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伸牵抖复位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临床观察

2016-12-19杨万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错缝骶髂髂骨

杨万松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拔伸牵抖复位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临床观察

杨万松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观察拔伸牵抖复位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的效果。方法:180例分为两组各90例。治疗组用拔伸牵抖复位法,对照组用传统复位手法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法。结果:治疗组整复1次81例、整复2次7例、整复3次及以上2例,治愈79例(87.8%)、好转10例(11.1 %)、未愈1例(1.1%)。对照组整复1次51例、整复2次28例、整复3次及以上11例,治愈67例(74.5 %)、好转20例(22.2%)、未愈3例(3.3%)。结论:拔伸牵抖复位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效果较佳。

骶髂关节错缝症;拔伸牵抖复位法;对照治疗观察

骶髂关节错缝症可引起持续性的下腰痛,是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因长期慢性劳损,继而关节韧带张力失衡,导致骶髂关节齿状关节缝发生错位。笔者用拔伸牵引复位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效果较佳,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8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男21例,女69例;年龄21~53岁,平均(35.8±14.6)岁。对照组男16例,女74例;年龄22~51岁,平均(36±1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多有外伤史﹑腰胯负重史,或者妇女有妊娠生育史。临床表现为腰下部疼痛,并有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及臀外上方疼痛,有单侧或双侧交替发生类似坐骨神经样疼痛,患侧肌髂关节周围有肌肉痉挛,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能起症状加重,患侧下肢疼痛无力,可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偶有麻木感,自觉下肢有延长或短缩。骶髂关节局部压痛或叩痛,双下肢不等长,髂后上棘处有凹陷感或饱满感,单腿站立试验阳性,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试验﹑床边试验均为阳性。X线检查骨盆正位显示骨盆旋转(闭孔左右不对等),或见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面排列紊乱,耻骨联合略有上下移动,陈旧性则可见骶髂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或骨密度增高。CT检查可见关节面不对称。

诊断分型:①前错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病侧下肢较健侧伸长,髂后上棘处有凹陷感,X线摄片示髂骨稍向前下错位,患侧耻骨联合略向下移动。②后错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病侧下肢较健侧缩短,髂后上棘处有饱满感,X线摄片示髂骨稍向后上错位,患侧耻骨联合略向上移动。

纳入标准:符合骶髂关节错缝症的诊断标准,自愿接受手法复位者。

排除标准:排除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上肢骨折,骨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严重的胸腰椎畸形,胸腰椎骨病,腰椎巨大型椎间盘脱出等不适宜使用拔伸牵抖。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肺部﹑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疾病,孕妇;先天性畸形。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拔伸牵抖复位法。患者俯卧位,双手抓住治疗床床头,两手间距与肩同宽,术者站在患者髋部的健侧,助手站在床尾,助手两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保持双手双足一条直线, 逐渐向下牵引身体。①前错位处理:术者站在患者髋部的健侧,一手指手掌扣压住健侧髂骨,固定健侧骨盆部,另一手用指﹑掌扣住患侧髂前上棘,并用力向上提,助手保持牵引,术者口令“1﹑2﹑3”时,助手在逐渐加大牵引,在术者数到“3” 时,突然大力波浪式牵抖,牵抖过程中要求患者胸腹部略离床面,术者患侧部手突然发力向上﹑向后提,即可复位,复位后检查骨盆是否对称,髂后上棘处有凹陷感是否消失,确认复位后完成治疗。②后错位处理:术者站在患者髋部的健侧,双手手掌扣压住患侧髂后上棘处有饱满感处,助手保持牵引,术者口令“1﹑2﹑3”时,助手在逐渐加大牵引,在术者数到“3”时,突然大力波浪式牵抖,牵抖过程中要求患者胸腹部略离床面,术者双手手掌扣压住患侧髂后上棘错位处,突然发力向下﹑向外推压,即可复位,复位后检查骨盆是否对称,髂后上棘有饱满感处是否消失,确认复位后完成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复位手法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法[1]。①前错位型:用腰骶侧扳法。患者取侧卧位,躯体和下肢在一中轴线上,患侧在上,以左侧病变为例,患者右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右手压住患者右腋后肩胛骨部用力向内拉,左手掌置于患者左侧髂前上棘前沿用力向外推,在患者充分放松情况下,两手同时瞬间用力,力的交点在腰骶枢纽关节处,即可复位。②后错位型:采用过伸压盆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用一肘托起患侧大腿,使其后伸,另一手与托腿手相握,肘部按压患侧骶髂关节处,后慢慢使患侧下肢后伸至极限则按压之手肘部稍用力往下按压,听到“咯嗒”声则复位成功。

两组均治疗14天。

3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骶髂关节损伤”[2]。治愈:腰骶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活动如常。好转:腰骶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腰骶部疼痛症状﹑腰腿功能活动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整复次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整复次数比较 例

5 讨 论

骶髂关节是人体负重的枢纽,脊柱所承担的重量通过骶髂关节传导到下肢,足和坐骨结节所受之外力也通过骶髂关节传导到躯干,骶髂关节是由骶骨耳状面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骨的耳状面位于上三骶椎的侧部,耳状面的形态前面较后面为宽,呈向外向后状,髂骨的耳状面呈向前向内状,骶髂关节关节面之间只有很窄的间隙,两个关节面有很多隆起与凹陷部份,使得关节面密切相嵌,这样关节的稳定性好,因此骶髂关节脱位者少见[3]。但有些人的骶髂关节小而平坦,会产生相当剪应力,这种小而直的关节不稳定,仅靠周围韧带维持,容易发生错缝[3]。其发病原因为:①强大的外力。主要是间接暴力损伤所致,如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作用力通过坐骨结节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击作用力通过骶髂关节向下传导,二作用力在骶髂关节汇合,从而产生错位,严重的骶髂关节错缝,可使关节周围的肌筋﹑韧带等产生撕裂,使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负重或活动时有加重错缝的可能。②妇女妊娠和产后。女子在妊娠期和产后因内分泌的作用,使骶髂关节松弛,如受到扭转﹑牵拉﹑碰撞﹑滑跌等后非常容易产生错缝。③骶髂关节先天畸形,发育不良等。轻微的错缝可自行恢复,如果骶髂关节错缝损伤或关节错缝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局部出血﹑机化﹑瘢痕形成的空隙,造成复位困难和关节不稳,久之引起顽固性的持续下腰部疼痛。

骶髂关节错缝的治疗主要以手法复位为主。拔伸牵抖复位法是通过让患者两手抓住治疗床床头,同时助手两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并同时用力,通过拔伸牵引及牵抖状态下进行整复。在拔伸牵引﹑牵抖状态下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及肌肉痉挛容易得到松解,同时骶骨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的很多隆起与凹陷的齿状关节缝在牵引下更容易得到复位。在拔伸牵引下复位更安全,可减少传统复位过程中出现的旋转推压造成的损伤。

部分患者复位后可出现关节不稳,反复出现错位引发疼痛,此时用针灸(以温针灸为主)同时配合强筋壮骨﹑健脾益气中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3.

[3]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81.

R244.181.57

B

1004-2814(2016)11-1123-02

2016-07-27

猜你喜欢

错缝骶髂髂骨
脊柱缘何“骨错缝”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研究现存问题的思考
错缝结构对隔墙传声损失的影响研究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
腰椎/腰骶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痛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