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互联网+教育”趋势下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01-21石晨迪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摘 要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始,“互联网+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在“互联网+教育”的视阈下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N互联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即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并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互联网+教育”就是将信息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相结合,使用互联网思维革新教学方法,重塑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对教育领域的改革是颠覆性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互联网+教育”趋势下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高高校人才素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输出,是全面而深刻地推行教育改革的创新途径。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型工作岗位,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数停留在传统的人培养模式上,与行业发展相脱节,将会导致学生就业的难度增大,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等多方面问题,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大打折扣。

(2)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没有适应各个行业的发展。专业的细化导致很多课程雷同,学生专业方向不清。课程知识体系陈旧,专业知识严重滞后,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不符合企业用人需求。

(3)教学手段陈旧,多数老师使用互联网的意识薄弱,只会利用现有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讲授知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使用率低。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3.1 以社会需求为核心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分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需求,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使用,社会需求也在日益更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务必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学校必须及时调研企业用人需求,对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增加对互联网和各个行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弱化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素质更加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输出。

3.2 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增加互联网课程。

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实践性较差,知识内容陈旧,已经与行业需求脱节,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对目前的课程体系知识内容重构,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符合各专业的互联网课程,并通过调研、讨论等形式,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知识,调整实践教学方向,以求学生毕业后能与实际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3.3 利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创建顺应“互联网+”趋势的综合性互联网教学平台,解除空间和时间的物理藩篱,使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使用微课、慕课等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结合网络技术(虚拟教室、协同学习、自定步调学习等)等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慕课,慕课模式满足了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展开学习,可以更有效的分配学习时间,最大效率的利用碎片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完成主动式学习的变革。慕课的课程模式实现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资源、高端前沿知识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前反复观看学习。

3.4 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产学研合作是指将生产过程、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而将各种资源有机结合,促进技术革新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合作机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新技术,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企业不仅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还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思维等。高校和企业深层次合作,获得双赢的局面。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能更适合工作岗位需求,更适应社会发展。

3.5 多元化导师教学与指导方式

采用校内导师制与学习团队、校外导师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导师教学与指导方式,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将校内外资源相结合,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知识,而校外导师将工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收获了参与实务操作的经验,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由于企业导师经常分身乏术,可以创建校企合作多元导师网络平台,此平台还可以延伸开发移动端,可开发论坛交流区、微信客户端、微信群授课、虚拟实训室、自学模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传授。

4 结束语

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从新的视角去改革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打造全新的融学习、实践、产学研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互联网平台,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使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更加适应企业需求,适应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合理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J].理论与当代,2015.

[2]国务院就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印发《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07).

作者简介

石晨迪(1983-)女,满族,吉林省四平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应用。

作者单位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分院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