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研究
2017-02-27刘思佳卞宏玮黄钶涵何瑶
刘思佳+卞宏玮+黄钶涵+何瑶
摘 要 文章追溯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以及合作学习方式的构成形式与学习绩效,以及国内外学生慕课环境下合作学习现状。针对当前“互联网+ 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在慕课学习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效果、培养合作学习习惯的合理化建议,进而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 慕课环境 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03
Abstract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connotation and constitution form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im at the issu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Under Internet +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the paper proposes how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s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ffects, so it can accelerate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efficiently.
Keywords MOOC environment;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cooperative learning effect
慕課(MOOCs)是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2012年,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三大MOOCs平台开启了世界MOOCs学习的纪元,因此2012年也被称为世界慕课元年。2013年,以清华大学的的清华在线(THEOL)为代表的慕课平台在中国起步,此后众多高等院校纷纷响应,开启了中国MOOCs学习的热潮。每年都会有数百万的学子使用慕课进行学习。MOOCs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组织形式得到了大学生们的青睐,因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在慕课环境中的合作学习方式备受关注。
1 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合作学习的概念
我国教育家王坦将合作学习定义为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①约翰逊兄弟(D.W.Johnson&R.T.Johnson)则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利用小团队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一起学习使每个人的成绩尽可能地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有五个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②潘徳顺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探讨》一文中也提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决定学生必须动起来”。这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发表观点,多说、多做、多讨论,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进行互助学习。③
本文所说的MOOC环境下合作学习是指基于联通主义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小组间的互评、讨论交流,在互相学习过程中提升合作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1.2 基于建构主义的合作学习的知识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及其密切相关的情境认知、分布式认知等理论浪潮刷新了20世纪60~70年代的认知革命。④知识的获取具有建构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不是简单的“联结”、“获得”,而强调的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本质不是书本的枯燥内容而是学习者参与其中的情境化知识;知识的价值不是记住或掌握多少,而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教育所提倡的创新能力就是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3 联通主义的知识获得途径
在《从联通主义到 MOOCs:联结知识,共享资源——访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斯蒂芬·唐斯》中,斯蒂芬则这样说:“联通主义理论就是学习网络,含义是把学习看作是网络的形成过程。这有两重含义:某种程度上,它是指利用网络来支持学习, 另一方面它又指在网络中如何学习”。 ⑤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明联通主义是一种顺应时代变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是知识的寻求者,⑥书本上的知识不是永远先进、新潮的,要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教师就要学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环境的优势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指导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
1.4 学习动机理论要求端正学生学习目的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视角。动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⑦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机决定了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学生为了学分而学,那么在慕课学习过程中会积极参与合作讨论,获取更多分数以达到目的。这就是动机的驱动力量。⑧端正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是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2 MOOCs环境下合作学习类型
2.1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
慕课的呈现与互动方式是为大规模人群设计的,它没有人数限制,可以自由的获取资源,以Coursera为例,Coursera基本学习模式是:学习课件—小测试—互评作业—讨论交流—期末考核。注册同一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或者在在线论坛上讨论等方式来互相促进、学习。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论坛或其他在线交流工具进行讨论。在论坛上,学生可以对课程内容、作业问题进行讨论,当然也可以进行具有社交性质的讨论,学生还可以在论坛帖子上分享学习资源。通过这种合作交流方式,学生很容易获取解决问题的有利信息。学生互评作业、讨论交流是计入平时分的,都是考核项目,学生要对其他学生作业进行评价,人数3~5人不等。在这种合作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受学历背景、地区时间的束缚,不同思维视角的学生进行想法的碰撞,拓宽彼此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和自我的升华。
2.2 实体环境下合作学习
简单地说,实体环境就是学校的实体教室,延边大学在2014年加入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并依托智慧树平台,开展慕课教学。2016年引进14门沉浸式互播课程和72门在线学习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选课。其中沉浸式互播课程共32学时,其中见面课程8学时,在线学习24学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注册,完成观看视频教学和在线学习、考核等教学过程。同时也公布了沉浸式互播课程见面课时间,為学生提供时间参考。延边大学还在微信平台上开设公众号,通过公开课平台推广MOOC学习。
延边大学的慕课学习每门课每学期都会安排4~6次的面对面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沉浸式教室中这一实体环境下进行的,每一门课学校都会安排一名助教。助教负责引导学生关于课程内容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回收并批改老师见面课上布置的作业,并把大家主要争议的问题反馈给主讲教师总助教,总助教反馈给主讲教师,教师会针对学生提问的问题在下一次见面课上进行讲解。主讲教师也会在网络课程(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吉林省高校联盟)上提供电子参考资料,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推荐优秀的相关书籍并附上书评。在直播互动课上,学生利用微信面对面建群建立群组,助教会在群聊里面发布信息,在互动直播课上主讲教师会让学生自有分组建立合作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共享学习资源。小组的组成一般是随机组合,每个小组都会派出小组代表进行组间的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校内讨论课上,主要是参与选课的学生由助教发布通知集中到教室中进行有关前段课程的讨论与总结。学生小组对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布置的讨论作业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的表现积极程度计入平时课程分,所提问题首先由助教统计,最终反馈给主讲教师,教师再集中解决问题。在讨论区,因主讲教师的不同,所授课程不同,设置的发帖规则也不同。但大体上都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参与有分。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与成绩考核直接挂钩,以此激励学生多多参与,主动学习。
3 合作学习方式的构建策略
3.1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切实满足学生需求
课程不同的学科性质赋予知识不同的内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进行慕课学习时出发点通常是课程内容。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认真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2 改进教学风格,提高学生兴趣
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授课方式所得到的课堂效果也是不同的。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带来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相较于照本宣科,学生更喜欢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在慕课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风格,以风趣轻快、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参与活力
合作学习小组是为了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建立的。教师和学校作为组织者,应当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在进行合作讨论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给予一定奖惩评价机制。比如设置成绩与小组讨论表现梯度评价,表现积极者,平时成绩加分。
3.4 积极改善硬件条件,创设优质合作学习环境
硬件设备是建立MOOCs环境下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调查,延边大学以沉浸式教室为学习环境开展慕课学习,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虽然具有可实现直播互动、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等优点,但在进行慕课合作学习方面仍存在问题:学生的座位仍采用传统“插秧式”摆放方式,这无异于是在传统课堂上学习网络课程。学校应积极改善小组合作学习的物理环境,创设更为优质的合作学习环境。比如学生座位可以采用圆桌式放置,这样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更容易面对面互动交流,教师也便于互动管理。
综上,在MOOCs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加快教学模式变革,改善教学效果,为此学校应该积极创设优质合作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大学生慕课环境下合作学习能力,这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合作学习习惯,提高慕课的教学应用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注释
①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J].教育评论,1994(4):40-42.
② 岳定权.论合作学习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6):14-16.
③ 潘德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4(14):35-37.
④ 钟志贤.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心理学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1(6):30-38.
⑤ 胡艺龄,顾小清.从联通主义到MOOCs:联结知识,共享资源——访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斯蒂芬·唐斯[J].开放教育研究,2013.6(19):4-10.
⑥ Qiu Chong-guang,Gao An-bang.Connectivism:A New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Theory for Networked Learning[J].Journal of Guangdong Open University.2010,19(3):1-7.DOI:10.3969/j.issn.1008-9764.2010.03.001.
⑦ (美)格莱德勒(Gredler,M.E)著,张奇等译.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第五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⑧ St.Catharine's College,Cambridge.Cause and Effect in Beowulf:Motivation and Driving Forces behind Words and Deeds[J].English Studies,2007,Vol.88(6):72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