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一次性抽液器胸腔置管引流气胸的并发症处理体会
2017-03-07郭晓芳张雪婷
郭晓芳,张雪婷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农垦总医院呼吸内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改良一次性抽液器胸腔置管引流气胸的并发症处理体会
郭晓芳,张雪婷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农垦总医院呼吸内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目的分析改良一次性抽液器胸腔内置管引流气胸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06月~2017年06月在我院用一次性抽液器微创置管胸腔引流气胸3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结果35例患者中5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1例继发性血胸,2例皮下气肿,1例胸膜反应及局部感染,1例导管脱落。结论一次性抽液器胸腔置管引流气胸优势在于微创、安全,针对并发症临床医师应有预见性方可有效预防,及时处理,进一步达到更好疗效。
胸腔置管引流;气胸;并发症
材料与方法:一次性抽液器是沈阳汇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抽液器包,导管型C-27.63-14G-B,包内有穿刺针、流量调节器、闭合夹、导管、导管堵丝、导管接头、单向阀、抽吸器、储液袋构成。操作与常规胸腔穿刺引流相同,通过穿刺针将导管缓慢送入体腔,刻度调节,留置导管后用输液器与导管连接并放置滑轮,连接氧气湿化瓶。将一次性抽液器改装为自制的闭式引流装置,留置时间3~14天不等,根据病情转归,如果气胸消失,夹闭48小时再次复查胸片,如果确认无气体后拔管。
1 病例资料
病例1:70岁女性,因为自发性气胸入院,既往有尿毒症、肺大泡史,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因为透析后活动中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左肺呼吸音消失,叩诊鼓音,心率120次/分,律齐,立即给予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液气胸,肺部压缩75%,给予胸腔穿刺,放置抽液器导管,抽出500毫升气体后连接水封瓶,回病房。患者胸闷好转,但回病房后发现局部出现大约10 cm的圆型隆起,立即回抽发现抽出血性胸水,并且伤口局部渗血,给予测量血压120/80 mmhg,给予止血药静脉输液,同时给予冷敷及加压止血,冷敷约2小时后局部血肿消失,从胸腔回抽出100毫升血性胸水。给予引流胸水及气体,1周后复查肺部复张,患者出院。
处理体会:患者出现穿刺后出血与当日透析,血液肝素化有关,因为病情紧急,未能考虑到透析后出现一过性凝血功能异常问题,今后遇到血液透析患者,慎重透析当日做有创操作,但病情紧急可以用常规胸穿暂时抽气体,有创操作前与透析室沟通用药情况,查术前凝血功能检查。
病例2:78岁女性,因为慢阻肺、肺大泡史,突发呼吸困难2周入院。查体:体质消瘦,慢性病容,右肺呼吸音消失,叩诊鼓音,心率100次/分,律齐,胸片提示肺大泡,但为明确给予CT扫描,发现自发性气胸,已经发生粘连包裹,,因为老年体弱,在CT引导下给予放置引流管,连接水封瓶安返病房,但次日发现皮下气肿,局部捻发音,握雪感。给予注射器抽出1000毫升气体。皮下气肿逐渐消退。
处理体会:老年慢性自发性气胸,包裹后胸片很难与肺大泡鉴别,需要胸部CT协助诊断。并且气体量大,在胸穿引流后需要注射器抽出一部分气体,减少压力,再连接水封瓶,缓慢引流,此种方法更适合闭合性气胸,如果张力性气胸,仍需要胸外科传统胸腔闭式引流。
病例3:23岁男性,瘦高体型,在体力劳动中突发胸痛,憋气入院,胸片提示右侧自发性气胸。查体:颜面口唇无紫绀,右肺呼吸音减弱,叩诊鼓音,心率110次/分,胸部CT诊断同前,在胸穿前局部麻醉时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大汗,立即给予拔出注射器,立即平躺,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气道。立即给予肌注654-210毫克,静脉注射高渗糖60毫升,10分钟后症状消失。
处理体会:经过多年穿刺经验,青年男性多有穿刺过程突发胸膜反应,考虑与胸膜神经敏感性及植物神经调节相关,如果患者为男性青年,体质消瘦,建议穿刺前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果发生胸膜反应,建议立即采取卧位,头偏一侧,以免呕吐误吸。
病例4:老年男性,86岁,在活动当中突发出现胸闷、气短,入院。查体:颜面口唇略紫绀,颈静脉充盈,左肺呼吸音减弱,叩诊鼓音,心率110次/分,律齐。给予评估病情后决定胸穿引流气胸,穿刺过程顺利,穿刺后连接引流管、水封瓶,安返病房,但次日患者从监护室搬床过程护士不小心将引流管拽出脱落,导致二次穿刺,给患者增加痛苦。
处理体会:穿刺后一定用防过敏胶布在透明敷贴外面加固粘贴,以免引流管轻易脱落,如果躁动病人亦可在局麻下将软管与皮肤简单缝合,预防脱落。一旦脱落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创口,护士不得离开患者,通知医生处理。
2 结 论
自发性气胸属于放射科、呼吸内科危急值[1],应该立即处理,但临床医生穿刺处理前一定认真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完善胸片及胸部CT检查,胸片是观察整体气胸线[2],明确穿刺点,胸部CT是区分气胸与肺大泡,以免误穿。仔细询问患者入院前用药及治疗情况,尤其慢性病,比如尿毒症患者,所有需要胸穿患者,术前检查凝血功能及血常规[3],心电图,术中监测生命体征,经过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同患者出现不同并发症,要对患者并发症有预见性,方可预防并发症发生,一旦出现,迅速处理,以免影响疾病转归,以上情况提请临床医师注意。
[1] 柴玉莲.胸腔置管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
[2] 景国慧,李文全,林红英.持续低负压气胸闭式引流装置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3] 李文全,张 力,李冠华,等.便携式气胸引流装置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J].《天津医药》,2005,(05).
R561
B
ISSN.2095-8242.2017.053.10561.01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