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探析

2017-03-28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翻译者英美文化背景

黎 明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探析

黎 明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英美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品读文章中的深刻内涵,不能采取普通的翻译模式来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科学地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突破作者和读者间的文化隔阂、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本文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基本策略。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不对等性;问题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折射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读者透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察觉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被寄予厚望[1]。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在掌握作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消除作者和读者文化差异的隔阂,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本文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进行探析,在阐述中西方文化主要差异的基础上,提出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一、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性

(一)风俗文化

受到地理环境、政治格局、传统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文化出现了显著的差异[2-3]。作为彰显民族内涵的重要元素,风俗文化对民族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风格迥异的民族特色造就了不同形式的风俗文化。翻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只有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恰到好处地体现这种差异性,才能充分彰显出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如英文的“old”和汉语的“老”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天壤之别。“old”一词在部分语言环境中有强调落后的意思,其在句式的应用中多带有贬义。相较之下,“老”字在中文语境中多被解释为年长或资历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尊老的内涵。由此看来,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若只注重对词意、语法、句型等内容进行翻译,显然不能完全展现原著想要表达的含义,甚至会引起文化内容的歧义,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只有深入掌握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才能充分彰显出文学作品蕴藏的文化内涵。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者要把握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技巧,彰显作品的文化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传统价值观

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民族间的文化内涵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4]。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以个人发展为基本核心,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则倡导以集体为核心。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给相关的翻译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不同的文化背景催生的文化产物势必风格迥异,文学作品亦是如此。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在阐释词意、语法前,先了解语言的基本环境,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理解文中的内容,了解作品的基本文化内涵。

(三)思维模式

文学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的文化背景是构建整部作品的基本框架[5]。作者的思想价值观、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均受到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翻译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对作品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不同,其翻译形式会有所区别。为确保翻译结果的专业性,翻译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了解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确保翻译内容与原作品的特定含义一致,把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完整地保留下来。在翻译作品时,要保持原作品的基本内涵。

二、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

(一)英美文学中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内容较多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西方文化带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色彩[6]。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翻译人员要掌握西方神话故事的翻译技巧,将其运用到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的大部分语言形式是以神话形式呈现的,翻译人员只有先了解神话形式的语言,才能在翻译中确保作品的精髓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二)英美文学深受基督教影响

《圣经》教义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流传较广,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要对宗教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翻译人员若未掌握其基本内容,势必会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失误、引起歧义。如英美诗歌、戏剧中的很多语言都很简洁,但在翻译时不能仅注意字面上的意思,而要注意其深层含义。作者往往会恰到好处地用《圣经》里的话语提升作品的层次,充实作品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应弄清楚作者的主要思想,保留原作中的宗教特色。翻译者可通过深度挖掘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其文化内涵,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体会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感情。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基本策略

(一)以读者为中心

在翻译过程中,文学作品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的翻译。要跨越文化隔阂来了解其深刻的内涵,确保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得以充分展现。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将读者的文化需求放在首位,运用翻译技巧,淡化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要遵循作品诞生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诠释作品的中心思想、传递作品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实现在精神领域的追求。

(二)尊重文化差异

在翻译作品时,应让读者领悟作品的基本内涵、品鉴作者的思想感情。翻译者应敏锐地察觉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充分尊重作品蕴藏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更好地品鉴作品奠定基础,使读者可以透过作品清晰地了解到作品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四、结语

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突破传统的翻译模式,将翻译工作建立在掌握作品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深入了解作者的思维模式,将语言翻译和文化背景进行有机结合。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合理运用异化手段和同化手段,将作品的文化内涵完整地翻译出来,使读者在品鉴文学作品时能够切实地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增进文化交流。

[1]孙雪娥,何树勋,廉洁.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J].商洛学院学报,2009(5):66-70.

[2]刘亚东.浅谈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J].时代文学月刊,2012(8):137-138.

[3]姚艳.浅析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30):59-60.

[4]张庆瑞.基于认知语用视域的英汉情感类量词隐喻翻译模态不对等性探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2(6):34-37.

[5]郭歌.基于英汉互译不对等性的翻译策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1-102.

[6]蔺玉萍.浅谈菜名英译的不对等性体现的文化差异[J].邢台学院学报,2012(1):113-114.

AnalysisoftheUnequivalenceintheTranslationofBritishandAmericanLiterature

LI 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China. The translations can not be adopted with general translation pattern in literary works in order to help readers more clearly to read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article. The literary works is filled with the author’s real feelings, and scientific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helps to break through the cultural ga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so as to achieve the spiritual resonance for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literary works translating; unequivalence; problem research

H315

A

2095-7602(2017)11-0104-03

2017-07-08

黎明(1987- ),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翻译者英美文化背景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