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缘何“骨错缝”

2021-06-10王金山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损代偿椎体

王金山

钱大伯在搬家时,将腰扭伤了,到中医院推拿科就诊。一位中医大夫用手摸了摸,说他是“骨错缝”,要给予整脊手法治疗。钱大伯不明白什么是“骨错缝”,是不是骨头或关节脱位了?中医大夫给他“整脊”妥当吗?有什么比较好的药物口服?

何谓“骨错缝”?

“骨错缝”是中医特有名词或专用术语。它既属于病名,又属于骨及关节在受伤后的病机变化。中医认为,外伤劳损、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产生“骨错缝”。

骨错缝,即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

中医师用手摸出了脊柱“骨错缝”,也就是西医常说的“小关节紊乱”,给予整脊手法治疗是必要的。如果能事先拍个腰椎正侧位X线片将更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脊柱解剖位置变异或小关节紊乱并非完全是一种病理现象,因为大多数椎体小关节紊乱是脊柱正常生理活动和退变引起变化的一种“亚生理”现象。只要脊柱在正常的或仍在“亞生理”区代偿的位置时,就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对处于代偿状态下的关节紊乱,不能认为是病理表现。如果盲目地将所有小关节紊乱当成病理现象来校正,很可能进一步破坏脊柱的力学平衡系统及代偿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及加重。而只有找到了椎体周围的阳性(压痛)反应点,给予正确的整脊手法治疗才有意义。手法若能做到“点、椎、症”三者相应,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整脊手法治疗必须以调整脊柱的内外平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有诸内必行于诸外”,找到了压痛点就等于找到了该调整的椎体及所对应的脏器部位,如此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另外,在施术前,一定要排除腰椎结核、肿瘤、脓肿、骨折等疾患,女性月经期及孕期也应禁忌。较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患者,要慎用或禁用。

猜你喜欢

劳损代偿椎体
静力劳损在体育保健学中的预防与康复干预研究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美国经验
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究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玄幻小说阅读心理需求及影响研究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足部按摩(十六)
10例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原因分析
大龄腭裂患者术前辅音构音特点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