但也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要建构立体的内容体系,不仅要从学理上阐述具有确定内容和明确指向的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还需要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张力的扩充内容,扩大理论的弹性和解释力。
从线性片段向多点重复转变,强化巩固核心内容。微传播与主渠道融合,不仅要从确定性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以变化的、连续的、穿梭式的形式重复类似内容,通过不断加强存在感和曝光度,强化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主渠道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线性推进的,从理论上阐述其含义和功能,为其提供学理依据和学术支撑,将其内在的价值倾向合乎逻辑地转化为社会需求,以严密的科学逻辑和学术思维厘清其科学内涵,形成理性思辨和逻辑自洽的内容体系,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这种阶梯式上升的培育方式囿于课时限制,很难实现教育内容的不断重复。而在微传播体系中,相同的内容换一种表达方式,就又能“吸粉无数”,使大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逐渐理解、接受、认同教育内容。例如,对敬业价值观的诠释,在微传播体系中可以是故宫文物修缮师傅,也可以是暖心的宿管大叔,还可以是不苟言笑但学术精深的微积分老师。微传播体系基于社交媒体和共同生活场域的多主体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理性内涵之上添加了浓浓的情感。这种暖心的正能量的传递,结合节日、热点事件,合情合景地黏合了具有共同记忆的人群。例如,“万万没想到,冬至可以这样过”的微传播内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冬至节日及其庆祝方式,并倡导了爱家爱父母的孝道意识;“我和长征之间还缺一个故事”“纪念一二·九小葵与你话历史”“您好,我叫五星红旗,这是我的简历,你相中了吗”等微传播内容,宣扬向上向善的时代主题,以受众视角呈现细节,激发情感,使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主题而毫无违和感。由点到面再到多元立体的内容体系,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格局。
(二) “平台集成”:构建深思考性与浅娱乐性结合的内容体系
微传播体系使静态体系更富有动态,使内容更具有活力。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静态的“山”,立足对理论体系本身的认识、挖掘和应用;而且要将其视为蕴含巨大能量的“海”,创造容易引起共鸣的行为体验。无论是在主渠道还是在微传播体系中,教育者都不仅仅是内容的传播者,更是内容的创造者。在主渠道教育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相对固定的内容作为整体,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背景下,在中华民族核心价值演进的历史序列中,在中外比较的坐标中,进行解析和阐释,凸显其鲜明的制度特征,以理论的说服力和严谨性吸引学生。在微传播体系中,专职教师、学工队伍、大学生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体,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硬性要求的教育活动,微传播体系更凸显受众的自我选择,激发师生的参与活力,创造便于在朋友圈互动传播的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形成声势。微传播体系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大学生自己策划、参与和制作的,如国庆节“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用微博、微信书写对祖国的祝福;“阅水成川:为了让你听见海的声音,我愿使出洪荒之力”等,展示了研究生西部支教团的亲身经历和独特感悟,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具有极强参与感的群体,大学生还通过微传播中的点赞、互动,表达朋辈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构建更为平等的交流模式,进而拉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距离。大学生通过志愿活动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将价值观行为化,并在同伴群体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为更多主体的自主选择和切实行动。
微传播体系以小细节叙述大主题,拓展内容体系。主渠道和微传播的深度融合,要将主渠道中单向、宏观、严肃的内容转化为多向性、轻松愉悦的内容。微传播体系中密切结合时政和学生实际的作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表达,是有益的学习材料。微传播体系的存续以大众的关注和支持为前提,因而倾向于追逐热点、迎合趣味,侧重从日常生活和感性经验角度出发,以浅质化和泛娱乐化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扩充、印证和转化。微传播体系中的部分内容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相关的,如时长约为5分钟的中国形象宣传短片“Hi, I am China”,介绍了中国的客观现状,将爱国主题凝练成一句话——“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复兴路上”工作室创作的动漫作品《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生动有趣,没有刻板严肃的说教和声色俱厉的告诫,而是客观地展示了中西方领导人的产生过程,以一种新颖的视角阐释了中西方民主的实现方式;时长不到3分钟的短片《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以动漫作品的形式科普了习近平主席参加博鳌论坛的理由和成果,视频点击量超过百万,微博、微信平台的转发、评论和互动都非常热烈。这些浅娱乐化的宣传方式,拉近了领导人与大学生的距离,非常接地气地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使大学生主动接受和认同传播内容及其价值,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非常重要的内容扩展体系。将这些优秀作品有机地嵌入主渠道教学,能够快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三) “端口对接”:形成稳定融合的长效机制
如何保证主渠道与微传播体系的长期稳定的有效融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4]要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创新方式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1]构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大思政格局”,需要形成有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多个“端口”的便利对接,在平台、队伍、激励上下功夫。
1. 构建深度融合的平台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平台从教室延展到移动终端,通过开放平台、轻应用、小程序、手机APP等实现教育内容的无缝嫁接,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进行学习。例如,福建师范大学研发的基于“易班”平台的移动端软件——“青马易战”,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自主进行理论学习;北京市部分高校应用“中成智慧课堂”,通过手机实现了师生在线实时互动交流和全程大数据记录评价分析;一些高校教师自主开发的小程序如“课堂派”等,打破线下与线上的界限,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目前网络新技术在主渠道中的运用还远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贴近学生的需要,要实现主渠道和微传播的稳定与深度融合,各高校还要进一步推进平台打造、程序开发、师生运用。
2. 促进师资队伍融合
人的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内部承担主渠道教育和微传播任务的队伍分属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如何促进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要建立相互介入的机制,如主渠道吸纳更多有微传播经验的优秀政工干部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使微传播的人才和元素能够借助师资进入课堂。同时,还要通过管理和激励机制使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入微传播体系,担任指导老师,对微传播的内容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主持“微论坛”“微对话”等,不仅实现面对面教育,而且实现“键对键”教育。二要建立队伍协同机制,对线上线下学生的思想困惑准确把脉,发现问题,沟通信息。例如,福建师范大学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政工干部联席会议,校团委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推送“每周网络热点参考”等。
3. 完善相互切换的激励机制
主渠道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管理者和教育者在理念、内容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使被教育者自身具有推动融合的积极性和动力源。毋庸讳言,当前大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关心考试,注重成绩,如何将这一劣势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势?这就要从考试考核、激励机制入手。在主渠道的考试考核中,要将学生的网络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更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协同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更注重课堂学习评价与网络言行评价相结合,构建学生知行合一的评价模式。要建立微传播体系中的激励机制,如理论自主学习的积分奖励升级、线上线下积分兑换,将学生的网络参与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和程序转换为课程的平时成绩予以认可,对微传播中的先进人物和集体进行表彰和激励等。例如,福建师范大学将学生在“青马易战”中获得的积分兑换成课程相应成绩,激发了大学生在微传播体系中加强理论学习的热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面向大众的复杂思维和实践活动,最终成效要落实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要和对象生活的具体场域相联系,结合特定区域的特定人物、事件、地点,去触动受众的心弦。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将主渠道的系统灌输和微传播的日常浸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论的系统性和情感的亲和力之间的相互融合。要建立主渠道和微传播的连通机制,使书本知识转化为网络行动,使大学生在网络中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更是网络正能量的创造者和支持者。通过多主体的互动切换,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实践性和示范性,从而构建有效的立体网络。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3] 刘建军.以弹性思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1):47-52.
[4]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07-30)[2017-07-28].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编辑:杨增岽)
杨林香,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A710028)、2015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