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基型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应用硝酸银烧灼联合硅胶管填塞治疗效果

2016-12-17王荣坤徐艳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硅胶管硝酸银外耳道

王荣坤, 杨 莉, 赵 敏, 徐艳辉

(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130)



广基型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应用硝酸银烧灼联合硅胶管填塞治疗效果

王荣坤, 杨 莉, 赵 敏, 徐艳辉

(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130)

目的:观察硝酸银烧灼联合硅胶管填塞在广基型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耳)广基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切除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予以硝酸银烧灼联合硅胶管填塞治疗。结果:术后门诊随访12个月,26例患者手术后乳头状瘤均无复发,外耳道无狭窄,治愈率达100.0 %。结论:广基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应用硝酸银烧灼联合硅胶管填塞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外耳道狭窄率。

硝酸银;硅胶管;外耳道乳头状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是发生于外耳道皮肤的良性肿瘤,是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长期受刺激增殖的结果[1],常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好发于男性。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但该病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外耳道存在狭窄可能,尤其是广基型乳头状瘤,基底部超过外耳道1/2周长者更易复发,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我们在外耳道乳头状瘤切除术后应用硝酸银烧灼联合硅胶管填塞治疗,现报吿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广基型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26例(26耳)为对象,其中男22例、女4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8.2岁。原发性外耳道乳头状瘤22例,复发性乳头状瘤4例。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乳头状瘤。

1.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后,经耳内镜成像系统,1 %利多卡因10 mL加入1 ‰肾上腺素约0.04 mL的混合溶液行乳头状瘤基底部浸润麻醉,如瘤体过大,基底部窥不清者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颞神经。可用止血钳直接钳除较大的瘤体组织后,暴露出乳头状瘤基底部,再沿基底部外侧1 mm处切开皮肤,深达软骨膜,剥离切除残余乳头状瘤,再用刮匙搔刮创面,至内镜下无瘤体组织残留,基底部残余骨膜或软骨膜表面干净后,用30 %硝酸银精确地烧灼基底部,防止复发。术后凡士林纱条填塞2 d后取出,然后选取比外耳道直径略小的硅胶管填塞于外耳道,硅胶管长度应大于乳头状瘤基底部内外径。嘱患者每周门诊耳内镜下换药,取出硅胶管,碘伏清洗后浸泡15 min,消毒后备用。换药时需清理外耳道深部的分泌物,如发现基底部创面有乳头状瘤复发或肉芽增生较明显者,可再次用30 %硝酸银烧灼复发的瘤体或基底部肉芽,防止乳头状瘤复发的作用。硅胶管经多次清洗和消毒后要老化、变硬,1个月左右要更换新的硅胶管。硅胶管放置总时间为3个月,以达到持续扩张外耳道,促进外耳道创面上皮化,减少瘢痕挛缩致外耳道狭窄。3个月后观察疗效,6个月后观察乳头状瘤有无复发及外耳道是否狭窄。

1.3 疗效判定 术后6个月后,乳头状瘤无复发,外耳道上皮光滑,外耳道无狭窄为治愈。

2 结果

治疗后,门诊随访12个月,乳头状瘤无复发,外耳道无狭窄,治愈率达100.0 %。2例患者因未按时每周随访换药,加上患者既往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硅胶管填塞期间出现中耳炎急性发作,予以耳内镜下积极清理分泌物及经硅胶管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滴耳治疗后中耳腔干燥,无溢液,活动期中耳炎及时转归为静止期。

3 讨论

外耳道乳头状瘤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发病年龄20~60岁[2]。乳头状瘤的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HPV感染、慢性炎症和宿主的免疫系统[3-4]。外耳道乳头状瘤发生部位,常见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如不及时手术治疗,乳头状瘤逐渐长大,基底部变宽,常侵袭超过外耳道1/2周长,而且我们观察到当乳头状瘤基底部超过外耳道周长的1/2时,手术治疗后极易发生外耳道狭窄。

本研究广基型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多见于非本地医疗保险务工人员或空巢老人,因经济、住院医疗不能报账或住院治疗后回当地医疗保险报账比例较低等原因,延误病情。本地的空巢老人由于家属没在身边或老人以为自己年龄大,耳闭闷感属于正常情况,故也未能及时就诊。所有病例就诊时均超过外耳道周长的1/2。目前外耳道乳头状瘤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切除后耳后皮瓣转瓣修补、激光、微波烧灼、5-氟尿嘧啶局部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单纯手术切除,乳头状瘤易复发[5];激光、微波等烧灼治疗,术后乳头状瘤仍有复发,外耳道易狭窄,且如果既往有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者,为了避免外耳道填塞物堵塞中耳腔引流不畅,往往外耳道填塞物不能留置时间过长,否则慢性中耳炎容易急性发作。这样的患者外耳道发生狭窄的风险更高。在广基型乳头状瘤患者中术后常规要给予外耳道填塞物,起到支撑及止血作用,有人采用术后外耳道给予膨胀海绵5-氟尿嘧啶填塞,也有人采用手术切除后替尔式皮片或游离皮瓣修补外耳道皮肤缺损。有学者术后外耳道给予纳吸棉、大清生物止血材料及碘仿纱条[6]。但是对于大多数基层医院相对而言,耳用骨钻可能都没配备,以前一旦发现外耳道乳头状瘤、基底部宽大、超过外耳道1/2周长的患者,担心术后复发及外耳道狭窄,常介绍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因此术后防止乳头状瘤复发及预防处理外耳道狭窄仍是手术关键。

广基型乳头状瘤术后外耳道创面大,如不转皮瓣修复或应用替尔式皮片修复,让外耳道创面自然修复并上皮化,上皮化时间约25~30 d,外耳道才能完全上皮化,在此期间如果外耳道不加压填塞,抑制外耳道瘢痕组织增生,就容易发生外耳道狭窄。外耳道填塞物种类较多:膨胀海绵、碘仿纱条、凡士林纱条等,但是该类填塞物,均需要完全堵塞外耳道才能起到支撑加压的目的,如果患者既往有陈旧性鼓膜穿孔,则中耳鼓室极易发生急性化脓感染,不利于鼓室引流。术后2 d就取出外耳道填塞的凡士林沙条,采用大小适中的硅胶管填塞外耳道,硅胶管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很好地给外耳道壁一定压力,而且可以经过硅胶管管腔清理外耳道深部的分泌物,而且不影响中耳鼓室的引流以及对中耳炎患者鼓室局部给药治疗。

该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耳内镜下就能完成,不需要骨钻扩大骨性外耳道,也不必植皮及耳道内膨胀海绵填塞甚至用更为昂贵的纳吸棉填塞,减少了高值耗材使用,节约治疗费用,治疗费用低廉,减少医保支出,疗效肯定,尤其适合既往有鼓膜穿孔合并外耳道乳头状瘤的慢性中耳炎患者。

[1] 宋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修复外耳道乳头状瘤手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7):152-153.

[2] 兰建云,邵伟伟,袁苏娟,等.外耳道乳头状瘤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4):391-393.

[3] 张军.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校医,2002,16(4):339.

[4] 周坚红,谢幸.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后子宫颈局部免疫反应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7):497-499.

[5] 曾帮兵,耳内镜在外耳道乳头状瘤摘除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7,28(9):1049-1050.

[6] 徐震航,张燕妮,易星,等.显微镜下外耳道良性肿瘤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5):402-403.

杨 莉

2016-09-15)

猜你喜欢

硅胶管硝酸银外耳道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
硅胶管在鼻中隔成形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应用
耳朵进水了,三个方法巧解决
丝线牵引法应用于双路泪道插管术后不同类型硅胶管内眦部脱出的治疗效果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硝酸银生产工艺改进研究及效果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